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远的梦幻

2022-04-02 13:48刘爱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字美丽

刘爱萍

《祖先的村庄》是襄阳作家席星荃新出版的一部长篇散文集,非常美妙,读来颇有感想。

作者从祖先的村庄、门楼上的幻象、少年离开了故乡、少年回到了故乡、姑娘们、乡村的甜味咸味及其他、父亲成为祖先、婶娘八个大部分进行叙写。从两三岁有记忆开始,一直写到如今,很有自传的味道,也有小说的韵味,还有百科全书的风采,却又比它们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手法颇为新颖。

本书从叙述描写当下荒凉凄清的槐树畈开头。作者漫步在村中,只见偌大的村子,废弃的房屋很多,却很少看到人,犹如《聊斋志异》里鬼狐妖魅的世界,整个村庄根本改变了模样,想找到一点当年的痕迹完全没有可能。这是陌生的老家,也是“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

槐树畈是一个有历史的村子,坟场很多。“人们通过梦境与鬼神共同生存,在梦境里产生希冀,受到惊吓或生出恐慌;但多数时候得到的是精神慰藉。这样的生活虚实相杂,既是近前的实在,也是玄远的梦幻。”站在这里,作者似乎看见了祖先的身影,他们的祝祷之声在时空延续、飘荡。站在少年时站过的地方,虽然也看见许多明亮的贴着马赛克的楼房,却感到陌生和荒凉。一切都已远逝。感觉是现实又是梦幻,有点荒诞。

“秋天木槿盛开蓝紫色的花朵,静静地伫立在清淡温煦的秋日阳光下。后园的旧墙基上长着一丛孤独的枳树,树丛上攀爬着一棵瘦瘦的野蔷薇。春天野蔷薇开粉红的花,枳树开洁白的花,都比别处的清瘦,连带吹过的春风也带了些微的凉意。到秋天野蔷薇结出珊瑚珠似的小红果,枳树则结几个橙黄的橘子似的果子,挂在秋风里。这一切都暗示着某种往昔岁月,如果你的心够敏感,就会感到它呈现出的没落意味。这意味着曾使我年幼的心备觉苍凉和哀伤……”让我们把镜头暂且回放到作者幼小时候的乡村吧:“大槐树有淡绿色的绿荫,绿荫里垂着一束束洁白的花朵;花朵的芬芳在空气里弥漫;清风轻漾,送来凉爽,也送来温柔。夏天和儿童此时相会了,这是自然界的两种生命的相遇,这样的相会就是欢乐本身。赤脚踩在柔软而微凉的泥土上,痒酥酥的,快乐直透到心里。嘿,听,鸟儿在歌唱……”“房屋不多,依自然地形而错落散布,人家与人家之间隔着池塘、溪水、稻田、菜园和坟场,其间有蘑菇形的草房、青黑的瓦房和檐角参差的四合院,屋前有宽敞的打谷场,屋后有野蔷薇刺篱和古意盎然的柳椿桃李。随便一户人家,都像一幅宋明画家的村居图或陶诗写意画。初夏野蔷薇花开了,村子里东一片雪白,西一堆粉红,飘荡着浓郁的芬芳。从人家到人家,有长满青草的小径相通,要绕过菜园。菜园周边生长着各种树木,树上有斑鸠窝,园子里的瓜菜四季轮番变换。”“有些塘里有荷,有菱,有荇菜和莼菜;浅水处有菰丛和香蒲;秋天,塘边的蓼花开了,在明净的秋阳下红得耀眼。这些就像画儿一样美丽。”作者始终忘不了幼小时代的村庄,在他笔下,那个年代很美很舒爽,甚至秋天的夜空也引人遐想:“秋天的夜空群星璀璨,银河横亘在头顶上,给人无限的遐想。四野是蝈蝈和各种秋虫的鸣奏,夜气凉爽,饱含稻谷和豆类的香气。晚饭后,看场的扛着被子来了,在被碌碡轧得光滑平坦的稻场上铺开草香扑鼻的新鲜稻草,摊开被子躺上去,稻草又软又香,在秋夜的凉气里,尽情地伸展劳累了一天的四肢,仰望着夜空中的银河,浑身舒坦。”

