秦汉时期独辀马车向双辕马车的演变

2022-03-29 00:22成自辉
东方收藏 2022年2期
关键词:马车

摘要:秦汉时期是马车从独辀向双辕转变的历史时期,而这个转变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本文着眼于辕的性能和特点,从车器的改变上窥视马车的发展,进而分析其适应的历史需要。

关键词:秦汉时期;独辀;双辕;马车

一、独辀和双辕

1.辀和辕

辀,辕也,马倚辀而徘徊。林尹《周礼今注今译》注:“大车谓之辕,小车谓之辀。”张道一《考工记注释》:用于大车上的称辕,用于兵车、田车、乘车上的称辀。孙机先生在其文章《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中对此二字的定义为:“牛车称辕,马车称辀;单根称辀,两根虽是装在马车上但亦多称为辕。”汉代以后,随着双辕车取代独辀车,辀也被称作辕。由此可知,辀和辕是马车中的同一种重要部件,连接着马和车,其前端与一根水平安置的横木相连,这根横木叫做“衡”,后端连接着两轮之间的横轴。其在马车上的作用是传输马的力量以牵引车。从古代文字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辕在马车中的重要作用,金文中的“车”字形象一辀引两轮,可知商周时期的马车为独辀车。据考古资料的发现,中国最早的马车实证是殷墟出土的车马坑遗迹,单辕的车制恰好与此时通用的金文字形相互印证。马车从发明到通用,单辕应该是其主流的形式,并一直流行到秦汉时期。

2.独辀车的构造

独辀车主要由一辕、一轴、一舆和两轮构成,是马车比较原始简单的形态,辕一般为曲辕,可以很好地平衡马和车輿的重量,辕连接着车舆和衡辕的弯度根据马的高矮来制作,其弯度根据马的高矮来制作,适应了不同等级的马车在使用时的需要。《考工记》将马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国马、田马、弩马,辀的制作也分作“国马之辀”“田马之辀”和“弩马之辀”,《考工记》:“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辀,深四尺;弩马之辀,深三尺三寸。”由此可知辀的长度和弯度完全是适应了不同等级的马车在使用时的需要,高等级的国马往往是高大的,所配置的辀曲度较大。上文提到“大车谓之辕,小车谓之辀。”说明辀的形式是区分大车和小车的重要部件。辀的弯度也反映出科学的力学原理,《考工记》说:凡揉辀,欲其孙而无弧深。今夫大车之辕挚,其登又难。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此无故,惟辕直且无挠也。说的就是直辕车在上坡下坡过程中容易导致的事故,上坡时马车既要克服车本身的重力又要克服重力导致的下滑力,还要克服在下坡过程中向前的推力和车本身的重力,避免马失前蹄。曲辕与直辕相比更加符合力学原理,曲辕前扬后平,使得拉力的方向趋与坡面平行,避免了重心突然后移,保持车舆稳定的同时也能提高拉力的效率。商代马车的车厢直接安置在辀之上,为了使车舆平稳安放,在轸和辀前后相接的地方挖出凹槽使轸的左右两边与辀接触,但是这易使得辀被折断。这一缺点在西周时通过在轴的两侧放置两块厚度与轴直径一样的伏兔的方法得到了解决。先秦独辀马车舆部小,仅可容纳两人,面积一般为0.7×1米左右,大则容纳四人,面积在0.9×1.6米左右,而且先秦的独辀车以立乘为主,这应是为了适应掌控好两匹马的需要。关于先秦时期独辀车的驾驶方法,孙机先生认为其采用的是轭鞘式系驾法,即轭住马的颈部,将轭系在衡上,横与辕前端相连,这种驾车方法就是用马的颈部做牵引,也被叫做颈压式驾车法。一般认为独辀车采用颈压系驾驶,是基于现存的西方早期马车的图像,因为西方马车最早也是独辀,发明马车的时间要比殷商马车早上五百多年。所以,将先秦独辀车的驾驶方法定义为颈压系驾驶又反映出了中国马车西来说的影子。

3.双辕车的构造

战国时期双辕马车出现,车辆变得更加坚固安全,载重量也变大,在独辀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车辕的改进而演变过来。这一时期的双辕马车发现的实物资料甚少,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双辕车模型出土于战国晚期的秦人墓葬。以河南淮阳马鞍冢战国晚期墓1号车马坑、甘肃秦安战国秦墓为代表,其形制可以从一些青铜器图像资料上窥见一斑。孔子的教学体系“六艺”中就有“御”这门技能。双辕车的最大进步即减少了作为拉力的马匹的数量,降低了驾驭马车的难度。孙机先生在论及双辕车的驾驶方法上说到过“双辕车采用的是胸带式系驾法”。这种胸带式系驾法可以不压迫马的气管,也将马力的效用发挥得更加充分。通过双辕一衡轭住马匹,且双辕均为曲辕,双辕车至少驾驭一匹马,大大降低了驾车的难度。双辕车一般是坐乘,双辕变得更短更粗,轮辐变大,车舆部分面积增大,稳定性更加优良。双辕车除了性能更加优良以外,在形制和装饰上也有了巨大的突破,根据用途和车座高低的不同,到了汉代又衍生出若干种类的双辕车,皇帝乘坐的辂车和金根车,王公大臣乘坐的是有屏障的轩车,普通官员乘坐的是轻便的一马拉的轺车,还有贵妇出行带有门窗的辎车,以及斧车、轓车、軿车、栈车等均为双辕车。但在两汉时期,马车主要作为载人运货和作战工具,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二、独辀马车向双辕马车演变的现实需要

