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超越及价值

2022-04-02 14:33姜慧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价值

姜慧博

摘 要: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却是鲜少被探及和讨论的领域。文章从缘起、历史超越性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简要的回望和梳理。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脉络,爬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人的生命的讨论对马克思生命哲学的启发和影响。以此为源头,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性”为基底的生命哲学架构,实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性考量,从而从三个方面打开了人的生命的“双重维度”。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启发人们提高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重视生命教育,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生命哲学;理论缘起;历史超越性;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1.011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1-0060-06

自古以来,人们对生命的探索从未止息。可以说,无论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甚至无论社会形态的如何变迁,都试图对这一命题的探索穷尽所有,并给予一定的科学解答,实现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所向。但就算穷尽所有的理论学说、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导向,也未能有效达到完美的诠释。然而,马克思虽未将人的生命哲学理论相对独立性的进行展开,但却将“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点贯穿于整个哲学思想始终,突破了传统哲学对生命问题的追本溯源,拓展了对生命哲学思想的深度查究,重构了生命哲学思想的理论图景,进而不断促使人实现生命本真的复归,达到生命意义的完美诠释。

一、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理论缘起

哲学的核心是指向人的,坚持“以人为本”为基点来研究人,是对人的生命范畴、生命实践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入挖掘。诚然,追溯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产生根源,必然也有其意义深远的渊源所在。根据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产生的根源,可以从西方繁盛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去找寻,寻找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探索马克思对人的生命内涵、生命实践以及生命价值的实践反思,挖掘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精髓要义,努力为解决人的生命的当代危机提供重要的现实启示,以此实现对人的生命的无限拓展与超越。

1.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生命的理性思辨

康德的“理性生命的二元分论”。众所周知,经验论与唯理論是近代欧洲哲学两大古老的传统,且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康德以折中形式调和了二者的对立,他以“二元分立”作为哲学基础,把世界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认为人所能把握的对象只能是现象界,而物自体是人不可认知的本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康德看来,人的认识范围仅限于此岸的现象,对彼岸的本体是充满不可估量的无力感的,若是以有限的现象去认识物自体必将导致二律背反,即同一对象用两种不同的认知系统去解释,必然导致两个同时成立却又相互矛盾的结论。

康德的生命哲学也在“二元分立”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实质就是把生命存在与生命实现进行分立,虽然他的生命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解释,但是他并未回答人的生命如何在现实的实践生活中的实现问题,对生命的认知也仅限于对生命表象的认知,未能触及到生命本体的实质性探索。所以,康德只能将自由放在与上帝平等的地位与高度来阐释生命所追求的道德制高点。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提出“绝对精神”概念作为统领哲学的逻辑范畴,依托辩证法来隐喻对生命思想的思辨,实现生命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扬弃,并确证对生命整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整性。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明确了对生命的基本定义:“生命乃是自身发展着的、消解其发展过程的、并且在这种运动中简单地保持着自身的整体。”[1]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王国里,生命逻辑被认定为一个精神环游的过程,生命开始于理念个体,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完成对生命的扬弃,最终又回到“绝对生命”的理念之中。

黑格尔的“精神”生命虽然饱受诟病,但其所包含的自我反思、自我运动、自我和谐却不曾被世人所熟知,正如黑格尔指出:“生命是整个对立面的结合,而不单纯是概念和实在这种对立面的结合。只要内在的东西和外在的东西、原因和结果、目的和手段、主观性和客观性等等是同一个东西,就会有生命。”。[2]这是黑格尔辩证生命思想的合理部分,恩格斯曾对此加以肯定,并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辩证运动。

费尔巴哈作为继康德、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在探讨生命哲学问题上,从理性的“相对面”出发,即从“感性”之中去寻找。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的人、感性的人,人在自然界中是高级的存在物,自然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那么,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向延伸开去,“生命”就是自然主义的,人作为“自然界最高级的生命”,人与自然存在着高度的统一,因而也就对生命持有自然生命观。从这一维度来讲,费尔巴哈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自然界的高度关注与德国思辨哲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显然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是进步的。然而,费尔巴哈对自然有着过分的执着,在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程度的同时,却忽略了人的“自为性”“社会性”的本质,造成了人的生命仅仅地被束缚在自然之中,未能真正了解什么是人的生命本质,这也就忽视了对人的生命的自为性、社会性等本质的考量。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生命异化的批判认知

