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分析

2022-04-03 02:07张玉洁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民俗文化

【摘要】文章围绕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现状进行分析讨论,阐述其具体的理论指导作用,明确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对文化本身产生的实际影响,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现文化身份塑造的有效对策,以此达到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传达异域文化身份的目的,确保异化翻译对策充分保留文化本质。

【关键词】民俗文化;翻译策略;文化身份塑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124-03

【本文著录格式】张玉洁.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124-126.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研究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山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2020年8月-2022年8月)(课题编号:2020W340).

引言

翻译本身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既代表语言转化过程,又能体现文化的传播与交融,译者需要注意翻译过程、文本选择都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文化与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文化对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产生的制约作用,深入了解文化身份的塑造方式。

一、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

相较于国外在民俗文化翻译上长达二十余年的研究,我国在民俗翻译技巧、民俗翻译现象、翻译理论等方面的分析探讨相对较少,当前所采用的翻译理论以语言学派为主,通过借鉴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完成民俗文化翻译過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但这种方法略显薄弱,以单一文本作为研究对象的方法也缺乏对翻译语言特征的量化处理。

以壮族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现状为例,其文化资源相对丰富,不仅包括山歌、巫调音乐、天琴、铜鼓舞,还具有特色文化节日以及民族饮食,国内对于壮族文化外宣翻译的研究大多体现在诗歌词汇与英语翻译上。比如,金立作者的《壮族历史文化导论》,该文章详细描述了壮族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汇集了各国学者对壮族的研究成果,之后其与蒙元耀一同编制了汉英对照读本,用于实现民俗文化的外宣,使更多人了解壮族文化。在此背景下,西方学者开始大量研究我国壮族文化,其中以贺大尉为首,在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观察调研后,贺大尉结合壮族文物部“布罗陀经诗”中的内容将其写成“Recalling lost souls”以及 “Killling a buffalo”,并在美国与泰国相继出版获得了一定反响。虽然我国文学作者创作了许多优质作品吸引了大量西方学者的注意,但文化输出仍不充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原始资料仍有待进一步收集。

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理论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对我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国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传播事业,确保地方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传播,但要注意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时,充分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实际特点,突出文化身份的独特性。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经济、工业、政治等领域的外宣翻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常来说决定外宣翻译质量的因素主要在于传播效果,良好的外宣翻译并非一字一句进行机械式的中文转换,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增删减改,完成合理加工,保证编译后的内容被阅读者充分了解,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但要注意外宣翻译所采用的翻译原则并不适用于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在进行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语种群体的接收效果,保留原文中的民俗文化特征,不可对原文中的文化意象进行修改,要保证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有效传播。著名的翻译研究人员巴奈特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是一种文化内部的交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树立文化宣传的思想意识,全面理解文化内涵,根据阅读对象的实际接受能力,将民俗文化含义考虑到位。要不断坚持将存异作为翻译目的,强调意志文化的展现,注重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翻译人员要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外宣需要保证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与地位相同,保持极高的翻译素养,并掌握新时代信息技术、传播媒体等手段的运用方式,促进民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1]。

三、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翻译不仅要确保原文中独有的文化内涵被准确翻译出来,还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属于一种信息符号,其主要功能在于向读者传递民俗文化内容,在语言转换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无论是保持原语文化中的独立性,还是实现原语文化的准确融合与吸收,都会对原语文化进行重塑。同时,在进行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像文本翻译一样充分遵循相关基本原则,保证原语文化的内涵价值、思想理念能够全部融入目的语。简单来说,要确保在文化层面上使“信”高于原文,一旦翻译人员没有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特色,便会导致翻译过程中使原有的语言符号被大幅度更改,此时若仍依照言语的表达方式进行文化传递,就会造成原语文化系统的大量缺失,翻译后的文章也将难以全部保留文化内容。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语言属于文化信息的重要传递载体之一,而文化则是随着语言的形成产生的,如果语言不包含文化内涵,就会使相关词语、语句平淡无奇。因此二者本身是以相辅相成的关系存在的,在翻译过程中不可单纯进行语言符号的转化,还要将文化信息全部翻译出来,并要求译者充分掌握原语的文化背景,避免出现理解误差,保证译文忠于原文。

四、文化身份的塑造探究

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身份都被理解为一种表示民族文化的特征,文化身份,又可称作“文化认同”,其内在概念有多种成分。比如,价值观念,是指社会精神支柱,包括语言、民族历史的代表人物、虚构艺术形象都属于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价值观念不一致,因此精神世界也相对迥异,各民族呈现的文化身份也大不相同。翻译本身能够促进本土对异域国度的关注,体现对特定种族或国家的尊重与蔑视,墨菲特学者认为,翻译既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是以一定翻译目的为前提,从而实现艺术与文化身份的重塑[2]。

(一)译者文化身份

1.文化价值取向

译者的文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决定对其他原语文本的选择,并且此类选择能够树立外国文化文本以及特定时期的文化形象。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现实形象被塑造为具有威慑力的国家,借助此类好战形象进一步提高了各国学术学者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兴趣,并陆续发起了一系列日本小说翻译活动,用于展现日本神秘的形象。这批小说的译本最终也被纳入了英语文学范畴,同时也为战后的美日外交关系提供了事实依据,但要注意的是此类再建的文化身份并不是公正客观的,难以充分反映日本真实的民族特色,但符合美国的利益需求,而其余反映当时日本实际形象的教材则被排除在译文之外,即使部分素材得到保留,也被弃置在英语文学的边缘部位。综上所述,译者的文化偏好能够影响文化身份实现文化身份的再造与重塑。

