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2-04-03 19:01胡博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存与发展所形成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意志的缩影。英语是全球通用的重要交流语言,促进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其熟悉、理解并掌握英语,借助英语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有利于让全球各国都能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英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124-03

【本文著录格式】胡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124-126.

基金项目: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基于“金课”标准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混合式教+学在线课程群建设》(项目编号:B-YXC20200101-02)。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高校英语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不单单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同时还需要采取科学方法灵活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明确自身教育责任,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高素质人才。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有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所谓文化强则民族强,如果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缺乏文化自信,就必然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基于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实际来说,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尚未对传统文化引起充分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这也从侧面凸显出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而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让他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增强其文化自信[1]。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高校英语教学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即成功参与跨文化交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要素,详细而言即结合自身所处文化环境和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在充分尊重对方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能准确恰当地使用交际用语。因此当代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单单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西方文化,同时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深化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不仅能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确保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所使用的高校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不是很多,但却包含了较为丰富的针对西方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宣传来说,要更加重视人文文化的构成,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給学生讲解西方文化,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入;第二,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不强,即便近年来很多高校都逐渐注重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的融合,但部分教师并未从思想认识上引起重视,也没有参与相应的培训学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非常了解,在上课时仅仅教学关于国外文化的内容,没有很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中来[2];第三,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化,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课本中的浅层知识点,要求学生背诵记忆生词,学会语法知识,并未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讲解,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一些教师禁止学生在课堂中说汉语,讨论的很多话题基本上是关于国外文化的内容,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

(一)基于教学内容融入传统文化

一方面,教师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课本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要确保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必须要对教材内容予以优化,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根据教学目标采取灵活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哲学思想,教师能以课外阅读短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儒家学派思想,亦或是在短语学习中加入《论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理解孔子的思想,学会如何做人。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针对中国传统生活习俗的内容,如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传统服饰或传统美食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借助生词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习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豆腐(bean curd)、北京烤鸭(Peking Roast Duck)等单词。又或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谚语或者俗语,如滴水穿石(water constantly dripping wears holes in stone)。最后是在教学时融入针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习俗,如春节时要走亲访友去拜年(pay a new year call)等[3]。

另一方面是灵活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经典故事属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培养良好品格。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教师将“Moment in Peking”书写在黑板上,告知学生这是它的英译名字,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英汉翻译的差异,随后还可以给学生讲述这一故事的英文版本,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给学生推荐一些古代经典小说的英文版,如《西游记》《上下五千年》等,借助这样的方式来调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阅读和拓展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在提升英语水平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文化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已经在高校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以非常广泛的应用,借助网络远程教学、微信、QQ等工具,推进落实“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翻转课堂等,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生根发芽。

比如,可以建立多维教学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能自主学习并展示自身英语技能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平台中的内容与学习活动进行调整,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实时打分,将平台中获得的分数按照60%的比例纳入到期末成绩中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多维教学平台包含了微信公众号平台,依托英语学习微信公众号实时向学生推送有关于英语知识的内容,利用短视频的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逐个讲解,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观看,教师也能根据点击量和下载量来获取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交流平台中学生能及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沟通联系,提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第一时间予以解答,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践活动平台由教师不定期发布实践活动任务,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报名并做好相关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情况按照标准进行打分。借助上述教学平台,可以制作关于传统文化专题的英语教学视频,还能开展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中西文化对比融入传统文化

中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要确保学生能客观正确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异,英语教师必须要更加重视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对于西方文化,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对比分析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时,应当学会借鉴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自觉抵制其中腐朽文化的侵蚀,让自己远离“文化垃圾”。对于英语教学而言,教师不能仅仅重视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层面上的差异,还应当强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互补[4]。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保持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认识,同时也应当秉承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文化的共性,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融合中西方文化,培养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教师应当认识到的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单单反映在学生的文化鉴别、批判能力培养上,还体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上。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批判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前提下,还要增强传统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所以新时期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必须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予以比较分析,让学生可以更多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熟悉使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特色事物,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增强他们使用英语输出传统文化的能力,真正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推进文化创新,这也是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不定期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科学设计并开展实践活动能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感受文化,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促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化意识。

比如,英语社团是喜爱英语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十分浓厚,教师应当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灵活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赏析能够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电影或者纪录片,如李安执导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喜宴》、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推手》以及呈现两代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饮食男女》,又如放中国与英国联合拍摄制作的纪录片《美丽中国》、BBC拍摄制作的《中国春节》,以外国人的视角来呈现中国传统节日。在学生观看了这些电影或纪录片后,鼓励他们拿起自己的手机,以小组为单位去拍摄和中国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相关的英文短视频作品,将学生作品在班上进行播放并评选出最佳短片,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另外教师还能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英文成语接龙、英文故事会等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借助这些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让英语知识学以致用[5]。

(五)注重中医药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知识背景和深层次内涵,拓展课堂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具备更加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跨文化交际,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积极性,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中医药文化知识中的“上火”,该词属于民间俗语,亦可称之为“热气”,基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人体阴阳失衡所导致的,中医提出人体若内火旺盛即可引起上火。这里的“火”一般是形容身体中某些热性的症状,同时上火也是人体阴阳失衡之后产生的内热症候,详细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口角溃烂、牙痛、咽喉痛等。在学生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将其直接翻译成为“on fire”亦或是“get angry”,则曲解了这一名词本来的含义,无法发挥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功能,也不利于中西药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因此应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症状进行解释,将该词翻译成“internal heat”,即可更加形象地呈现这一传统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的概念,让西方人在理解这一词汇的含义时对中医药文化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还要让学生对中医药知识中的一些专业词汇的中英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培养和提升他们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能力,让更多西方人对中医药文化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知,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还能让传统中医药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与弘扬。

与此同时,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灵活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不但能理解和掌握原语文化,又能准确认知目的语文化,从而防止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偏差。例如说传统中医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黄帝”这一人名,一些学生翻译为“yellow emperor”,虽然从字面上来看是符合的,但并未尊重其文化内涵。“黄帝”属于人名,两个字为一个整体,翻译时避免将其拆开从而导致文化误解,所以进行直接音译“Huangdi”,随之进一步解释其身份即可。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求,同时联系医学院校学生在新形势下所需要肩负起的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在组织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灵活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坚持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为出发点,向英语课堂输入更多传统文化,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但能清楚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在当前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下,大学生要肩负起用英语弘扬与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高校英语教师也应当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共同搭建起中西文化互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昌盛.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9(35):15.

[2]鄢黎.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9(47):42.

[3]李东明.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思考[J].校园英语,2019(42):16.

[4]李小芳,李勋.民族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析[J].教育观察,2019,8(31):113-114+125.

[5]王竹君,张秋霞.中国文化在高校英语专业课堂导入路径研究[J].知识文库,2019(18):13-14.

作者简介:胡博(1978-),女,锡伯族,辽宁抚顺人,研究生学历,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传统文化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