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对当地经济的效应分析

2022-04-04 14:08谢明健
中国市场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经济效应政策

摘 要:为满足建立扶贫瞄准机制即精准扶贫的需要,河南省在滑县等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在2010年新增32个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试点县。文章应用2004—2018年河南省108个县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DID模型,研究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试点县的設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政策试点县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并且“双线合一”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效果稳健且持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政策力量。

关键词:“低保与扶贫”政策;经济效应;DID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2-003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2.037

1 引言

河南是全国脱贫攻坚政策执行的主要阵地之一,贫困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国家低保与扶贫“两轮驱动”的扶贫战略在河南省的推动作用明显,不仅如此,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是我国农业产业脱贫攻坚的示范区。文章基于众学者对贫困前后的经济绩效和生产力水平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理论研究整合法和计量模型分析法,重点研究河南省单一省份更加具有针对性,为全国脱贫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2 理论框架

河南省成为贫困大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其一,产业结构单一,稳定供需合作关系缺乏。河南省主导产业以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产业低端化现象,农业产业周期长、技术发展缓慢,一直以来产量难以提升。其二,资本投入低,融资渠道有限。河南省金融扶贫力度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致使河南农业发展难以实现规模化、产量化。政府扶持政策的实施缺乏动态监测制度,难以“对症下药”。其三,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对贫困地区支持方式单一、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够、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财政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其四,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水平直接影响农业规模化发展,此外河南省教育资源稀缺、人才流失严重,也直接影响投资的力度。

3 实证分析

3.1 实证假设

假设1: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的设立可以有效促进河南省试点贫困县的经济发展;假设2: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的设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促进效果不断加强。

3.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文章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和CEIC宏观数据库,选取2004—2018年共计15年的河南省所有县级面板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对河南省108个县域的1627个数据进行分类,选择的数据主要包含108个县域的地区生产总值,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这些数据完整清晰准确,能较好的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和公共事业投入水平。

在政策实施前,控制组与实验组的经济走向趋向一致,这符合平行趋势,且在河南省108个县域中,地理环境差别不大,生产结构大致相同,符合双重差分的假定,由此估计河南省该政策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净效应。为验证研究假设1,文章通过构建以下面板模型来检验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的设立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净效应: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lngdpit和lnpergdpit,分别表示i县在t年的实际GDP的对数值和人均实际GDP的对数值,treat表示该县是否实行了“双线合一”政策,如果实行了这项政策,则取值为1,否则为0;将2010年作为政策发生年,post表示是否处于2010年及2010年之后,如果处于2010年及其后,则取值为1,否则为0。X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以控制其他因素对地区GDP的影响,包含储蓄水平、工业规模、信贷融资水平、财政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等,μt和λi分别为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交互项系数β3即表示政策效应。

为验证研究假设2,即构建模型检验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的设立对当地经济的动态效应。

其中,pres为政策实施前的第s年,posts为政策实施后的第s年。被解释变量为lngdpit和lnpergdpit,分别表示i县在t年的实际GDP的对数值和人均实际GDP的对数值。

3.3 变量选择

被解释变量选取河南省各县地区实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lngdp)和县域人均实际生产总值取对数(lnpergdp),用以评估河南省各县经济发展情况。文章主要关注的核心解释变量是treat和post的交互项,该交互项系数表示该政策的净效应。

X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选取思路主要参考黄志平(2018)采用变量选取体系,本研究选取的变量如下:一类控制变量主要是河南省第一产业增长值比重与第二产业增长值比重,这个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河南省各县市的主导产业的结构化或规模化状况。二类控制变量主要有居民储蓄存款余款的比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用以反映贫困县资本积累情况,从而更好地衡量当地融资率、储蓄率、资本积累程度等。三类控制变量主要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反映政策前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3.4 描述性统计

文章选取2004—2018年河南省108个县1627个观测值,除人口数据来自于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CEIC宏观数据库。表1列出了文章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表中可知,首先,不同县之间的地区实际生产总值对数值的差异不大,各变量标准差较小,数据真实可信;其次,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1.2%,可见地区产业结构已经从初级步入成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都较高,说明样本县的资本形成较高,资本形成效果较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比较低,可以看出样本县财政存在入不敷出现象,财政收入状况较差,收支存在严重不平衡。

