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笔墨在山水画写生中的运用

2022-04-03 02:02袁封娟
文化产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画笔墨山水画

袁封娟

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画中蕴含的笔墨精神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与凝聚,是传统文化最为灿烂的瑰宝。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艺术的传入,中国传统笔墨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笔墨传统”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继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粹。因此,文章通过对传统笔墨在山水画写生中的运用展开研究,揭示山水画中蕴含的笔墨精神,推动我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隋朝、唐朝、两宋、元朝以及明清时期这几个阶段。在不同时期,中国山水画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历经一千多年的漫长发展,中国山水画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笔墨体系。

在隋朝时期,中国山水画最早出现在人物画的背景中,最初它并未完全独立出来,这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画作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在隋朝时期绘画以描写贵族生活为主,其绘画特点也呈现出“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山水画作为描绘人物的背景,更加强调山水与人物的比例,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山水画逐渐与人物相脱离,真正开始独立。迄今为止,在中国,能够找到的最早的独幅山水画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从画作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山水画用笔较为单调,构图也相对简单,而且是有线无墨,如图1所示。

在唐朝时期,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初唐、盛唐及晚唐三个阶段。初唐时期,山水画依然延续了隋朝时期的细密风格,但是绘画特点逐渐由宗教特色转向世俗化,在这一时期设色和水墨形式初现[ 1 ]。此外,在初唐时期,阎立本在绘画方面设色奇特,描法变化多端,用笔细密精致,绘画风格极富表现力,这也为盛唐绘画风奠定了基础;盛唐时期中国不仅在经济方面空前繁盛,同时在文化、绘画等诸多领域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山水画真正独立出来,著名画家有吴道子、李昭道等人,泼墨山水画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到了晚唐时期,盛唐的繁华逐渐落幕,五代时期战乱开始出现,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转变,渴望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几分内心的安宁,绘画题材逐渐以自然景物为主。在这一时期,山水画中笔墨技巧的应用更加娴熟,表现也更加丰富。

两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自宋太宗赵光胤起,各朝皇帝几乎都对书画有着极大的兴趣喜好,这也推动了中国绘画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山水画历经唐五代画家的探索发展,技法逐渐完善,到了宋代山水画主要以水墨、淡彩为主流,山水画在宋朝时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北宋前期、宋徽宗时期、南宋前期以及南宋后期。北宋前期以李成、范宽为代表,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李成更是开启了横向构图的先河,善用淡墨表现丰富的层次和虚无空旷的空间,善作平远山水,将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寄于画作中。范成所作山水画擅长以顶天立地的章法凸显气势雄伟的形态,同时以碎而坚实的笔墨展现出山石的质感,呈现出壮美的精神;宋徽宗时期,绘画创作空前繁盛,代表人物有张择端、王希孟等;南宋时期,代表人物有李唐、刘松年等。这一时期山水画特点是以斧劈皴为主,呈现出苍劲的笔路,同时体现出山水恬淡雅致的品格;南宋后期,代表人物有马远等,马远山水取法李唐,皴法硬朗,笔力强劲。可以说,山水画的笔墨体系在宋代基本形成。

元朝时期,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中国经济、文化呈现出倒退的趋势。同时,由于元代人崇尚武术,因此,在这一时期画家地位也一落千丈,在山水画中,画家将个人情感寄于山水,绘画风格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强调以意境入画,更多的是表现人与自然的情意。

明清时期,明代山水画风格多样,门派众多,山水画坛呈现出兴旺的景象,但是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创新不足,主要是临摹前人筆墨,在借鉴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来从事自己的艺术实践。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并无大的发展。

传统笔墨对山水画写生的作用

纵观古今著名山水画家,不仅拥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而且能独抒己见。他们在学习传统笔墨精华的同时,体验生活并灵活运用传统笔墨,对山水画笔墨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历经上千年积累而成的笔墨传统,是无数个名家在观察自然、表现自然中积累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笔墨发展脉络,是学习山水画写生笔墨的宝库。

中国山水画主要以水墨为主,水墨一词在上个世纪已经出现,并且流行了一段时间,这与中国山水画的玄学思想背景有很大的关联。笔墨已然超出了技巧层面,其目的是表达作画者的情感和精神,能够直接反映出作画者的人格修炼。

中国传统文学中,儒家、佛家和道家中的观念对水墨画与山水画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三大宗教思想都十分注重“静”。黑色代表深沉与静默,山水画中使用的色彩中,属黑色最有静感。第一,道家《老子》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黑色是深不可测的,而深不可测即为玄。将黑称作玄,则增加了一层析学的意味。老子用玄来形容深奥哲理,体现出远古尚黑的理念。道家尚“玄”,讲究恬淡修养,将绚烂多彩归于墨色平淡,是中国画精神方面的升华。第二,禅宗注重“无相”,顾忌“著相”。无相并非没有相,而是用单一化的墨色来展示物象,却又不完全相似。著相即用色彩来描写万物色相,更加逼真。第三,儒家《山水诀》认为水墨画是用后天之力达到先天之境,秉承了儒家经典《易传》中的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一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交替是根本规律,水墨的两级色彩与自然规律相符。黑象征沉稳庄严,与白相对,共同形成色彩的两级。中国人崇尚黑色,中国人生来是黑头发、黑眼睛。因此对黑非常敏感,认为黑有着通神功能,从而推理出天地运行规律,产生了阴阳学说。由黑及白,这一艺术辩证法是山水画笔墨传统的着眼点,笔墨能够将中国艺术更加纯粹地表达出来。山水画笔墨传统是由艺术修养较高的画家与文化修养较高的道士创造而成的,精通儒佛道的人们将这些思想与绘画观念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笔墨传统[ 2 ]。总而言之,历经几千年积淀而成的笔墨传统,对山水画写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传统笔墨在山水画写生中的运用

