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小团体”现象的特征、成因及反思

2022-04-01 04:06孙小娟
幸福家庭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团体团体同伴

■文/孙小娟

“小团体”现象在幼儿时期就已出现,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小团体”是指幼儿在班级生活中基于兴趣、共同爱好等不同的需要自发地聚在一起,组成的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团体。这些“小团体”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对于幼儿成长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本文以康乐县5所幼儿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全面总结了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小团体”现象的特征及成因,并从不同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教育总结和反思。

一、“小团体”的特征

(一)语言交往特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幼儿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可以通过他人的语言了解其所思所想。在幼儿“小团体”中有许多具有其年龄特色的语言交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社会语言的出现与植入。幼儿最初的语言交流仅限于家庭,后来进入幼儿园,形成了一个微型的“社会网络”,幼儿也日渐学会了社会化语言。第二,分享悄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大班以后,幼儿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这时他们会和团体中自己比较信任的同伴分享自己的秘密。幼儿在与同伴分享秘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与同伴间的感情,增进了与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彼此的关系更为融洽,信任度更高。

(二)行为特征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其内在心理的真实反映,幼儿园班级活动中的“小团体”也有许多该年龄阶段的独特行为表现。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占座。在成人的世界里,占座行为比较常见,我们会在吃饭、上课的时候给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占座。笔者通过观察幼儿在班级中的表现发现,占座这一现象在幼儿的“小团体”中屡屡出现,一些幼儿经常以占座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某些同伴的关爱。第二,模仿。为了表达自己对“小团体”中某一个成员的敬佩,一些幼儿往往会出现模仿行为。例如,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团体中的某个成员如果摸一下墙,其他成员也会出现类似行为,以表示他们是同一团体成员。第三,合作与竞争。在“小团体”中经常会出现合作行为,这也是带有亲社会性质的行为,值得鼓励。例如,3~4人的“小团体”会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制定相应的规则,并进行分工,大家共同努力完成小组任务。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小团体”成员也会表现出竞争意识,以赢得教师的表扬与认可。

(三)人际关系特征

第一,“小团体”中核心人物的出现。在正式的团体中往往依靠正规的制度、组织架构来维持团体的运行,在幼儿“小团体”中虽然也有团体成员默认的契约,但并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此时,幼儿“小团体”的良性运行就要依靠核心人物了。这个核心人物一般来说在团体中的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比较强,是其他团体成员共同推选出来的“领导”,此时其他成员就成了其追随者。第二,团体成员的“临时性”。幼儿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往往依靠简单的原则判断某人是否可以成为其团体成员。例如,某个幼儿只因为带了零食或玩具就可以加入团体。由此可见,幼儿“小团体”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团体成员都具有不稳定性。

二、“小团体”的成因

幼儿在班级生活中会自主、自愿地组成属于自己的“小团体”,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综合来看,对于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小团体”的成因,教师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内部原因

从根本上来说,幼儿“小团体”的形成离不开各种内因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和对幼儿集体生活的观察,笔者发现幼儿“小团体”的形成有以下几点内部原因。第一,共同的兴趣爱好。我们经常说“志趣相投”之类的话,同样,幼儿“小团体”的形成离不开共同的兴趣爱好。笔者在观察中发现那些喜欢说话的幼儿、喜欢拼积木的男生、喜欢洋娃娃的女生会更容易成为一个“小团体”。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能让他们在交流时更顺畅、合作时更融洽。正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小团体”才会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这一共同目标也维系着“小团体”的稳定。第二,领导者的力量。在幼儿“小团体”形成的过程中,核心人物或中心人物的引导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没有他们,幼儿就像一盘散沙,无法汇聚到一起。在班级生活中,那些具有亲和力、领导力、组织力的幼儿往往更受欢迎,也更容易得到教师和其他幼儿的信任与喜爱, 更有可能成为“小团体”的核心人物。

(二)外部原因

幼儿“小团体”的形成,除了内因,也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班级环境两方面的外部原因。第一,家庭环境的原因。住在一个小区的幼儿更有可能组成一个“小团体”,因为住在同一小区或同一单元的幼儿平时更容易见面,如果家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好,交往比较频繁,那么这些幼儿大概率也会有更多的交流和交往的机会,进入幼儿园后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小团体”。同时,为了培养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有些家长会自发地组织一些户外活动或选择同样的兴趣班,这增加了幼儿之间相互接触、了解的机会,为他们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形成“小团体”提供了条件。第二,班级环境的助推作用。幼儿在幼儿园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班级,因此班级环境势必会影响幼儿“小团体”的形成。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轻松、具有文化气息的班级环境中更容易形成“小团体”。因为在宽松的氛围下,幼儿更容易放下戒备心,轻松自在地与同伴交流和交往。

三、“小团体”现象的反思

幼儿“小团体”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合理性,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这一现象,才能发挥好它的作用,真正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团体”是幼儿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幼儿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离不开社会场域,也离不开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交流。幼儿“小团体”的形成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幼儿人际交往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幼儿心思单纯,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同伴,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中心思想开始动摇,他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思维也逐渐变得复杂,开始从多方面考虑前因后果。在团体成员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学会遵守共同制定的团体契约,开始有规则意识并学会尊重他人,为共同的团体目标而努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幼儿“小团体”是正常的幼儿社会化进程的产物,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它的产生和存在。

(二)幼儿“小团体”现象的启示

首先,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小团体”的存在。在班级生活中,出于各种原因,幼儿会形成不同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的人员数量不等,在班级中的影响力差异较大。一些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往往会较多关注那些影响力大的“小团体”,如表现力较强或比较调皮的“小团体”,而忽略了其他团体的存在和发展。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且鲜活的个体,都值得并需要教师的尊重和关注,这样他们的自尊心才能得到满足,安全感才会提升。教师要留心班上各种形式的“小团体”,仔细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及时给予反馈和关心。长此以往,幼儿才能感觉到被爱、被需要,才会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要在“小团体”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小团体”的形成主要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和领导者的力量,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促使兴趣爱好相同的幼儿形成一个“小团体”。这个“小团体”中的成员会因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更加和谐地相处,积极合作。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团体”中领导者的引领示范作用,促使“小团体”中的成员团结一心,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总之,幼儿“小团体”为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幼儿学会合作,增强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

最后,教师要警惕幼儿“小团体”带来的同伴排斥问题。幼儿“小团体”中的成员有一致的规范、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因此,一些幼儿“小团体”可能会排斥团体以外的成员,由此产生幼儿之间的同伴排斥现象。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创造机会促进不同“小团体”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此减少群体冲突,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尊重。

总之,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小团体”现象的出现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幼儿“小团体”中有一些不同于成人团体的语言交往特征、行为特征和人际关系特征。同时,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非偶然的幼儿园班级活动的产物。因此,教师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幼儿“小团体”带来的影响,正确地分析幼儿“小团体”这一现象的产生,全面地了解它的存在和发展,厘清它的利与弊,合理地对待这一现象,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小团体团体同伴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引领班级小团体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寻找失散的同伴
要不要走进班级中的“小团体”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浅谈对班内特殊小团体的认识和管理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