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育电视台对课程录制的追求

2022-04-01 03:24郝月芬王小涵梁思思寇璇逯真真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方法课程研究

郝月芬 王小涵 梁思思 寇璇 逯真真

【内容摘要】2020年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国2.8亿大中小学学生开学无法返校。中国教育电视台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支持下,率先开启了2020年春季课程的直播、录播工作,并承担“国家平台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编导们通过一年来近千小时的课程直播、录播实践和多年来耕耘课程摄制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录制流程、方法、技巧。难得的经历打造了难得的课程录制“宝典”,从实践中来,指导现实工作。

【关键词】课程;录制;方法;研究

作为唯一的国家级教育专业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建台三十多年来,多次在特殊时期开办“空中课堂”。从2003年“非典”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再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都及时发挥教育专业媒体的优势,集结优质教师资源,组织录制播出优质教学课程,赢得了全国学生、教师、家长的信任和好评。在多年的不断追求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录制特点。

一、内容的系统性

无论是以往的“空中课堂”,还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配合“停课不停学”推出的《同上一堂课》,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的课程,都非常注重课程的全面性、系统性。无论是承担国家教育资源建设还是自研项目,无论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课程设计都是力争全学科覆盖,同时每门学科按照教材分布到每一章节的每一课,形成了覆盖广泛、学科完整,系统完备的特色。比如,《同上一堂课》直播节目,就涉及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心理、音乐、戏剧、美术、舞蹈、综合实践等众多科目以及一些学校的优质校本课程。

通过广泛的探索、实践,编导们掌握了各个学科的录制经验,可以为各学科录制高水平的,符合学科特色和要求的视频课程。

二、形式的贴近性

“空中课堂”相对于实体课堂而言,因为授课空间的不同,授课老师和听课学生之间隔了一层电子荧屏,会削弱授课过程中的现场感和互动感。这就要求“空中课堂”在筹备课程内容时,要尽量模拟真实课堂场景,要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评价反馈,形成一个有形的课堂。

为教师营造轻松氛围,演播室设计尽可能还原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录制课程时,采用了简单但与课堂氛围相似的舞美设计。一个讲台,一块可用作课件播放器的电视荧屏好比教室的黑板,录制场地接近教室大小,尽可能模拟了真实课堂场景,使授课教师能够在演播室迅速找到课堂授课的感觉,电视录制的紧张情绪很快缓解,自然展示自身的教学风采。

即便如此,课程录制现场与真实课堂仍旧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学生在场,缺少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因此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提前预判学生的疑问,通过设问的方式提出学生的疑问,并邀请学生提前录制音视频回答问题以增加互动感。因此,教师课件内容呈现方式非常丰富,除了图文展示,更有丰富的视频、音频、动画等,使课件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感,从而使电视课程的呈现也活泼多样,精彩纷呈,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

三、流程的完备性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部分课程采用准直播的录制方式,录制过程中如无特殊情况不喊停,保证老师授课的连贯性。这就要求,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要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

安排实景演练,熟悉场地,调试状态。参与课程录制的老师,尽管教学水平都较为突出,但大多数人是没有电视出镜经验的“素人”,对课程录制会感到陌生和紧张。为此,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安排录制工作时,特别在每次录制之前安排老师们到台进行实地演练。特意开辟一块与演播室相同的舞美和设备的场地作为排练室,供老师们进行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要求老师身着录制服装,完整地按照录课流程进行彩排。通过前期彩排,老师们对录制环境更加了解,缓解了紧张焦虑的心情,对录制更加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精心审核课件,熟悉内容,加强把关。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编导团队会提前审核授课教师的课件,一方面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对课件内容和格式进行把关,符合学科的严谨,青少年的认知,呈现的精美,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质量的保障性

中国教育电视台多年来深耕教育领域,在课程录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和电视两大优势,打造优质精品课程。

专业化教研团队保证课程内容质量。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触角深入全国大中小学,多年的学校信息采集、传播与沉淀,掌握了大量名校、名师资源。通过各级教育部门的协作,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课程录制从源头的策划、授课教师的遴选,到课程内容的把关,录制过程的打磨,成片的审核都科学规范,保证了课程质量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准。

中国教育电视台充分发挥电视特色,抽调台内富有电视直转播、录播经验的编导、技术和后期团队各司其职,保障课程的录制和精彩呈现。编导团队负责与授课老师沟通对接、审核课件中的格式以及视音频质量、安排演练和录制、审核后期节目成片,全流程把关课程质量。技术团队负责搭建摄影棚、调试棚内灯光音响摄像机、节目录制过程中的镜头切换及素材迁出,在电视技术层面上提供鼎力支持。后期团队负责剪辑每期课程,对录制的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对老师的风采和课程内容进行充分展示,对录制中的瑕疵进行修剪,使课程呈现更为流畅且干货满满。台内电视团队的相互配合,为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上了双保险,为精彩的课程呈现锦上添花。

五、课程的创新性

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开办空中课堂、同上一堂课的实践中,紧跟技术发展和全面育人要求,在技术、形式、思想性上不断创新,努力达到通过电视课程传播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的目标。

依托信息技术、电视技术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中国教育电视台在课程形态上不断创新,努力補齐电视课程单项传输的“短板”,加强课程的实时互动,朝着真正实现不同地域师生同上一堂课的方向大步迈进。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同上一堂课的直播中,通过最新技术手段,实现了边远山区的孩子与北京演播室老师的实时互动,使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与北京演播室的授课老师同频共振。山区的孩子们不仅能实时听到、看到老师的课程讲解,还能够同步将对课程的反馈及时回传给演播室,使老师能够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仿佛师生之间没有相隔千山万水,而是同处于一间教室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中国教育电视台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努力将立德树人、全面育人贯穿到中小学各学科电视课程之中。在《同上一堂课》中推出《同上一堂课·宋庆龄的故事》系列;在《同上一堂课》直播工作中,导演们结合直播当天的主题日,创新性地在相关课程中揉进了《今天我值班》《难忘的春天2020》《微小世界和我》《清明节-致敬英雄》《手偶防疫小儿歌》等微纪录小片,通过创新设计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去,将德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青少年的成长中。

六、课程的公益性

现在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在线教育课程,各种需要付费购买的课程资源包鱼目混珠。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课程不仅严谨科学,活泼生动,还具有极强的公益性。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的课程,目的是为全国所有的中小学学生提供教材同步课程,将优质的精品课程传送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边远山区和海岛,满足教育欠发达地区对优质师资资源的需求,解决一些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的问题,

中国教育电视台还同时研发赠送出了大量课程机顶盒,将所有录制的课程保存在机顶盒中,使错过课程播出或听得意犹未尽的师生可以在机顶盒中进行点播回看,为广大师生的反复学习提供了方便。

中国教育电视台已经日益成为全国学生和老师的一个全新的公益性学习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支持下,中国教育电视台从2020年2月10日直播《同上一堂课》电视教學节目开始,目前已经累计录制播出课程一千多小时,覆盖人口超过13亿;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重点覆盖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1.44亿家庭用户,网络不畅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孩子的上课学习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①

当前,“电视+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新途径,优质、科学、严谨、普惠应是国家级线上教育平台的担当和使命。②中国教育电视台对录课的追求必将更加精益求精,中国教育电视荧屏之上呈现的课堂也必将会更加精彩。

注释:

①②袁小平:《“电视+教育”开启划时代的教育革命》,《中国教育报》2021年3月4日。

猜你喜欢
方法课程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