山水画写生一直以来都是画家在绘画艺术中研究的一大课题。很多画家的艺术成就是坚持走进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然后进行创作。笔墨对山水画写生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到真山真水中体验、写生,合理运用传统笔墨,体会笔墨语言的表现形式与情感表达,才能创造出新的笔墨形式,不断丰富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深入观察,用心体悟自然

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作画者可以体悟到古人是怎样从自然景观中将笔墨提炼出来的,可以借鉴前人的笔墨手法,但是不可直接套用古人的观察方式。如果仅仅在自然中找寻古人足迹,就会被笔墨程式束缚,失去突破前人成就的胆量,更谈不上创新。在山水画写生中,作画者要深入观察自然,用身心感受自然,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同时,作画者要重点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并且抓住这些地方的美感,将其无限放大,呈现在画面上,形成自身特有的画风[ 3 ]。在写生时只有用心与自然沟通,提高对自然的感知能力,才能发现古人不能发现的事物,做到古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因此,在观察自然时应当定下心,做好面对艰苦困难的心理准备,静观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才能获得更多关于绘画的启发。

取舍物象,提炼笔墨语言

从古人留下的山水画来看,古人对自然中的山石、草木、飞瀑等都有个性化提炼,已经形成了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与审美标准。这些都是古人用智慧创造的宝贵经验,我们在为之赞叹的同时,应当加深对高层次审美规律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笔墨意趣,在学习和借鉴古人笔墨程式和符号的基础上,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山水画笔墨写生中,大胆创新和尝试,从而有所突破。

大自然中有丰富的物象,蕴含着多个美学规律,能够给山水画创作者带来很多启发。然而,并非大自然中的所有物象组合都符合绘画规律,在写生时严禁看到什么画什么,应当对所看到的自然物象进行取舍与提炼,不仅要将所闻所见表现在山水画作品中,而且要表现出作画者的所思所想[ 4 ]。笔墨技法是从无数次实践中产生的,是经过取舍、提炼、归纳而成的。在山水画写生中,应当充分认识到笔墨与实践之间的重要关系,笔墨技法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感受认识,再次感受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因此,作画者应当积极学习古人的创造精神,在古人所探索的山水画创作技法基础之上,寻求大自然中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山水,通过一次次写生磨练,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新的笔墨程式。

笔墨写心,表达思想情感

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很早之前,宗炳在《山水画序》中提到了澄怀观道思想,指出画家在进行山水画的创作时,最为关键的是要将画家的心灵世界和生命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大自然写生过程,需要作画者用心参与并且深入挖掘,运用自身聪明才智,以自身独有的情感与个性,感悟大自然的精神与个性,再探寻可以表达出大自然的美妙与个人情感精神的笔墨语言。山水画作品的写生与创作过程,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情感与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处理主观与客观、自然与笔墨等关系的过程,最终使写生作品成为独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同时,这一过程也展现出物我合一的精神状态,创作出高层次的笔墨形式语言。因此,山水画写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作画者笔墨写心的过程。此外,唐代山水画家张璪提出“外事造化、中得心源”,这是中国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命题,是说艺术创作虽然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之美无法自动变成艺术之美,二者的转化需要艺术家的构思[ 5 ]。这一命题是中国山水画不断发展的核心理论。画家通过山水画写生,不仅能够将自然景象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将思想情感表达出来。李可染的《漫谈山水画》中提到:“如果一位画家……一棵树、一座山……木然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山水画写生也不例外,與作画者对自然的感受、情感是密切相关的[ 6 ]。在每次进行山水画写生之前,作画者应当摆正心态,用心去感受自然。与城市的喧嚣不同,大自然清新静谧,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让内心安静下来,不知不觉便融入其中。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作画者才能更好地发现自然的美,运用自身的智慧找到适合自己的笔墨表现方式。

在山水画写生中,如果能够真正地融入自然,就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笔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协调好画面中的笔墨关系,使得画面更加和谐自然,将作画者的内心直接地反映到画面之上。在写生与创作中,将物象与精神融合起来,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痛快的感觉。因此,笔墨是中国山水画最为基本的语言形式,不仅能够写清状物,而且还有着丰富的精神含量。如果失去精神因素,那么笔墨将会像无源之水一样,整个画面失去活力,再也无法打动人心。

综上所述,在山水画写生的过程中,作画者应当深入研究传统笔墨,学习前人总结出的笔墨规律与审美规律,并将自身对传统笔墨的感悟转化到作品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笔墨技法,促使笔墨技法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在长时间的写生实践与修炼中,应充分表达自身的主观感受,突破前人的笔墨程式语言,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笔墨语言。当代青年学生需要加强传统笔墨理论修养与研究,深入大自然,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写生过程中挖掘笔墨语言,明确笔墨写生对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通过山水画写生,不仅要提升对传统笔墨的运用能力,而且要提高自身对自然物象的表现能力,为山水画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创作出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笔墨语言。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林木.笔墨论[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

[3]谭长德.从南台寺写生谈笔墨的现实运用[J].美术观察,2021(09):138-139.

[4]毛莉莉.傅抱石山水画写生观及技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5]陈丽丽.传统山水画笔墨研究——临摹和写生山水画[J].艺术品鉴,2021(14):136-137.

[6]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的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70,160.

猜你喜欢
作画笔墨山水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指纹来作画
巧巧手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
作画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