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2-03-31 21:57魏娜李志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魏娜 李志红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护墙。因此,对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进行了多层次概述,并针对性地分析了二者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8-0105-03

我国传统文化是从华夏文明几千年蜕变演化过程中精炼而来的反映民族特点和风貌的一种多民族融合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独一无二的财富,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话语表达方式的思政新课堂,这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供了可行路径。将传统文化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新一代青年思想发展注入持久活力,能够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石,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拓宽了思想视野。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途径。因而,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用,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及多元文化剧烈发展与扰动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感知与认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要想消除西方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爱国情感、道德情感、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侵蚀,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时代烙印、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精准找出过去与现在的结合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并以发展的眼光聚焦和结合传统文化。通过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时代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注入传统文化的智慧,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文化力、感召力彰显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以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因素,结合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学习传统文化相关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人文和道德精髓,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正确的道德观。此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建提供先进指导与借鉴,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成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载体,是高校衡量大学生思想品质的一项标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拓宽了大学生思想空间;其次,陶冶了大学生思想情操,是促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最后,在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成长风向标、明确个人发展规划、增强个人使命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结合高校思政课,可以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此外,通过发挥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内在精神的引导作用,还可以唤起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立志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综上所述,高校在落实大学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为大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指引方向,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形成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1]。

(四)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护墙

传统教育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影响。传统教育只是将一些较为基础的、理论性的专业课内容传授给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不良信息会侵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遭受社会负面影响和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产生影响,高校给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那么,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筑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护墙,为大学生构建和谐健康稳定的成长环境[2]。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教育形式单一

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必要性,但是,在高校中大学生仍以单一形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他们主要通过网络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如公众号、微博等。传统的理论式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式传统文化教育很少被学校所采纳,表现为在课堂上很少讲授符合学生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所以两者融合效果达不到预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人意。

(二)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足

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于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深远意义。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好地了解它,然而,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肤浅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没有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核心思想和精神精髓。与此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侵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对文化的辨别能力较弱,无法形成正确的三观,造成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不足。因此,要将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应该让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思想共鸣,利用文化的渗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在理工类院校或理工类专业所占比例较低,导致文科学校与理工科学校资源分配不均衡。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以至于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没有学习到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因此,高校需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且均衡地融入学校课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和重要性,从而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此外,许多高校把各门课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主要依据,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这种评价方法是片面的,无益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志青年。因此,高校应设置合理的传统文化课程,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实现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作用。

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学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既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秀养料,也是指引大学生追寻民族精神源头的灯塔,推动高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丰富教学资源及其载体,结合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手段,传授传统文化思想,激发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第一,不定期开展实践活动,以提醒高校学生不忘传统文化,规范日常行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及阅历。第二,高校也可以广泛开设传统文化相关选修课程,如古典音乐、古诗词和书法等课程。因为,高校思想政教育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贴近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爱国情怀,将宝贵的传统文化铭记于心;与此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修养、思想道德素質,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课上与课下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把握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指引学生学习、成长。

(二)增强文化自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高校应重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结,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发挥其影响,构建人人共享的文化空间。第一,在思政课前,让大学生收集关于爱国人物的事迹;在思政课堂中,讲授有关爱国主题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学习爱国人物的事迹,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第二,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在周六、周日组织学生到红色旅游基地、博物馆等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场所,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及地方文化的魅力[4]。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拓宽大学生的思想空间和研究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全面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资水平,通过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体会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及价值,提升文化自信,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使传统文化能够适应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最终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

(三)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自身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程度的发挥对大学生的作用。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的任务是传递知识。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才能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充分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思政课教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认同感,学生才会意识到传统文化重要性。此外,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其次,教师要注重自我提升,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储备,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学校要立足实际,挖掘教师的潜力,以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教师为榜样,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影响学生。此外,高校还应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开办高校思政共享课来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邀请专家座谈,宣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增强教师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因而,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契合,思政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程度,提高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6]。

(四)开展校园传统文化宣传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学习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大学生的情感,也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体现。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依靠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受到良好文化和思想政治熏陶,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例如,以传统节日作为主题,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上一层楼。因此,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保障。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需要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行、与民族共谋、与人民和谐相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通过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宗旨的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填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足,补充及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结合,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形成文化育人、智慧育人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薛少,高翔,刘春霖.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4(6):217-219.

[2]   怀艳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融合的浅思考[J].文教资料,2019,(3):69-70.

[3]   王承庆,许昌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221-223.

[4]   洪春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85-87.

[5]   田丰禾,刘东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10(5):50-53.

[6]   倪皓.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5-88.

[责任编辑   若   云]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