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10+30”教学模式下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2022-04-02 22:05王文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自学教师应

王文玉

摘要:“10+30”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10分钟精讲,并适时予以点拨引导,剩余30分钟以学生的自学、合作、展示、探究和体验为主,以生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后进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需要教师积极采取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新的教学模式对后进生的消极影响,并且帮助后进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10+30”教学模式 学困生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也就是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重要内容。实践证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开拓学生参与性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观念,迎合新的教育理念,积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开展生本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在学习生活中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激励,与学生平等地探讨和交流,创设一种自由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10+30”课堂教学模式就是由此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0+30”教学模式,即课堂4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用10分钟精讲,并适时予以点拨引导,其余30分钟让学生用以自学、合作、展示、探究和体验,最大限度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在“10+30”课堂教学模式下,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困生无法应对自学过程中的种种开放性探究,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不易形成个性的自悟感悟和过程体验,很难获得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生本课堂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呢?还需我们在具体事件中加以研究。

一、“10+30”教学模式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困生往往缺乏好的自学方式或自学习惯

学困生在智力因素、内驱力或家庭习惯培养等多方面因素欠缺的影响下,长期难以形成好的自学方式或自学习惯,由此导致基础知识缺漏多,难以巩固,随着时间推移、年级升高,学习难度、心理困难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很难在“10+30”课堂教学模式中获得好的学习成果,甚至会因为缺乏教师的详细讲解而导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欠缺。

(二)学困生很难在合作探究中建立主体地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很难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往往只能被动、消极的居于旁听从属地位。这样的模式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很不平等的,教师也很难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困生的综合素质。

二、如何应对学困生在“10+30”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为其构建合理的学习策略

(一)引导学困生建立合适的自学方式和自学习惯

教师在引导学困生时,教学目标要下移。根据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降低其达成目标的难度,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构建或完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务必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引导学困生掌握适合他们的、简洁、直接的自学方式。针对学困生的较差的自学习惯,就要求教师紧跟勤管,充分发挥耐心与责任心,让后进生在长期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困生的合作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分组,安排每一小组的成员各司其职,负责不同的学习内容,学困生可负责组内相对较为简单的内容,并且教师应指导小组成员带动学困生积极参与,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发挥空间,用这样的方式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参与感,逐渐培养合作意识,让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三)训练学困生的学习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漁,教师在教导学困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困生的学习技能。

1.让学困生学会预习方法。教师要要求学困生在新课程讲解之前,养成预习的习惯。认真阅读教材,在预习的过程中,记住自己难以理解的部分,带着疑问等待老师授课。

2.教导学困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规律。教师可引导学困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规律,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明白应该先把握哪个点再把握哪个点,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

3.要让学困生善于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善于或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即建立自己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鼓励并耐心答疑,逐步建立与学困生之间的信任感。

三、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才能让他们融入课堂

(一)让学困生建立成功的体验感,增强自信心

首先要因材施教,在不同阶段,给学困生制定合适的的学习目标,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都略高于上一阶段,推动其一步步完成目标,并逐步接近最终目标,以此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斗志。同时,教师应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不局限于用分数来评定学生成绩,适时给予后进生鼓励安慰和夸奖,增强其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以此来推动学困生的长足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

相比优等生,学困生更加需要教师悉心的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极大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孩子们来说,与老师的情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动力,因此,教师不应对后进生有厌烦感,而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关心和爱,用理解和尊重来让后进生增强信心,获得学习的喜悦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或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让后进生也觉得学习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激发求知欲,进而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虽然“10+30”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后进生有着种种弊端,但如果能积极关注后进生的发展,使其落后的状态得到改善,逐步参与到课堂当中来,相信新的教学模式也能为后进生带来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自学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