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政策与对策“反向循环”

2022-04-01 03:42胡建新
杂文月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被动漏洞政策

胡建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一个流行甚久、颇为凝练而又生动的说法。从这个说法的逻辑次序看,显然是先有政策后有对策。但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通常而言,当某些新情况新问题出现,需要运用法规或行政手段加以规范时,相关政策规定便應运而生。而对策作为应对政策规定的一种逆动性策略和办法,大都产生于政策出台之后:有了税收的政策规定,便有了偷税、漏税的各种对策;有了工程招投标的政策规定,便有了围标、串标的各种对策;有了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便有了暗挖沟渠、偷埋管道排放污水等各种对策。这些对策,都是规避或突破政策约束的违规违法行为。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些政策与对策似乎形成了一种“反向循环”:某项政策规定出台后,一些钻政策空子的对策马上悄然而出、粉墨登场;等到它愈演愈烈、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后,有关政策规定便出来加以纠治补救;可过后不久,又有新的对策蠕蠕而动、见机而作,于是相关政策规定又来一个被动跟进……譬如说,早有政策规定,不得违规举办各类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班,可违规办班现象一直花样百出、屡禁不绝;在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针对性较强的补充规定,稍稍“平静”了一段时间之后,各种通过“另类途径”和隐蔽方式给中小学生补课的乱象又“风生水起”,于是有关部门不得不再次出台相关补充性政策规定。在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对策每每很主动,貌似早就等在那里蠢蠢欲动、伺机而出;而有些政策好像总是在围着对策转,常常处于被动应对、忙于补救的境况之中。

政策与对策之所以形成“反向循环”,除了对策制造者唯利是图、无孔不入、巧于钻营外,原因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政策的制定出台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一时滞后不足为怪;有些政策规定还不够严谨和完善,容易被人钻空子,只能针对问题和漏洞进行修改完善,或制定出台新的政策规定;某些管理部门见事迟、反应慢,平时不太了解掌握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真实情况,又不大善于主动应对形形色色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到问题出现后才大感意外,于是只好忙着“救火”和“堵漏”。

古语说:“屋漏在上,知之在下。”上面的政策有没有漏洞、漏洞有多大,下面的人往往看得最清楚,因而也就有人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出针对政策漏洞的对策来。有位基层干部曾直言不讳地告诉其上级领导:“工程承包的政策规定很多,如果上面有人打招呼、搞违规操作,下面的人往往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如果下面有人搞一些暗箱操作和其他歪门邪道,上面的人会被蒙在鼓里而一无所知。”这虽然说的是工程承包,却可以举一反三,洞见某些政策规定被动和滞后的原因所在。

实事求是地讲,由于客观世界错综复杂、万事万物千变万化,一些政策规定不够完善、存在动态性漏洞和暂时性缺陷在所难免,如果要求所有政策规定都像铜墙一样密不透风,如铁壁一般无孔可钻,那是不切实际的;许多政策规定的制定出台,常常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然而无论如何,政策应当立足于打主动仗,避免陷入疲于应付的被动境地,因为政策疲于应付对策的负效应不容忽视——在政策与对策每一次“反向循环”的空档期,很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不小损失,有时即使出台再多补救性政策或许也难以挽回和弥补。

打破政策与对策“反向循环”的怪圈,起码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有关部门应当尽量想得远一些,考虑得周到细致一些,力将政策之网织得紧而又紧、密而又密,不留漏洞隐患,不给对策以可乘之机;其次,政策研制者要更多地眼睛向下、面向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善于主动发现政策缺陷和漏洞端倪,并及时加以修补完善,将对策扼杀在“萌芽”状态或“摇篮”之中;再次,严厉打击绞尽脑汁找政策漏洞、费尽心机用对策牟利的不法分子,让其付出得不偿失的沉重代价,通过彰显震慑和成本效应,遏止各种对策大行其道。

猜你喜欢
被动漏洞政策
政策
漏洞
政策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助企政策
政策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三明:“两票制”堵住加价漏洞
高铁急救应补齐三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