在第二部分《门楼上的幻象》,作者追忆了自己与文字的渊源、喜好与追求,大概两三岁光景。“文字以对联的方式进入我的视野,驻进我的心灵。与对联一起进入我视野和心灵的,同时还有乡村四季的物候景象——大自然的文字和语言。”“文字,从我认识它的那天起,就显示出它的时代特色和社会属性,文字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字本身。偶尔,我们在穷乡僻壤的山村墙壁上能够看到多年前的标语口号,尽管斑驳残缺,颜色黯淡,却依然展示着当年的梦幻理想或激情呐喊。近年来不断演变的流行语,以及无穷无尽的民间热词,是半个世纪之后中国精神的另一种版面形式,它们汇成一条文字的也是精神的河流,流淌过千山万水,继续奔向远方。”

在作者老家古老的门匾上,写着“耕读传家”四字。作者渐渐明白,这块墨色酣畅的匾额对外是家风的宣告,对内则是对子孙的要求。而且,后来的岁月又更加深了作者对祖先门匾的理解:“它其实给家族后代指出一条人生的路:不慕虚荣繁华,注重脚踏实地的生存之道,耕好地,养好猪,同时要做一个在精神上有追求的明白人。”我曾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家里也有“耕读传家”匾额,可他对这四个字的含义茫然不解,不懂为何会有这匾额,也因之让我对这四字浮想联翩。此时,本文作者做了清爽明确的解答,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作者喜爱文字,自幼对文字情有独钟,因此,在他的笔下,小学生活也是开朗又美好,让人陶醉。“自从上了小学,过上了小学生的生活,以前的混沌岁月渐渐澄清起来,连同乡村的景色也一起清麗明朗起来,发现了乡村的美丽,天空的美丽,山冈田野的美丽,还有人间的美丽。不管天气晴朗还是下雨刮风,只要背上书包上学去,我都觉得乡村和日子是美丽的。我喜欢上了上学,喜欢当小学生。”同时,另一个虚幻的无限的文字世界也对他敞开了天宫之门:上学就好像赴一场美妙的约会,那对象就是会讲述美妙迷人故事的文字……童音响亮,震动着乡村宁静的空气,在树梢的绿叶丛里飘荡,在溪流的水面上低回。鸟儿飞过小学的草房屋顶,洒下它们快活的叫声。课本上的文字美丽,教室外的乡村美丽,一切都很美丽,连我们的童音自己听起来也很美丽。因此,我们的心情很舒畅……

《少年离开了故乡》,作者考上了初中,离开故乡,来到一个美丽繁华、景物风物很不同的地方,开始了中学生涯。作者喜爱读书上学,所以,他笔下的初中格外美丽,富有浪漫色彩,有桃园,有祠堂,有诗篇,保持了高雅超脱的气质和文化氛围,成为俗世里的一个奇迹。“这门楼实在是美丽极了,它有着整齐而古老的瓦脊和出檐。青瓦覆盖,瓦楞和瓦沟间长着青灰色的瓦松。最招人眼目的是两端的山墙,它高高地超越屋顶,突起三个相连的弧,中间高两边低,是云板形状,像夏天的云头,又像两只大耳朵;墙檐绘着好看的图案。门前又长着几棵高大的榆树和梧桐,掩映之下,门楼就成了一座神仙的楼阁。”不只景物美,老师也美,文雅而宁静:苏老师是位中年美人,明眸清澈,鼻梁挺直而秀气,跟人说话低柔温婉,微微含笑的模样,文雅又宁静。生机勃勃的菜园、古老的门楼、高大的榆树,住着苏老师和丈夫这一对喜欢宁静的人,这偏僻的角落便分外迷人。这角落是一幅画卷,也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在这里,作者见识了文字的深邃、苍茫和雄浑。我却在这里,更加领略到文字的美好与妙不可言。

