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年代尺 加深历史理解

2022-04-03 14:46潘思宏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历史人物时代背景

潘思宏

摘要: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是历史与社会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隋的兴亡”教学为例,巧借年代尺,以人物经历增加知识魅力、借时代背景加强知识联系、寻矛盾之处激发探索热情,具体阐述在特定时空中加深历史理解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年代尺;历史人物;时代背景;历史理解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指出:只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历史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向人们显示出它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更要追求通过各种方式,增进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历史发展特征、线索和规律的总体把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的核心素养的目标。

笔者在长期历史教学实践中发现,依据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年代尺为轴,铺设特殊时空线索,串联历史人物相关史实,再对照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构建知识联系,寻找矛盾突破点,这是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总结历史特征和规律,加深历史理解的一种有效方法。笔者将以“隋的兴亡”一课教学为例,阐述具体落实的途径、方法。年代尺图如下:

一、以人物经历增加知识魅力,让理解更加全面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及意义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历史教材多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外交、军事等重大历史事件及推动历史发展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可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发现,这样繁多的历史年代、人物、事件正是学生难以记住的知识,课外也时常提到孩子们对历史学习、记忆繁琐的抱怨。

然而,事实上,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在构成历史的诸要素中,历史人物尤其能够吸引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人物教学也有助于达到育人的目标。在《隋的兴亡》一课中,笔者借助年代尺,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隋炀帝的人生经历作为线索在年代尺上呈现,结合教材内容让历史知识变得更有魅力,推动历史理解,年代尺人物经历如图所示。

在教学中,我将隋炀帝的人生经历从出生到死亡截取了六个重要的时间点构成年代尺,即出生、封王、扬名、立储、继位、死亡,通过少年、青年到帝王时期不同阶段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隋炀帝如何一步步走上帝王的位置,又是如何造就了伟大的功绩,而最后又怎会落下千古骂名。

笔者发现,借助年代尺,在课上更直观完整地展现人物史实时,学生对课本知识仿佛产生了更强大的认知力量,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更加清晰,评价也不再单一而贫乏,反而更见多元与开放,历史理解的核心素养在无声细雨中悄然落地。

二、借时代背景加强知识联系,让理解更有依据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的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而在上文中,我已经阐述了要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间中去不断加深评价,接下来,将重点阐述在年代尺中铺设时代背景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理解更有依据,年代尺时代背景图如上。

笔者在《隋的兴亡》一课中, 将隋炀帝的人生投射到隋朝兴亡的历史中,将人物经历与时代背景在年代尺中加强联系,让历史理解更有依据。比如,在本课第一部分我就阐述了杨广出生就深受父亲杨坚喜爱,这也为他后来从次子走上帝位,成为隋朝第二任皇帝埋下伏笔,同时让学生对隋炀帝产生更多的好感,对隋朝历史的学习提升好奇心和主动性。在这样的联系中,学生逐步理解隋朝的兴亡历程,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隋炀帝这个人物,而這种在特殊联系中实现的历史理解,也因为加入了背景的元素,更加具体而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只有设身处地地回到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才能让历史理解更有据可循。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尝试将历史人物与历史背景进行高效联系,从而对历史知识形成完整而正确的理解。

三、寻矛盾之处激发探索热情,让理解更显深刻

隋炀帝的人物经历与隋朝历史的发展有诸多共性的联系,但也有矛盾之处值得探究。矛盾激发思考,思考产生智慧。在课堂上,比起平仄无奇的历史规律,好奇心强烈的初中生更喜欢探索历史的困惑。课堂年代尺完整图如上。

举例,在课堂中我设置了这样的环节,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从年代尺图我们可以看到,在604-618年这一段时间里,不管是隋炀帝的帝王生涯,还是隋朝的历史,都是在恢弘地向前迈进,可是到618年,拥有丰功伟绩的隋炀帝被杀了,隋朝覆灭了,我们不禁叹问,历史怎会如此矛盾而又突然?我们曾经感觉要名垂千秋的帝王,我们原本引以为傲的时代,突然从巅峰掉入谷底,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乐于探究这样的矛盾,最终可以顺利得出,他虽有惠于万世的功绩,却使百姓苦不堪言的历史结论,顺利突破了课堂的重难点,即对开凿大运河有了全面的认识和评价——既能理解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也能明白“尽道隋亡为此河”的诗句缘由,理解更显深刻。

追求核心素养的路上,我们可以尝试借助年代尺,在特定的时空中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与规律,将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相关历史知识植根于内心,从而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当然,实践路上,道阻且长,愿我们一直努力,为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落地奉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时代背景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论曹操由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人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