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理论中谈到了工人生命。他认为,工人生命受到劳动的奴役,工人在劳动中无法获得对生命的尊重,反而却要受到劳动的压迫,成为被奴役的对象。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通过劳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工人必须依靠劳动来获得生活。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带给工人什么特别的益处,反而会因社会衰落而加重它们的苦难。工人的如此状况,亚当·斯密看在眼里,对他们的同情油然而生。然而,他看待工人生命的视角和立场,仍然离不开资产阶级,仍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这在伦理上固然值得肯定,却仍无法调和资产阶级内部的固有矛盾和必然,解决工人生命被奴役的现象,这使得他的理论建构只能是空中楼阁,于现实无解。gzslib202204021433

李嘉图穷其一生都是在为资产阶级进行辩护的,他看到了因异化劳动而导致的工人生命的异化,但是他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并未对工人的悲惨命运感到同情。李嘉图认为:“成为生产工人,这是一种不幸。生产工人是生产他人的财富的工人。”[3]但李嘉图对工人的苦难境遇是没有同情的,他认为不为资产阶级生产剩余价值的工人就是一种累赘。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生命哲学的抽象人性论

圣西门在宗教视域下观照穷苦生命,他在《基督教中》一书中,意欲凭借新基督教的学说引导无产阶级来摆脱现存的生活状况,他寄希望建立一个道德至上的且超过基督教的信仰体系,虽然他对被奴役的工人阶级的生命是同情的,但是他却向宗教寻求解药,企图为丑恶的现实披上神圣的外衣,他并没有将考察直接深入到现实社会活动,没有触及人的现实生命,更没有探及人的本质属性,更不用说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困境的路径。圣西门的学说,只能说是一种美好期待下的道德约束。

傅立叶试图凭借情欲引力理论解脱贫苦生命。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困境,人生命的异化也是其结果之一,并且这种制度无法完成自身的优化,以达到理想的和谐。所以,傅立叶对文明制度持有巨大的怀疑态度,他将矛头直指无法摆脱弊端的制度,他认为,现存的世界无法解决人的生命及生命处境,它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人的头脑,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学说——“情欲引力理论”应运而生。在这一理论中,他将情欲分为感官的、依恋的、使机构发动起来的这样三类。他们的源头并非现实以及现实中的实践活动,而是对头脑中的抽象反应。傅立叶还认为,只有在这三类情欲互动共生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社会及人性的双重和谐,人的生命才能得以解脱。显然,傅立叶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指出了人的生命被奴役的异化现象,但是他的理论彻底脱离了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矛盾性。

二、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历史超越性

马克思从生命的存在方式以及活动方式出发,在实践视阈下探究现实中的人的生命,超越了西方传统生命哲学的生命观,为当代生命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一条更为科学的研究道路,诠释了生命观的价值与意义,为人性的完整复归找寻了一条科学的康庄大道。

1.人的生命的现实性考量

人类对生命的探索从古至今未曾停息过,在西方传统哲学思想中,诞生了诸多有关生命的思想,这些思想大多都以“抽象性”为主,如康德的二元分立生命观、费尔巴哈自然生命观、法国的空想生命观等,这些哲学思想匮乏对生命哲学思想的根本性问题的探讨,故生成了较为鲜明的抽象性、单一性的“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等的解答,未能从根本上消弭人的生命困境问题。相反,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出发,去探索对人的生命的范畴、实践、价值等方面,替代了西方传统哲学的“抽象的人”“感性的人”的认知,垦凿了人的本质、属性以及特点,实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指归。

人是“感性活动”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尤其是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认识。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感性的人”,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感性活动是构成这个现实感性世界的要素,“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批判了他对“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片面理解。费尔巴哈以及费尔巴哈之前的哲学家都只看到了人本身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只是出于人的感性的、片面性、孤立的角度去理解,而未能把人放到历史社会活动的范畴中,把整个人类历史演进的主体看做是人的功勞,只有人才能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诚然,马克思正是从这一向度出发,认为人首先是现实中的人,其次人是实践活动中的人,在此过程中,人的需求得以满足,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在这样的逻辑主线,一个从事感性活动的人的形象得以塑造和呈现。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就说明了人是从事感性活动人,这是作为人存在的前提,从事感性活动的人也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同时,这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由于他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人的生命旨归仅是放在抽象的思维之中,而对人的认识也仅是自然生命观,使得他对现实的社会中的一切人及生命都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就意味着,人与动物在“社会关系”的本质上未能体现出人的社会性,而社会性却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这是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认知问题的指向,要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总和中去认识人、了解人,使得人的生命存在具有完整意义。显然,这也就确证了马克思对生命哲学的解答是科学的、合理的,指出人具有双重属性,在这双重属性之中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生命就是自然与社会的总和,所以现实中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生命的探索应当放在现实的社会之中,用人超越动物的特质来评判人的本质,使得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中不断延伸人的生命广度,进而丰富人的生命特性。