在老师宿舍对《俄国文学史》五分钟的相遇里,知道了一代代俄罗斯作家,他们比山更高大,比河流更深远,比草原更广阔。他也认识到,作家是崇高的,他们是人类社会中极其优异的一群,对人类的精神和思想贡献是很大的,当然他们也获得了社会的尊敬和崇高的历史地位。因此,在那个时刻,作者明确了人生目标,就是从事写作,当个作家,走进这个广袤而美丽的天地。

在武昌东湖,在蛇山上的省图书馆,作者更是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语言那么欢畅那么甜美,读之,如痴如醉。站在古稀之年,从一个老作家的角度,怀想与评价那时的人与事,见解独特:“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凡人,伟大并不等于完美。一个人读书终生,专注于一个作家并不是很相宜的事,作家不是完人,而我毕竟也只是我们,没有哪一个伟大的人物是我们可以完全模仿的。模仿就是悲剧。读书还是广泛而杂些好,汲取的养分更丰富。”

菜肴与《史记》本风马牛不相及,它们之间并无逻辑因果关系,可它们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记,因之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犹如本书描写的所有的人事物之间,并无紧密关系,只因它们在他人生的某一段时期,某一个时间点,触动了他的心弦,它们是因作者而偶然相遇。从冬天到夏天,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仿佛经历了一场奇特的梦境……一切都古怪离奇,若梦若幻。

“举目远眺,小河在深秋宁静的平原上,在湛蓝高远的天空下,在脚下甩出一个优雅的大弯。堤下的河湾里是一片茂密的芦苇林,芦花茫茫,神秘而幽深,传来苇丛那边细微的流水声。我钻进稠密的芦苇丛,分开挡路的苇子,探着脚步向河边走,终于看见缓缓流动的幽深的河水。一只绿得发亮的翡翠鸟站在一枝芦苇上,芦苇弯下来,穗子垂在水上,像一根垂钓的鱼竿。鸟儿受了惊,展翅飞走了。耳边只有苇叶窸窣的呢喃和流水的微响。天空如宝石微微闪光。啊多么美丽的河湾……”后来,“我知道,当年那道河湾、那些古诗和自己内在的忧伤偶然相遇,共同酿造了当年使人陶醉的美;而今而后,这份美是不会重现了——因为河湾、读诗的人和现实都一去不返。”

《少年回到了故乡》,作者没有了书可读,于是想方设法去找书,就像是在沙漠里寻找绿荫。舅舅给了他一本词典,他如饥似渴,走进一个广阔的新天地:“词典并不枯燥,它们的笔画组合就是图画,它们的字根、部首、偏旁和组合形式使字词的意义变得生动形象,打开词典就是打开一个个丰富而独特的世界,我跟词典里的事物交谈,心灵进入一个辽阔的世界。那里水波荡漾,树木蓊郁,云雾缭绕,鸟飞兽走,其中有农夫耕作,渔人撒网,市井贸易,宫廷仪仗,沙场征战……不是故事,却胜似故事。每一个词语都引领我走进一个世界”。作者披露了自己对文字对写作的大爱和痴迷,对写作的追求贯穿于全书中。作者认识到,有时候,文字也是一种伤害。文学要描述表现真善美,应该告诉幼小的孩子们世界是的,人间是美好的,让孩子们为之向往,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应该以温暖的色调、美丽的画面、纯朴善良的情操影响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对人间的信赖。而不要急于灌输给他们世界和人世的另一面;简单的灌输不能奏效,一个人的思想或观点必须是他亲身经过、切身体验而后自然生成的。而这些都需要漫长的人生旅程、需要健全的心灵基础。小学校的课堂,只是一间塑造心灵的房间,而不是一座烧制思想陶器的窑。一切的文字编写者,如果你面对的是幼年的读者,你就有一种责任。文字也需要仁慈。“一切都有可能。一切我都能理解。人的命运那么复杂、诡谲和威严,人自己一半要挣扎,一半要服从。”

