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量减负 创新增效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022-04-01 11:22高志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题目作业

高志军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阳光初级中学 226512)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除了需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外,还应协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作业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替代简单、重复、机械的作业,进而顺利实现减量不减质的目标.这便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不断创新作业形式与内容,实现家庭作业减量不减质.

1 “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作业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开展师生评价最重要的依据.同时,作业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就初中学生而言,过重的作业压力会妨碍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中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出的相关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的含金量,确保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数学作业具有重大意义.

2 传统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以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作业设计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

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认为作业越多越好,但是并非所有的事物均符合“量变引起质量”这一原理,过多的作业反而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相同的知识点而言,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后,依然让他们机械、重复地练习,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出现消极对待作业的心理.

2.2 作业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想法,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种校外辅导班、培训班,以至于增加了学生的课业压力.而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尚未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有重点、分层次的设计家庭作业,导致难度高的作业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完成困难,而难度低的作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又不能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让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2.3 家庭作业设计缺乏创新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认知能力均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主要形式依然为练习册.虽然练习册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是长时间将其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容易让学生丧失完成作业的兴趣,从而影响了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

3.1 设计多功能性作业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大脑十分活跃,初中数学的知识也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不但让许多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还会打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设计思路,给学生布置一些在动脑时又可以动手的作业,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巩固,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对数学保持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学《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章节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既能动手也能动脑筋的作业,学生在课堂学习后,教师布置对几何体进行剖析的作业内容,(1)让学生制作一个教材中自己喜欢的几何体实物.(2)以自己制作的几何体为依据,分别制作出每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3)通过自己设计的几何体实物想象一个问题,在课堂上邀请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设计这两种多功能型数学作业,不仅融合了课堂教学知识,还对传统的作业设计类型进行了创新,多功能型的作业设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求知的氛围,对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个性化作业设计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个性,所以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大脑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知识产生差异性和层次化的局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考虑.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以此为依据进行作业难易度设计.这种作业设计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全班同学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减少对作业的抗拒和排斥心理.初中生思维非常活跃,但是感情却异常敏感.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据知识较为枯燥死板,在初中阶段的孩子们中并没有得到高度认可和接受.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要求,个性化地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具体而言,应立足于学生所处的层次及差异性,进行相应作业的布置,如此一来则能避免基础弱的同学难完成,跟不上进度,或是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以“二次根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此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差异体现较为明显.所以,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可让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将基本课堂作业完成后,进行例题的研究,将不理解的知识点找出、列出;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让其在学习了最简式后,结合例题尝试将二次根式的典型题目攻克.如此既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成就感的获得.

3.3 多样化作业设计

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完成双减政策下作业减量增效的目标,还应更多考虑如何增强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使之更具创新及趣味.诚然,与以往的作业类型相比较,此种类型的作业可能在巩固所学知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要略逊一筹,但能使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得以良好调解,使学生能够更期待之后的课堂学习.同时,教师在设计多样化作业时,应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展开设计.具体而言,针对初一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故事类作业的布置,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针对即将步入中考阶段的学生,重点在于复习,因此,可组织一个单元复习类型的作业比赛,通过利用初中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引导其在良性竞争中,实现紧张学习氛围的缓解,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在更具趣味的比赛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3.4 预习的作业设计

预习作业通常是在讲授新课前进行,其目的是要让学习者能提前接触新课并产生初步的认知,而后的学习过程便能准确找出其中的重难点,以此增进学习的效率.结合课程安排,预习作业亦有性质之分,如章节、学期、课前等.当然,最简单的预习方式当属课前预习.

如针对“实数”的具体教学,在实际教学前,教师便可为学生设下预习任务:在一个拥有四条横向、五条竖向线段组成的方格网中,若将方格网的4个点作为顶点,再将顶点相连便会形成一个正方形,问此时的正方形内中有多少个面积互不相等的格点正方形.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通过设置3个小问题来加以引导:(1)能否将1,4,9格点的正方形画出?(2)能否将面积为2的格点正方形画出?(3)能否找出与上述面积不同的格点正方形?上述问题的解答过程,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便能轻松完成,而解答问题后,学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亦将更加深入.

3.5 兴趣的作业设计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数学作业设计亦当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应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布置富有浓厚的解题趣味且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题目,以此方能满足学生做题时的心理需求.至于教材中的练习题目则并非全然属于机械式、重复性的题目类型,相反,部分题目还具有较深的深意,如部分容纳了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而部分题目设计极富层次感,如此题目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是大有益处.因此,教师亦可基于教材题目来为其增添趣味性的元素,以此既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又能激起学生的解题兴趣.

如针对作业的趣味性设计,教师可采取如下方式:图1中图案包括两个顶点的每条边均有n个枫叶,若枫叶总数均为S,则S与n之间将呈现出怎样的关系?

图1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除了要致力于教学改革之外,有关学生的作业设计亦当引起教师的重视,且作为教师与学生的主要交流途径之一,教师需摒弃过往机械化训练的方式,取而代之的应是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教师还需意识到,作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合理的作业设计亦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因此,教师也应投入更多精力于学生作业设计中,并经过对数学作业的合理优化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以此为后续教学的高效开展打下牢固基础.

猜你喜欢
双减题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追根求源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