人的生命本质是实践性。人之为人,根源在于只有人才将“感性活动”作为人的生命基础,人是实践中的人,实践是人为了实现目的而展开的特有的存在方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5]由此可见,马克思从这几个方面都在证明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在进行生产自我生命之时必然要通过实践劳动,这种劳动既包括从自然界中获取人所必须的基本需求,也包括在现实社会交往之中的社会关系。所以,人必然是在现实中参与实践的人,这种依靠实践活动来获取生命生产就是人的生命表现,也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对自我生命的生成与超越。

人是见证一切历史衍行的主体。马克思认为,人是从事感性活动的人,这种“人”的前提虽然是感性的,但是他一定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这就意味着人的生命内容必须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完成,而要想实现人的生命本性也只能在历史性的感性活动中,把人看做是在历史中生成的人,这是对人的生命的科学认知。从事感性活动的人,一定是历史的生成,人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唯一存在物,人凭借生命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完成对自我生命的实现以及超越。gzslib202204021433

作为人来讲,人具有感性生命、社会生命、历史生命、实践生命这四种生命的统一,马克思正是从现实中的人出发,对现实性中的这四种生命进行了详实阐述,批判了西方传统哲学对人的抽象性、片面性以及单极化的认知,把人排除在一切具体事物之外,实现了对人的“现实性”的肯定,为我们能够正确认知人的生命哲学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理论范式。

2.人的生命的“双重维度”

作为“人”来讲,生命有着极其独特的本性,这种本性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也同样促使着人不断超越现实。在马克思以前的西方传统哲学家,在阐述人的生命的时候总是喜欢用“物种思维”来解读与诠释,而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才逐渐打破这种既定的、单一的、封闭的思维理念,破除以“物种思维”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人的生命。马克思从实践哲学出发,以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以及活动方式来判定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全面地理解人的生命及本性,促使人的生命不断超越自然本身的属性,引领着人走向超现实的发展形态。

人是“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马克思哲学之所以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主要在于它从现实中的实际出发,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做了科學解答。西方传统哲学家在探索人的生命哲学时,往往只看到生命的单一属性。例如:一是,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认为人与动物的生命是无差别的“自然的人”,即自然属性;二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看到了人的理性和精神性,认为人是“精神的人”。这二者就其对人的生命认知而言陷入抽象性、片面性、单极化的弊端,忽视了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考量。人生来固有自然属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人仅是“自然存在物”的这一观点却太过于狭隘,甚至是有失偏颇,人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这是经过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所总结出来的。而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弊端,把人的生命从“单一维度”中给解脱出来,建构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双重维度”的现实考量。一方面,对“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6]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以及阐明了自然界对人的生命范畴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是仅指人是社会存在物,只具有社会属性,而是人作为沟通自然与社会的中介,是“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人是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双重属性的结合,在这一点上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生命的正确认知以及科学性的探索。

人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结合存在物。作为人的来讲,西方传统哲学生命观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只具有“种生命本质”,而忽视了对人的“类生命本质”的认知。在此维度上,马克思批判了西方传统哲学的浅薄认知,马克思曾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7]

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者、承担者,首先具有与动物一样的自然生命,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人也包括肉体结构、自我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或活动,这就说明了物质基础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前提,也是人的自然本质。其次,“种生命”本质只是人的自然层面,人之为人是因为人具有超越动物的“种生命”本质之外的“类生命”本质,因为只有人才能够从事实践活动,凭借“对象化活动”在人与对象之间建构一种“否定性统一关系”的生命本质。最后,马克思还曾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它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而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8]人的“类生命”本质的特性在于,人并不局限于“种生命”的物种属性,而是除人之外与其他物种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广泛联系,依靠劳动实践投身到现实的一切交往活动中。由此可见,人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结合,人不仅要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同时也必须在遵守“社会法则”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活动。所以,人在这一向度上具有双重维度旨向,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结合存在物。

“自在生命”本性与“自为生命”本性的统一。人与动物的“种生命”一样都是自然赋予的。所以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即人也可以是“自在生命”。人在本性上超越了动物层面的“种生命”,这是人独有的“类生命”,所以也可称为“自为生命”。从马克思对人的生命本质的分析看,人的内在本质是由“种生命”和“类生命”相结合构成的“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这就意味着人的“种生命”本质使人具有“自在生命本性”,“类生命”本质使人具有“自为生命本性”,这种本性揭示了人具有双重维度的本质。马克思认为的“自在生命本性”旨在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存、需求、生殖等方面,这是由人的先天所决定的,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没有任何差别。而“自为生命本性”是人开展的对象化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等本质内容的探寻,包括劳动、生产、实践等内容,这种“自为生命本性”是后天的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体现了人的创造性。所以,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也就指明了人也具有“自在生命本性”与“自为生命本性”的双重生命本质,这二者在人的内在方面是统一的逻辑关系。

