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城乡差异“围城”之思辨

2022-04-02 21:47吕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城乡差异围城文化

吕艳

摘要: 城乡差异化是我们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专家、老师对这个话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与简介,笔者根据自身的多年的而教育教学工作感觉到城乡差异化其实就是一个人心中的一个“围墙”,城里的有城里教育的好与烦恼,农村也有农村教育的种种如意与不如意,其实如果能换种思维的方式,跳出人心之“围墙”,笔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才能有更好的“定位”與“希冀”。

关键词:围城;城乡差异;教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2-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他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围城》这本书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围城中的人想突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相比较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现在也是如这样的一个“围城”,只不过差别在于不是婚姻的感悟,而是教学的感悟:城里的想着乡下的学生应该不会那么要求高,乡下的想着城里的孩子应该好教多了。这一切的一切无非源于既定存在的“城乡差别”。

那何为城乡差别?我想无非有以下几点:1、生源。城里的孩子基本来自当地的孩子,即使不是当地的也肯定得是有住房且长居的。因为家庭条件稍高,工作条件稍好,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而乡村孩子基本是由当地的与外来的学生对半分,目前向我们学校的比例应该已经是对半分了,因为很多家长工作比较辛苦,故对孩子的学业要求不能兼顾到位。2、文化。城里的家长因为相对文化水平稍高,故更能自我优化信息知识的输入与储备,从而也更能辅助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更能适应多元化教育水平的发展。3、原生态教育理念。因为相对来讲城里家长家庭本身来源于比较注重家庭教育理念的家庭,故相比较农村家长更能注重目前自己的小家庭的经营,也更能给下一代更好的灌输好文化知识的传递工作。才能对以后的城乡教育有更多的希冀:

一、教育大环境会更“人性化”。

教育是立国之本 。教育是不可缺的,教育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权力,教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直观可见,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二、学校管理会更“务实化”。

1、学校——多“舍”。

凡是与教学无关的事或者影响教学的活动每个学期只能保证1-2个,其余的该舍的要舍掉,每个部门开学初就把大型活动上报,其余的未上报的或者临时压下的任务只能尽量在小范围内消化,让老师、学生的内心能“静”下来,想想、做做,其实简单的生活也许才能让生活变得不简单,才有时间内省与顿悟!

2、教务处——多“硬”。

凡是教务处制定的条例教务处要求一定要“硬”,该坚守的要坚守,该查的要查,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扣的要扣。(扣不是目的,但是有时也是一个好的手段)

3、年级部——多“实”。

年级部的工作是全校的重心,年级部工作搞好了那么整体的学校水平才能有提升,建议每个年级部的工作必须量化且有达成。每个年级部可以根据年级部特点而有创新举措,但是大规范必须一致,以免老师之间、年级组之间因为规范不一而无法均衡对比。

4、班级——多“比”

班级的比较可能目前仅仅停留考试的对比,更多要贯穿平时,对给学生表扬与评价,建议学校教务处要多点方法去激励与表扬学生。

5、教师——多“学”。

老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教师“”好学”学生才会“跟学”,要惠及他人,凡是重要学习活动之后,利用校会该汇报的汇报,该上课的上课,靠外围的学毕竟不是长远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多能在学校内“引领”的人。

6、学生——多“怕”。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年级、班级都要有规范条例,只有学生知道守则了他们才能守责,学校德育处的各项检查工作要“严查”,该处分的处分、该通报的通报、该谈话的谈话,成长得道路上也是需要知道什么是要“怕”的,我想这也是我们要孩子学会的做人方式。

三、年级管理会更“创新化”

1、年级部工作——走“稳”

年级部统一达成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个人素养,把常规作为抓手,让学生学会文明,学会做人,从而学会学习,要知道,只有增强学生的“内驱动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变学生、改变年级部、改变质量。

2、班级工作——走“心”

班级是一个教育的核心,班级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年级,乃至全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每个班级的管理都必须严谨有序,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走心”管理,心之向往则成功之归属!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是“陪伴”+“严谨”,建议每个班主任要按照德育处的要求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坚守好夕会、主题班会等教育阵地。

3、老师——走“新”

教师的职业是一辈子的职业,学生新的,老师旧的,老师如果不能一成不变,老师们要研究,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走走新的有意义的路。

4、学生——走“动”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静悄悄”的革命,也需要让学生的内心“动”起来才行,只有心动了才能行动,要让学生多“露脸”,如家校活动、学生大会、班级文化墙、主题班会等活动都要让学生出来讲,该表彰的要大张旗鼓的表彰,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孩子们才会看到自己有多“能”。

陶行知先生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要像树木一样,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让我们跳出心中的“围城”去寻求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自由”吧!

参考文献

[1]湖南农机:《城乡教育差距分析》第37卷第4期.学术。  华东师范大学 紧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2]百度文库:高校与高等教育 《浅析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5]叶澜等著《教师主角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四川教育出版社:《陶行知全集》  作者:方明主编

猜你喜欢
城乡差异围城文化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社交电商的“围城”
谁远谁近?
基于公平视角的城乡学前教育差异分析
基于教育公平的音乐教育城乡差异调查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