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2-03-29 12:12杨翔云刘云赵红伟吴炎赖小刚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肺癌

杨翔云 刘云 赵红伟 吴炎 赖小刚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其中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E)是肺癌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预后差[1-2]。血管内壁栓子脱落阻塞肺部血管所导致,是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肺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液凝结,手术、放化疗均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由于肺癌患者本身存在呼吸系统问题,部分患者病情隐匿,常存在漏诊、误诊问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缩短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4-5]。目前对于肺癌合并APE研究报道资料相对较少。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A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而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接受治疗的39例肺癌合并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2成组匹配的原则选取同时期的78例单纯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8岁,性别不限;已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癌,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肺癌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应同时满足病理学检查及肺栓塞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存在血栓史的患者;未确诊的患者。本研究经北部战区总医院伦理学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相关文件。

二、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调取117例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慢性病史、治疗史)、病情(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收集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影像学资料等信息,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时间及死亡时间。对肺癌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对影响肺癌患者出现肺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

三、诊断标准

肺癌:肺癌诊断符合病理组织学标准,并按照按照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UICC)制定的TNM第8版分期进行分期[6]。

肺癌合并肺栓塞:经病理学诊断为肺癌并且符合按2018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诊断标准[7]。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ZP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二、两组患者的肿瘤情况及治疗方式

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TNM分期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表2 两组患者的肿瘤情况及治疗方式[n(%)]

三、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

两组患者在HB、WBC、ALB、D-Dimer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四、多因素分析

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ZPS评分≥2、D-Dimer、WBC 是肺癌合并APE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肺癌合并APE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五、生存情况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23±1.82)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37±2.15)个月,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及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n(%)]

图1 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讨 论

血栓是恶性肿瘤病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栓塞及肺栓塞两大类[8],其中肺栓塞危害较大,若不及时进行救治,将会威胁患者生命,是除肿瘤自身原因外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9]。研究提示肿瘤患者患肺栓塞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数十倍,主要与肿瘤细胞可以高表达抗凝素、激活凝血系统及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破坏血管内皮等因素有关[10-11]。同时肺栓塞的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剂量的抗凝药物,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肺癌患者本身呼吸系统存在一定问题,常伴有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这与肺栓塞临床表现相似,部分肺癌患者在出现肺栓塞时不能及时被发现,导致病情延误,预后不良[12]。进一步做好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明确肺癌合并APE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肺癌合并APE病情凶险、危急,治疗困难,预后效果较差,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本次研究对39例肺癌合并APE患者及78例单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理类型、TNM分期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ZPS评分、HB、WBC、ALB、D-Dimer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ZPS评分≥2、D-Dimer、WBC 是肺癌合并APE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复发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ZPS评分能够反应肿瘤患者的机体状态,评分越高,病情往往越严重。胡娜娜、 操乐杰等[13]研究提示ZPS评分≥2的肺癌患者患APE的概率更高,为肺癌合并APE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与ZPS评分≥2的肿瘤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可能引发血液循环障碍有关。D-Dimer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反应血液凝聚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常用于血栓疾病的诊断中。D-Dimer水平上升提示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洪都、徐军等[14]研究表明D-Dimer对AP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WBC能够反应机体感染情况,WBC升高表明机体内炎性反应加剧,抵抗力差。研究表明肺癌合并APE患者WBC水平高于单纯肺癌患者[15]。

综上所述,肺癌合并APE患者预后相对较差,ZPS评分≥2、高D-Dimer、高WBC是影响肺癌合并APE的危险因素。但本次研究受样本量及随访时间的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肺癌合并APE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肺栓塞血栓肺癌
老年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CT肺动脉造影及CT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及意义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肺栓塞,癌症最易致死的并发症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