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奶牛酮病的症状及分类

2022-03-29 07:54谢晓刚牛华锋张芮琪薛增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2期
关键词:酮体丁酸奶牛

谢晓刚,牛华锋,李 丹,张芮琪,罗 艳,白 军,薛增迪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分院,陕西 咸阳 712100)

奶牛酮病是奶牛进入围产期后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出现奶牛产乳量和乳品质下降,及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情况,甚至于导致奶牛死亡,给牧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 酮病定义

高产奶牛产后出现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能量的摄入满足不了泌乳的需求,不得不动员体脂来满足其能量需求。脂肪的不完全氧化产生酮体,通常通过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BHBA)的含量来诊断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

2 酮病症状

2.1 典型临床症状(1)厌食、失明、便秘、产乳量下降、快速消瘦、嗜睡或异常兴奋;(2)呼出气味有明显的烂苹果味;(3)乳汁、血液和尿液中酮体的含量明显升高。

2.2 检测标准亚临床酮病:BHBA浓度≥1.2mmoL/L;临床酮病:BHBA浓度≥3.0mmoL/L。一般情况下检测产后5~50日龄犊牛。

3 酮病分类

3.1 Ⅰ型酮病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引发的原发性酮病。缺少合成葡萄糖的前体物质。多发生在产后3~6周,能量的摄入不能满足其泌乳的需求。Ⅰ型酮病奶牛通常预后良好,它们需要的是在能量负平衡阶段提升能量供给,便能重回正轨。

3.2 Ⅱ型酮病也可称“奶牛肥胖综合症”,胖牛在分娩前后由于干物质采食量受到严重抑制,导致胖牛患病风险极高。如果产前或分娩阶段饲养管理水平跟不上,瘦牛也存在患病风险。Ⅱ型酮病的基本病变是脂肪肝,多发生在产后1~2周。Ⅱ型酮病血酮值低于Ⅰ型酮病,但是预后很差,潜在的肝脏损伤和糖异生能力下降未能得到改善。

3.3 Ⅲ型酮病又称青贮富含丁酸型酮病。青贮过湿或青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过低时,有助于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其发酵产生丁酸,而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乳酸。过多的丁酸,奶牛无法利用,转化成BHBA,引发酮病。丁酸发酵型青贮很容易辨识,青贮会有很明显的丁酸味道且发酵过程伴随蛋白质的分解,通过检测青贮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可以确定丁酸的含量。三类酮病分类对比(见表1)。

表1 临床上酮病分类对比

猜你喜欢
酮体丁酸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尿酮体“±”或“+”代表啥
妊娠合并酮体代谢异常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奶牛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