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在举重运动员训练体系中的应用研究综述与展望

2022-03-29 21:40李莉艺
体育时空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运动员

李莉艺

摘  要  在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提出的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后,各类体育人士对体能训练尤为关注,对增强运动员体能的需求尤为迫切,举重项目也不例外。文章通过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梳理了近些年有关学者对举重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研究的文献期刊,从不同角度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力量在举重训练体系中是有诸多积极作用的,从不同层面去促进了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纳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但文献中的相关训练手段显示核心力量的训练在我国举重训练体系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许多队伍依旧采取传统的训练模式发展核心力量。

关键词  核心力量  举重  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192-03

举重运动一直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从举重项目进入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我国在国际举重地位都占据一席之地。在东京举行的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中国举重队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派出8名运动员参赛夺得7枚金牌、1枚银牌,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绩。目前举重训练体系不仅注重专项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体能核心力量训练更是尤为关注,目的是为了挖掘举重运动员更高的竞技水平,预防运动损伤,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职业生涯。如今,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已被我国许多项目所接纳并予以应用,使我国的体能训练体系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转变,尝试更新我们固有的训练理念,用新的思路推动我们竞技水平的整体发展。虽然我国举重项目有史以来都是优势项目,但现在也受到诸多国家的强势竞争,中国举重也在根据国际举联的形势一直在进行着如火如荼地改革,不断适应规则级别的变化,不断加强自身能力以应对一切不利于当下自身发展的条件。现在,为了更科学地提高举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效地预防伤病延长举重运动员的竞技年限,迫切地需要提高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躯干稳定性,使运动员整体而全面发展。

一、研究文献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核心力量”“举重”“举重运动员”“体能”为主题进行检索,搜索出有关举重项目核心力量训练期刊和论文12篇,均为近十年所发表的,力争为我国举重项目训练体系的改進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与借鉴。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核心肌肉群”的界定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核心肌肉群的训练在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体系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核心肌群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存在一定的争议,从解剖学角度来划分是人体的核心区域,也就是包括脊柱、髋关节、骨盆为主的人体中心。但关于核心力量这一词没有其明确的定义,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现阶段国内外学者比较认可的是,关键的核心肌肉组织[1]包括腹壁浅部和深部肌肉、盆底肌、竖脊肌和背部节段肌,以及附着在骨盆带、髋关节和肩胛骨的肌肉。核心区域肌肉群的力量[2]是一种传递上下肢力量和保持身体稳定性的重要力量源泉,是我们在进行运动时力量来源,起着衔接及整合的作用。

(二)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

核心力量的增强目的是为了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核心稳定性[3]是指在运动活动过程中控制躯干位置和运动的能力,以最佳地方式产生、传递和控制上肢和下肢的力量,包括静态下的控制以及动态下的控制。神经肌肉控制是核心稳定性的关键组成部分,一名优秀的举重运动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固然是必要的,良好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举重运动员便能够在完成每一次动作时快速整合各种感觉信息,协调动用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以产生最大效益,用有限的身体力量举起最大的重量。

(三)有关竞技举重项目技术特点和力量特征

举重是一项主要以磷酸原供能的、需要在短时间爆发出身体最大力量的项目。举重分为抓举、挺举两项,在比赛中运动员有抓举、挺举各三次试举机会,整个过程技术包含推、拉、蹬展以及下蹲等动作。其中抓举技术动作顺序包括预备姿势、提铃阶段、发力阶段、下蹲支撑阶段、起立阶段以及放下杠铃这六个动作。而挺举又包括提铃至胸以及上挺这两个部分,其中提铃至胸技术部分包括预备姿势、提铃阶段、发力阶段、下蹲接铃及起立,上挺又包含预蹲、上送、分腿支撑以及收腿站立。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较多采用箭步式上挺,男子运动员采用下蹲挺式以及箭步挺式,不论选择哪一种挺式都应该遵循的是需根据运动员的自身条件而决定,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在我国举重训练体系中,有多年执教经验的教练员都着重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以及速度力量,技术动作的用力特点是全身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整个技术动作,肌肉的用力要集中和协调,一气呵成,其中有一条重要技术原则就是要将人体重心和杠铃重心接近下支撑面中心垂线,杠铃重心与身体重心越近越省力[4]。

三、研究分类

(一)提高举重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

在所查阅的相关期刊和论文中,提高专项竞技能力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出现新型的训练手段教练员都会热衷于让运动员去尝试,目的是为了能打破原来固有的模式后去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举重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与核心力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举重技术动作的特征性,在运动员完成每一次试举动作时每一个细节需要有良好的核心力量稳定性最终才能完成试举。黎雅君[5]认为加强对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的耐力和克服疲劳的能力在举重项目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许多国外运动员的崛起对我国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项成绩,体能训练也不能落下。胡欢[6]等认为许多高水平举重运动员在通过较长年限的专项训练后,举重专项训练手段及方法又过于单一。因此在冬训期间,研究者和教练员创新性地挑选出符合举重项目特点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釆用包含这些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力量训练计划,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的专项成绩都取得良好的突破,也得到了教练员及运动员的一致认可。田全兴[7]认为由于举重运动有着自身特征,要求运动员能够精准地控制每个技术环节的用力大小及方向,以应对不断加重的杠铃。