马克思对人的生命认知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形式逻辑”的生命观,按照“人的方式”为前提来把握对人的生命探索的双重考量,揭示了人的生命的“双重生命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双重生命本质”以及“双重生命本性”,推动了人的生命这一范式的历史性变革与超越,实现了人的生命的两重化、多极化,超越了生命本身的特定内涵,实现了人性的复归。

三、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

1.变革思维方式:确立“实践论思维”的反思方式gzslib202204021433

马克思生命哲學思想对人的生命理解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思考和理解,这些根本的不同在于对哲学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马克思在人的生命的方法论上做出的的重大变革与突破。西方传统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其生成路径是以传统社会中的人的生存及活动方式为基础,本质是“人的依赖关系”,而用这种思维方式来反思人的生命,必然会导致陷入用“物种思维”来理解人的生命,使之用“形式逻辑”来把握人的本质,同时产生用“抽象的人”来替代“现实的人”的抽象观念。

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对人的生命本质抽象性、单极化的理解,“非人化”的生命认识由此产生。而马克思在分析西方传统哲学局限性的基础上,抓住了“实践”以及“实践观点”,并将其提升到哲学思维方式的高度,实现了哲学的实质性变革。这种哲学思维方式,也是马克思用以思考人的生命问题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理解人的生命的思维方式必须符合生命本性,而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生命本质的现实性规定。这么看来运用实践观点能够全面把握对人的生命及生命本质,必须坚持用“现实的生命认知原则”与“超越的生命理解原则”统一的方式来阐释人的生命的范畴、实践以及价值。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用“双重思维”“多重思维”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论,实现以人的“自然存在物”为前提与以“社会存在物”为社会特性的思维方式,坚持以“种生命”与“类生命”为人的生命本质的思维方式,坚持以人的“自在生命本性”的必然本性与“自为生命本性”的应然本性的思维方式。所以,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变革了传统本体论的认知,替代了传统“物化思维”“形式逻辑”的生命哲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了人的生命及本质的历史性变革。

2.开创人的生命的实践生成原则

马克思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本质性差别,造成了对人的生命的探索性认知实现了一定的范式变革,即从“本质先在原则”向“实践生成原则”的历史转变。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西方传统哲学以“本体论”为主,而马克思则认为,首先,人的生命是具有“双重生命本质”的“双重生命存在”,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就超越西方传统哲学对生命本身是“抽象的人”的理解。其次,马克思对生命存在的解释,使其发现了人是现实社会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完成生命的过程是由现实的人、现实的活动以及现实的生命一起组成的,而不是像西方传统哲学认知的生命存在是某种“理性存在”或“不能直觉”。最后,马克思认为生命完成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涵盖着生命的生成与完成,并在实现生命过程中彰显着人类无穷无尽的创造性,而这也区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因为人的活动一定是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并在这种活动中不断见证历史的演进与变迁。而西方传统哲学则认为生命过程则是以“纯粹的实践”“真正的自我”为前提,虽然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却脱离了人的现实中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活动所产生的一切关于人的社会关系。

3.消弭人的生命异化的指归

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了生命异化现象的新形式,生成了新时代的极端世俗的物化主义、极端超越的理想主义以及价值观念极度扭曲的拜金主义等生命异化,这些都使人背离了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使人逐渐丧失了生命的完整性而沦为碎片化、单向度的人,造成现代社会人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以及获得感的虚无化。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呈现出碎片化、抽象化以及单一化的趋势,最为严重的现状是对生命的冷漠、轻视,以及娱乐生命等“佛系化”的人生。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具有广泛的深度张力,马克思虽未将生命哲学相对独立地展开,但却内含在人学理论的整体叙述中,关注人的生命范畴、实践以及价值,将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作为整个哲学体系的逻辑理路,促使人们加强对生命的正确认知,助于人们对生命进行深刻反思,通过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对生命的广度与境界的认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超越,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

4.弥补人的生命观教育的缺失问题

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范式,形成了对人的整体性生命的探索,有着更加广泛的生动感、意义感。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有效地回应了当代人的生命教育的缺失问题,这不仅与传统教育的做法实现了相互契合,而且也为人的生命价值旨意提供了相应的支撑,帮助人们有效把握和理解对生命内涵的认识,健全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从而,使人们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以及感恩生命,逐步提升生命层次和深度境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消除生命异化的现象,最终走向“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M].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58.

[2] 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7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6.

[4][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6,81.

[5][7][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2-53,54,5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1.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