写作的经历,也让他懂得了如何看待世风和评价人类。“千百年来的人间,人心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坏。我们不要被那些天性恶劣的人遮蔽了眼睛而抱怨生活,既不要抱有多么美丽的幻想,也不要丧失了对人类的信心。……对一个痴迷写作的人来说,作文是一堂课。这堂课与他的命运紧紧相连,永无结束的时候。”

在《姑娘们》,作者主要描述自己的感情经历,披露了在感情方面的坎坷,描述了一些美丽善良的姑娘,表达了对美好感情的向往与追求,讲述的过程中,依然引申开去谈论本乡的人情世故、为人之道,以及流传本乡的经典传说。作者还以甜咸味道为触角,畅谈槐树畈的古往今昔、快乐的童年、乡村的滋味、变迁、风土人情、瓜果蔬菜、母亲箱子里的红糖、吹糖老虎的艺人、酒……似乎又是槐树畈的一部百科全书。

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回忆父亲,回忆父亲的青年时代,回忆父亲老迈病痛的晚年,回忆曾经与父亲的完美合作,回忆父亲超越平庸的渴望,巧妙地穿插日记中对父亲临终前的叙写,全方位地展示一位能干却命运多舛的父亲。日记中的父亲衰老颓唐,回忆中的父亲却精明能干,这种对比写法新颖而别致,同时也令人哀叹生命的无情。

婶娘也是一位对作者关怀备至、影响深远的亲人。作者用较大的篇幅来叙写这位半巫半医的女人,叹息“娘这一去,这一带乡下,很大的地域内,就再也没有传人了……人的一生也像一天,有早晨、中午、午后和黄昏。人的一生又像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谁都有自己生命的春天,有朝霞满天、鲜花盛开的早晨。我的娘也曾有过。而今,她走完了自己的四季或一日。”此时,一种凄凉的美隐隐环绕在字里行间,使人读之,不禁悲从中来。

本书文字优美雅致,标题语气平易亲昵,别有一番趣味:心,一直跳,一直跳;有个姑娘叫季三儿;这个姑娘叫春枝;一个姑娘不知名;又一个姑娘不知名;一道河湾,另一道河湾;五分钟的相遇;忽然见到个老马同志;祠堂、桃花和诗篇;门楼上的幻影……

作者顺理成章地描述槐树畈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独立成篇,是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散文,连续起来又前后呼应,成为涉猎广泛气势恢宏的长篇散文。颇似一部百科全书,还带有小说的味道,散发出神秘和古老的气息,使文章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天马行空,在深厚的基础上,在语言、文字、构思、内涵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上,作者激情澎湃,尽情挥洒。“赶不上就不赶,我索性甩开那些束缚,放开写眼前的村庄,写荷塘,写春天里紫云英盛开的田野,写雨后处处流水的稻田”,“有话题没中心,有边界没壁壘,一篇之内,随之所兴,让文字一如生活本身”,这也是作者本书的写作态度,他也完满地实现了。

看得出,为写作此书,作者花费了很多精力,查阅、积累了大量的史料,思维严谨,视野开阔,描述分析人、事、物,放在宽广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下。以人、事、物为依托,却又不拘泥于此,以小见大,使渺小的人物荡气回肠,让平凡的人物跌宕起伏,折射出深刻的内蕴,赋予本书以极美的韵致。作者试图找回那旧时的光影,重温那逝去的故土情感。然而,曾经的一切如今都消隐于时代前行的烟尘里,那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一个玄远的梦幻,一切都消失在时间中,永无重现的可能……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水利局)

猜你喜欢
文字美丽
The windmill trend
打乱的文字
美丽的夜晚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