(二)提高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

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每一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都可以划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与举重项目密切相关的力量素质包括上肢、下肢、躯干的绝对力量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速度力量,研究核心力量可以更清楚和直观的了解到它对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陆永[2]认为在完成每一次试举中,运动员都需要通过伸髋展体依靠人体大肌群的肌力克服杠铃的阻力,使杠铃获得向上的加速度从而完成抓举和挺举的动作,因此在训练中科学合理安排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得提高腰背伸肌的绝对力量、核心力量的提高对举重运动员完成每一次试举的肌肉做功能力都起着促进作用以及维持髋关节和躯干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宇[8]认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运动员提升身体输出的力量,完成举重动作时需要运动员有极大的腰腹力量,当躯干乏力时,核心肌肉群通过躯干向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指导,只有拥有较为强大的核心力量才能够使身体各部位的力量随之发挥作用。许多教练员一直不断强调绝对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增强举重运动员的这两种力量素质,带来的结果是运动员缺乏核心区域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核心力量的突破和增强必然也能使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得到提升,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不断优化训练理念,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到专项力量训练中,使之协调发展。

(三)对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康复具有显著作用

核心力量的重要性在不同项目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对举重项目而言在运动损伤康复这一层面更具有显著的作用,这也成为了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路琳[9]通过自己的毕业论文的实验,证明了核心力量对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她认为由于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多为力量性、爆发力性训练以及有箭步挺式的动作,长期以此会造成左右两边肌力不对称,但他们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后改善了四肢的动态稳定性,而且缩短了上肢左右两侧动态稳定性的差异性,使左右侧肌力以及功能更加对称,患有腰部损伤的运动员上肢动态稳定性改善明显,在整个实验干预过程中,强调核心肌群对上下肢的支配以及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通过干预后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动作都能达到训练和比赛要求,同时没有伤病的困扰举重运动员更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去。这说明康复体能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康复具有积极地作用。贺莉莉等人[11]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许多运动员由于核心部位力量的薄弱而不能将其强大的上、下肢肌肉力量充分转化到专项试举中,其结果不仅影响了最大力量的整体发挥,也降低了专项力量在比赛或训练中的转化应用率,也导致了诸多负面影响,造成错误的技术动作。长期错误的技术动作必然导致运动损伤,因此增加核心力量、提高躯干稳定性不仅可以加强对脊柱这一薄弱环节的保护,而且还能通过核心部位的枢纽协调作用,为上下肢的发力建立稳定,使运动员降低受伤风险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力量转化利用率。

四、结果

1.目前我国对于核心力量对举重项目的研究的探索还未深入,未能在核心期刊找到相应的文献资料,总体发文量较少,且发文作者大多是从事举重项目的教练员。

2.通过查看文献的实验,发现许多作者在对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自重练习方法,极少会借助器械并加大动作难度,使运动员在不平衡的状态下完成每一组动作。核心力量训练大概是近五年才被举重教练员以及运动员所重视的,因此在整个体系中算是在探索阶段,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安排、负荷的把控以及频次还有待商榷。

3.提高运动员的競技能力是各位学者研究的热点,对于可以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手段教练员以及运动员都会去尝试,对于新的东西我们反应总是过于强烈,缺乏长远的考量。

4.就维持举重运动员躯干稳定性而言,是诸多学者赞同的观点,在举重运动员每一把试举支撑时都需要高度的稳定性,以及在运动员发力阶段,如果核心稳定性差那么运动员将无法把杠铃带到制定的高度进而完成后续动作。因此不论是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还是高水平运动员,都应当在训练中重视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在提高专项竞技能力时,协同发展核心稳定性,不让核心力量薄弱成为短板。

参考文献:

[1]Silfies S P, Ebaugh D, Pontillo M, et al. Critical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core stability on upper extremity athletic injury and performance[J]. Braz J Phys Ther,2015,19(05):360-368.

[2]陆永.悬吊训练提高举重运动员躯干力量的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8.

[3]Kibler W B, Press J, Sciascia 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 Sports Med,2006,36(03):189-198.

[4]张丽.核心力量训练在业余体校举重项目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0):26-27.

[5]黎雅君.体能训练对举重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影响分析[J].体育风尚,2019(09):38.

[6]胡欢,胡敏.核心力量在广州市举重队专项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C].2013.

[7]田全兴.核心力量在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0):47-48.

[8]刘宇.论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38-39.

[9]路琳.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与损伤康复影响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6.

[10]贺莉莉,关洪林.青少年业余举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3):61-62.

[11]赵杰.宜昌市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模式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21,40(10):934-938.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运动员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少了几号运动员
核心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建议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