2.主流意识形态

翻译属于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无法独立存在于意识形态之外,需要与政治、思想适当结合。严格来说,翻译同样属于意识形态的最终产物。在1850年到1970年间,是以英美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维持英美文化作为种族主义推行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译文更加通顺易懂,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语言意义以及相应文化意象都是以英文词汇为主,导致文章本身看起来更像是英文原作,而非译文,其最终结果便是译文掩盖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读者无法充分体会异域文化身份。著名的维托里学者认为这种翻译本质上与文化交流的差别过大,更像是一种文化霸权,属于对外国文本进行文化征服[3]。

(二)选择翻译文本

我国许多民族在进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时仍处在间接翻译的阶段,但依照国际惯例,直接翻译才是最理想的文化外宣方式。此类翻译方法对译者本身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其充分掌握民族文化语言,还要具备极强的外译能力。从根本上来看,民俗文化外宣的目标在于向国外读者传达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若想切实达成这一目的,需要譯者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实现外宣文本的加工、筛选。比如,当受众群体为一般读者时,翻译人员要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进行传播,而并非采取内涵的全盘托出,这主要是因为西方读者对我国的文化认知不够全面,长篇幅、大段落地进行内容详细表述很容易使其失去阅读兴趣[4]。

此外,翻译是一个再造过程,需要译者对相关作品进行重塑与整合,因此其个人翻译风格势必会对翻译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说,译者在翻译时难免会产生情绪代入,以作品主人公的视角看待故事的展开,这就使得翻译的内容既具有作者的实际想法也包含译者的个人理解,使不同文化的思想理念产生有机融合,使翻译风格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译者要养成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即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对原著内容反复推敲,并结合创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感情,在翻译时一定要保持自身的主见,在保证翻译内容完整、连续的同时,还要对产生分歧的内容进行批判性的删减,使翻译后的作品更容易被读者接纳。

(三)外宣翻译对策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本土意识形态、政治需要进行翻译策略的有效择取,实现异域文化身份的有效塑造,确保转达策略切实可行。比如,当前翻译策略可细分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直译,指保持原文内容以及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第二,意译,又称为“自由翻译”,指保留原文内容,但在原文形式上进行适当调整与改变。对原文细节无须过分注重,但要保证译文自然流畅,确保原作内涵得到充分表达。第三,同化,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知识与文化的提炼与整理之后,依照语言转换、思想转换的应用原则,进行信息的传输与表达,并赋予翻译文章一定的感情基调,融入一部分汉语言文化与特色,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感,使复杂生涩的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但不失丰富的内涵与意义。第四,异化,是指尽可能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将英语文化的特色进行完整呈现,确保读者感受到异域气息,虽然该方式会使文章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但只要保证主体性的完整呈现,便能以巧妙的翻译形式,使人们理解文化差异,提升读者的阅读感受。

在进行民俗文化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彰显民族文化身份,进一步提高文化传播效果。再次以壮族民俗文化作为分析对象,翻译人员首先要将凸显民族身份的文化内容作为选择目标,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比如,壮族人在三月三食用的五花糯米饭,可翻译成five color glutinous rice,但这种翻译方式难以实现其内涵的有效表达,需要进一步明确“五花”的实际意义是指五种颜色,因此可以为其添加翻译注释,比如,Zhuang people’s food and five colors usually refer to red、purple、yellow、black、and white。再如,每当春节时,壮族人民都要包粽子,但壮族人所使用的粽子又不同于端午节使用芦苇叶进行制作的三角粽,而是采用柊叶进行包制,因此在翻译时也要添加相关注释,其内容为A pillowed 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phrynium captitatum willd leaves[5]。

(四)文化身份的重现

美国翻译学者维奴迪在进行文化翻译时更加推崇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异化翻译法,将语言中的异国情调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此类观点与我国学者鲁迅先生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大体一致。鲁迅先生同样认为翻译文化时需要尽可能保留文章内容的“洋气”,对归化翻译法的应用相对摒弃。为了保证文化身份重现的详细阐述,本文将列举相对经典的范例:He made you for a high to my bed,but I a maid,die maiden widowed。第一种翻译方法将其翻译成,“他要借着你做相思的桥梁,可我却要做一个怨女死去”。第二种翻译方法可将其翻译成,“他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到死都是处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会赤裸地将性作为讨论话题,表达方式相对含蓄,但在西方国家中性都是相对直接的,因此第一种方式更加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原文所表达的是一对热恋期的情侣在举办婚礼后,少女渴望在肉体上与伴侣结为一体。但第一种翻译方式只表达出了相思之情与原文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而第二种方式则充分表达了原语的原汁原味,更加尊重艺术形式,也符合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因此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更能实现文化身份的重现。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进行分析讨论,阐述其理论指导内容,明确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对文化产生的实际影响,提出一系列实现文化身份塑造的有效对策,从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帮助译者更好地完成源于文本的筛选与加工,深入挖掘原文内涵与价值,采用适合的翻译手段,确保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身份得到全面塑造。

参考文献:

[1]杨年芬.语境论视角下的景观文化外宣翻译——以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网页英文简介为例[J].中国外语,2019,15(02):90-98.

[2]杨年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39(01):159-163.

[3]陈敏.基于传播的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策略——以侗族文化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9,38(03):135-138.

[4]贺桂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多重矛盾关系的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20,36(06):89-92.

[5]宋引秀,郭粉绒.“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2020,36(04):88-91.

作者简介:张玉洁(1987— ),女,山西沁源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民俗文化
地域民俗文化类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客风古韵——河源客家民俗展”为例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