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常见问题及策略

2022-04-02 21:47廖玲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廖玲玲

摘要:在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环节中,问题解决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一个难题。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整体上巧妙优化设计题目,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积极利用數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全面通过专项训练等教学措施,切实有效克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保障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全面增强,保障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2-

引言

数学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存在的,并凭借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逐渐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首要位置,成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跳板。为了日后以更加严谨的数学思维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更应该把握好这一能力形成、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借助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重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优化教育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题目理解能力的不足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读懂题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题目常常会设置一些模糊变量,学生要做的就是从题目中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式,辨别正确的变量,所以学生要理解题目,不光光是从题目里找数。而有些学生不愿去思考,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生活经验不够

小学生受年龄等现实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没有较为充分的生活经验。数学是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各种问题解决几乎均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经常会在读题时陷入理解误区,这也是造成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数学语言为生活语言

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材上的许多知识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真实的案例。所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结合生活实际,更为直接地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单价”“总价”“数量”的问题解决时,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先做课前调查:回家和家人逛超市买商品,把购物小票拿来学校。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交流自己买东西的过程,拿着购物小票向同学们介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什么是数量,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总价。让同学们共同探索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与学生生活较为贴切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想解决问题的心理,让教师能顺利导入教学内容。可见,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数学语言为生活语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解题方法的渗透

教材中有七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转化。列表法适用于解决“信息复杂、关系模糊”的问题,比如甲校买8个排球,5个篮球,共用415元,乙校买同样的4个排球,5个篮球,共用295元。求买一个排球需要多少钱?画图法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比如路程问题。列举法适用于一些不太复杂,又可以通过一一列举答案的问题解决题型。比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铅笔各一支,从中选用2种颜色的铅笔。一共可以有多少种选法?倒推法主要用于解决从题目结果,根据数学信息一步一步地进行逆向推理。比如某数加上9后,再乘以9,然后减去9,最后再除以9,得9。问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对学生来说,比较常用的是列表、画图、列举、倒推,而另外三种方法较少应用,所以需要进行一定的强化和练习。我们除了要注重策略本身外,更要注重学生对这种策略的运用能力,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去,让学生有这种意识,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三)注重审题习惯,提升数学能力

问题解决的关键之一是审题,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以一年级下册课本第49页练一练中第五题为例,班级同学在进行排队,小明提出站在他的前面有6个人,站在他后面有18个人,要求在这个队伍中总共有多少人。教师在进行此题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解读题目,归纳出题目的要点。许多学生在计算这道题时,很容易简单地进行“6+18”的运算,而忽略了小明也是队伍中的一人。而这个容易忽略的点就是正确解答题目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学生解答这道题时,可以让学生圈出题目中的“我”字,“6人”与“18人”,并在本子上进行绘制,以“我”为基准,画出前面站着的同学人数和后面同学的人数,并在最后把画在图上的人数进行相加,从而得出题目的正确答案为“6+18+1=25”。如果学生在进行审题的时候,忽略了题目的“我”字,只看到“6人”和“18人”,在进行解答时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对题目中的关键处进行标记,了解本道题的解答方向,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正确率。

(四)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将生活中各种问题借助于数学符号的形式来阐释,在这样的要求下,广大教师应借助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思考能力。针对抽象程度较高的问题解决时,可以选择更为直观的方式来表明相应的数学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符号化表达。在全面借助数学思维优势的过程中,通过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面开展优化问题解决设计的实践中,应全面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全面保障落实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终极目标,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结束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少问题解决都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才能解答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解决难题,并且让学生多动脑寻找多种解决方案,从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答思路,同时减少死记硬背带来的弊端。另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整理自己做错的题目,反思自己做错的原因,避免重复出错,不断提升问题解决的解题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张正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探讨[J].小学教师,2016,(09):36-37.

[2]杨艺辉.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情境创设方法[J].学苑教育,2015,(08):2-2.

[3]郭玉妃.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初探 .新课程导学,2011(1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