1.由礼制象征到实力象征

独辀车从商代成熟到战国时期,其发展演变一直体现出比较稳定的特征,除了在车轮的大小、轮辐的数量、车舆的高度、车衡的长度有一些改变以及装饰变得华丽之外,基本形制并无多大改变。独辀车之所以在商周时期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形式,是因为周代礼乐的繁荣使得马车的制造进入了一个精工细作的阶段,彰显出马车作为礼制工具的重要作用。到了春秋以后,西周以来的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诸侯相霸的局面。车马的使用也逐渐由森严的等级制度标志逐渐向实用性的工具转变,由此催生了车马器的改革和性能的提高,双辕车应运而生。双辕车一马便可独立成车,提高了马车作为战车在战场上的战斗力,马车便朝着轻便灵活的方向发展了。战国时期,战车的数量是各国国家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国家大事,在祀与戎。战国时期的车更加注重作为战车的作用,“戎”成为唯一的“国家大事”。因此,诸侯各国大力壮大战车数量,战力强大的国家往往被称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2.社会发展与交通的完善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或乘牛车。”“天子不能醇驷”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饱受战乱、社会物资极度匮乏的状况,也与当时马车依然作为作战工具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统治者开始实行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施政方针,社会生产得到逐步恢复,对周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使得马车作为战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说的就是汉文帝力行节俭,在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方面无所增加,主张便利百姓。汉初是一个讲究节俭实用的时代,先秦时期所遵循的等级森严的用车制度在这样一个主张节俭实用的时代必然会有所淡化,而更加注重马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秦汉时期交通道路的发达助推着双辕车的进步和推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修建了驰道和直道。汉武帝进一步完善了以长安、洛阳等重要城市和商业城市为中心的交通系统,修建了“回中道”和“褒斜道”。《汉书》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根据汉墓出土的马车来看,双辕车占比不小,其中大部分都是偶车,海昏侯刘贺墓发现的2辆乐车均为通体施有彩绘的模型偶车,从结构上看这两辆偶乐车属于双辕车,而时代稍前的临淄齐王墓4号车、高庄汉墓1号2号车属于单辕车,这也说明西汉中期是独辀车向双辕车过渡的节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汉晚期的大葆台一号汉墓1和2号车作为随葬马车是单辕,说明马车作为交通工具已经完成了独辀向双辕的转变。安平汉墓发现的马车壁画年代为东汉晚期,所见马车大部为轺车,说明此时双辕车已经成为马车的主流。

三、双辕车的出现的重要意义

双辕车的出现和普及最大的作用体现在马车作为运输工具上,一马成车充分利用了马力,使得马车更加适合用于交通运输,这就间接提高了商业贸易和军需运输的效率。尤其在西汉中期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交通系统更加完备,再加上保持了长期的比较稳定的社会状态,此时已经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双辕车在商业发展和贸易繁荣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双辕车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一统社会的交流与融合。西汉中期以后马车几乎成为了北方地区、中原地区、江南地区、岭南地区都采用的交通工具,考古发掘出土的马车实物在今广东、广西地区均有发现,而且在形制方面也与中原地区的马车趋于一致,这与马车独辀向双辕的演变不无联系。与此同时,双辕车的发明和普及,不仅促进了马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牛车、羊车等畜力车向双辕的演变,可以说,独辀车向双辕车的转变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次变革,间接地影响了秦汉时期的军事作战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孙机.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文物,1985,8;从胸式系驾法到鞍套式系驾法.考古,1980,5.

2.赵海洲.秦汉时期的马车形制研究.中原文物,2010,4.

3.王星光.试论中国牛车、马车的本土起源.中原文物,2005,4.

4.刘仙洲.我国独轮车的创始时期应上推到西汉晚年.文物,1964,6.

5.贺文汇.浅谈先秦马车的设计.知识文库,2017,3.

6.曾庆硕.汉画中的牛车.南阳理工学院学报,11,3.

7.郑若葵.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华夏考古,1995,3.

8.钟正基.考工记车的设计思想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9.方良朱.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偶乐车.东方博物,七十.

10.黄富成.两周独辀马车构造技术的探索.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

作者简介:

成自辉,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马车
黄金马车
连一连
园长变马车
地铁
跟踪导练(三)(2)
跟踪导练(4)
闭门造车
一辆马车从我身旁的田野驶过
最后唯一的马车即将离开
跟踪导练(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