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耀“冰雪”
——国网北京电力全力做好冬奥会服务保障纪实

2022-03-31 08:06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景晓薇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2期
关键词:延庆赛区冬奥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景晓薇

筑梦冰雪,同向未来。2 月4 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奥林匹克火炬点亮北京夜空,点亮世界首座“双奥之城”。身处供电保障主战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简称北京电力)深入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特级保障标准坚决守牢保电阵地,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保电任务。

坚强电力支撑赛场内外供电可靠

隆冬时节,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银装素裹,红色缆车沿着索道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上方来回运行调试。山顶的箱式变压器旁,北京延庆供电公司高山滑雪机动运维班成员刘正正在进行巡视保障。

站在海拔2198 米的小海陀山主峰眺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 条赛道犹如白色巨龙蜿蜒而下。这里的赛道是世界上难度系数最高的赛场之一,全长约10千米,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最大坡度接近70 度。崇山峻岭间,造雪、照明、采暖等重要设施都需要电力保障。

北京电力从体育院校层层考核、分批引入22名高山滑雪人才,经过培训考试后,在冬奥延庆赛区组建了首支“跨界特种部队”——高山滑雪机动运维班,负责赛区周围21 个箱式变压器的维护工作,补齐设备点位分散、山地陡峭运维不便的短板。

通过一个个箱式变压器,绿色电能正在冬奥场馆内汩汩流淌。“绿电”的源头在张北。风光资源转化为电能由张北柔直工程送出,经±500 千伏延庆换流站送入北京,助力北京冬奥会场馆首次实现全绿电供应。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句颇具诗意的口号正成为现实。

创造12 项世界第一的张北柔直工程是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于2020 年6 月29 日正式投运,将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基地与北京负荷中心隔空“牵手”,每年可输送约140 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

2020年底,北京地区12 项冬奥配套电网工程全面投运,延庆赛区、北京赛区已高标准建成“500千伏多路通道、220 千伏双向电源、110 千伏双向链式、10 千伏专路直供或双环网配置”网架结构,供电方式更加安全灵活,供电可靠性99.99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强大脑”统筹数字化保障指挥高效

1 月27 日,北京电力2000 余名场馆保障队员全部进入冬奥场馆开展闭环保电工作,标志着冬奥供电保障正式进入决战阶段。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氨制冷配电室外,冬奥采集系统、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在几台电脑上高速运转,场馆负荷曲线、保障信息、供电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实时滚动更新,监控人员尹智目不转睛地紧盯屏幕。这个约15平方米的房间就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电力保障团队的现场监控指挥中心。

冬奥会供电保障涉及场馆多、点位多。北京电力首次在场馆侧设置两级监控专席,创新应用“强前端+大后台”的数字化保障指挥新模式,依托北京冬奥会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推动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场馆保障团队三级保障体系高效运转,为供电保障注入科技智慧基因。

“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集约29 个业务系统、187 项指标数据,全面覆盖冬奥场馆和供配电网络,犹如‘最强大脑’守护着电力设备敏感的‘神经末梢’,通过大数据研判,将故障化解在萌芽状态。”北京电力冬奥办副主任徐剑介绍说,平台具备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三大特色,实现了保障范围全域覆盖、信息全景展示、数据全要素感知、指挥全过程管控,可及时研判异常信息,帮助指挥者提供穿透式管控,全面提升供电保障的质量和效率。

冬奥供电保障是北京电力首次在冬季开展的大范围保障任务,面临设备防冻、人员防寒、整体防疫三大难点,同时叠加度冬保暖、春节保供、两会保电,任务极为艰巨。

北京电力在赛事保障和城市运行保障两个维度协同发力,累计投入保电力量27806 人,与300余名国家电网公司支援人员并肩战斗。在场馆侧,23支场馆保障团队和3 支应急抢修团队“一馆一策”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实施闭环区域内“双值守、双备份”模式,深入开展临电建设、客户电源关系梳理、设备巡视等重点工作,将可靠保障服务延伸至场馆末端电源“最后一厘米”。201 支保障团队在城市运行保障上聚力攻坚,扎实开展涉奥重点站线隐患排查治理、状态检测、应急演练等工作,全力确保首都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与此同时,北京电力紧密结合冬奥保电实际,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应用国内最大功率氢能源发电车、耐低温不间断电源、电缆隧道巡检机器狗等保电新装备,采用电加热、保温外壳等新技术,提前开展耐低温试验,保障设备在极寒恶劣天气下正常运行,提升重要负荷供电可靠性。

绿色电力赋能冬奥零碳目标

1 月24 日,北京延庆供电公司保障人员对国家电网冬奥发充储放综合示范站开展运维工作。作为国内首座采用最先进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的“发充储放”一体化充电站,内设6个直流充电桩和4 个交流充电桩,已在“相约北京”冬奥测试赛期间为赛区客运大巴、物流车、环卫车等提供495 车次充电服务,总充电量达2.6 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6.5 吨。这不仅是延庆赛区践行绿色办奥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有益探索。

以冬奥为媒,绿色办奥理念在场馆外无限延伸,清洁能源被应用到方方面面:在小海陀山上,每台路灯的顶部都安装了小风机和光伏板;依山而建的110 千伏海陀变电站,楼顶铺设光伏板,实现站内绿色用电;在冬奥场馆周边及冬奥沿线京礼高速公路北京段,建成充电站13 座、充电桩383台,支撑便捷的绿色充电和出行体验……

高可靠性、智能化的绿色电网架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源大桥,另一张看不见的绿电交易网也在为冬奥场馆绿色低碳目标贡献着力量。

2019 年7 月1 日,北京冬奥场馆绿电交易工作正式启动,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等首批7 家冬奥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用上绿色电力。截至目前,共有11 家购电主体、7家发电集团参与电力交易,总交易量4.77 亿千瓦时,减少标煤燃烧15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 万吨。

针对冬奥场馆入市及绿电交易组织,包括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在内的交易机构不断优化绿电交易工作流程,持续跟踪月度冬奥场馆绿电交易计划执行情况,根据场馆需求变化适时组织绿电交易,调整清洁能源供应。2021年底,北京电力已提前组织开展2022 年1~4 月冬奥绿电交易,成交电量1.41 亿千瓦时,可全面满足冬奥会比赛期间的绿电供给需求。■

猜你喜欢
延庆赛区冬奥
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预赛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精心保护赛区植物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北京冬奧会延庆赛区环境保护管理概述
延庆巨变册页
【第八十九辑】8 9延庆话『机密』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