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开展

2022-04-01 04:06■文/明
幸福家庭 2022年22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文/明 艳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在游戏化课程中结合生活教育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并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基于此,本文就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开展进行分析,以期丰富游戏活动内容,满足幼儿的成 长需求。

一、相关概念

(一)生活教育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主要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其中“生活即教育”主张将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生活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独立性,在教学中运用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场景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游戏化课程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提高对游戏化课程的重视程度。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借助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一)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开展生活教育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阶段,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基础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开展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时,教师需要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针对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借助生活案例等设计游戏化课程,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了解到所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

(二)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

通常情况下,情感体验能力是指人们对外界相关事物的一种情感变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的情感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游戏化课程中,教师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多有趣的角色体验,引导幼儿热爱生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身体机能和情感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生活教育视野下的游戏化课程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幼儿参加锻炼活动,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机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教导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确保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保障游戏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当前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方式也逐渐得到了广泛普及。然而,在开展游戏化课程时,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游戏内容的创新设计,无法真正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二)教师指导存在不足

在开展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时,部分教师没有为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缺乏对幼儿的细心观察,导致整个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不佳。还有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游戏规则,经常干涉幼儿的游戏,没有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导致幼儿在整个游戏活动中的兴趣不高,同时也限制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带领班级幼儿进行集体游戏,但是一些游戏不适合多人参与,一旦班级人数超过游戏人数的上限,就会导致游戏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由于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较小,很容易造成幼儿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对幼儿的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课程的措施

(一)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游戏,实现寓教于乐

教师可以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育指导思想中,针对幼儿的生活状况展开调查,并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的游戏,以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幼儿对昆虫感兴趣时,教师可以设计以昆虫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图片等,让幼儿观看这些视频和图片,了解昆虫的相关特点和习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开展情景模拟的游戏活动,组织幼儿模仿昆虫,让每一个扮演昆虫的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在整个游戏环节中,幼儿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储备,还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丰富游戏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设计游戏化课程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丰富游戏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游戏化课程的教育价值。例如,在“丢手绢”游戏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让丢手绢的幼儿随机扮演一只动物进行表演,这能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增进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了解。在整个游戏环节,教师要积极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游戏化课程中。

(三)走出室内,将幼儿园教育和大自然紧密结合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选择室内作为开展游戏活动的场地。但是室内空间有限,不便于幼儿游戏。因此,从生活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将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与大自然相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到户外开展游戏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公园开展种植活动,当幼儿完成种植任务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种植过程。在户外活动中,幼儿不但能够体验亲身实践的乐趣,还能掌握相关的知识。

(四)注重游戏互动,引导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设计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时,教师必须将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体,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促使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活教育视野下,教师在设计游戏化课程时,要重视与幼儿的互动,借助游戏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捉迷藏”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不同的小组,为了让所有幼儿都参与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讨论躲藏的位置,引导幼儿寻找最佳的躲藏地点,这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合作互动,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其在活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五)深入贯彻落实“教学做合一”理念

在设计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时,首先,教师要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白幼儿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游戏。其次,教师需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每一名幼儿参与其中。最后,当幼儿有疑问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发展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开展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好的活动条件,教师要在活动区域投入丰富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同时,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幼儿,引导幼儿在探索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记录游戏过程,展示优秀作品

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指导工作,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内容。通常而言,教师应保证游戏活动的时长在半小时左右,但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长,保证幼儿在充足的时间内完成游戏活动。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在游戏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细致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与人交往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教师也可以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对于优秀的幼儿作品,教师可以设置展示栏,让幼儿体验成就感,进而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生活教育视野下开展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时,教师要将生活教育和游戏相结合,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真正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收获真理,从而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