4 检验结果分析

4.1 趋势分析

河南省设立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试点贫困县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情况可以直接比较贫困县设立试点前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可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速,但仅用单差法或存在选择误差,故文章采用双向对比。

在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时发现,县域地区生产总值随年份的变化在控制组与实验组间呈现差异。以2010年河南省对设立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试点县作为外部政策冲击时点,实验组为试点贫困县,而控制组为未实行该政策的县域。结果显示,在2010年政策实施年后,实验组及控制组斜率不同即政策试点县的经济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明显高于未实行该政策的县域,可见该政策的出台对相应县域的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效果稳健且持续,初步验证文章的假设1和假设2。

4.2 “双线合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平均效应检验

为了探讨“双线合一”政策的实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这一因果效应进行了检验。由(1)(2)列可以得出,交互项treat×post的系数几乎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实行“双线合一”政策的县在政策实行之后,地区实际GDP水平有了显著上升,因此,这表明该政策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4)列的被解释变量变为地区人均实际GDP的对数值,同样地,交互项的系数treat×post在1%的水平上顯著,因此,文章可以进一步验证该政策的实行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即验证本文假设1。

4.3 “双线合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平行趋势检验及动态效应

河南省在2010年除了设立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外,其他政策因素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即除了这一政策外其他政策冲击会对结果造成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不易察觉的,与研究政策无关的。所以文章在双重差分检验之外,以比政策方针实施早五年来组成反事实平行趋势检验,运用双重差分法需要满足平行趋势的假设,也就是说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实施前保持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因此,文章在模型中加入时间趋势项,对这一假定进行检验。其中pre1、pre2、…、pre5,表示样本处于政策实施之前的第1年、第2年、…、第5年,post1、post2、…、post8,表示政策实施之后的第1年、第2年、…、第8年。

从表3可以看出,政策实施前的各估计系数(pre1、pre2、…、pre5)大多数都不显著,因此,在政策实施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保持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满足平行趋势假定。此外,政策实施后的各估计系数基本都显著为正,而且系数越来越大,这表明“双线合一”政策的实行显著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效果不断加强,文章假设2得以验证。

5 实证结论

低保与扶贫“双线合一”政策对河南省各个县域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推动,坚持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政策,这作为基本的扶贫政策是具有一定效果的,并且脱贫作用效果显著,可见河南省的此举措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但脱贫攻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到真脱贫不返贫,就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可通过建立制度,形成相关机制体系,保障贫困户绝对权益,防止其脱贫后继续返贫现象,尤其对不稳定、边缘型脱贫户或者是因为疫情等收入来源较低,或甚至没有来源的人,更应切实加强监督与管理,出台详细返贫工作方针,预防在先,管理在后,如此才能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现象时具有能够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

实证研究显示,试点县的储蓄水平、融资水平等经济要素,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所以对症下药才是根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构建相关管理保障体系,例如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业、基础设施等模块,这些都是河南省脱贫攻坚的基础和奠基。其次,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例如种植业、养殖业、林草业、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有效推动和促进贫困地区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和效益化。再次,对于贫困县发展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难题和风险控制等应及时预先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机制。在此过程当中,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跟风,不“一刀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败与损失。最后,积极吸引区域外部投资以增加资本积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县域应及时提供一系列产业惠利政策,否则无论怎么投资也不能取得高效收益,不能改变贫困的本质和贫困-脱贫-再贫困的恶性循环。

把握本地产业特色,科技兴农助力“云脱贫”。一是为农户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以此提升经营者的服务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水平。二是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不断培养人才,提供详细专业的营销服务指导。三是要支持贫困户成立旅游协会,以更好的管理扶贫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品牌销售服务质量的提升,帮助贫困地区的经营主体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提升产业体系管理监督服务等能力。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扶贫”的发展,不仅能够给贫困户带来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体验,同时也能更好的创立电商产业园、孵化基地等,为河南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与成就。

参考文献:

[1]金浩,张文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河北省县级数据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经济与管理,2020( 1) : 27-34.

[2]黄志平.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吗?——基于 PSM-DID 方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科技,2018(5):98-111.

[3]周玉龙,孙久文.瞄准国贫县的扶贫开发政策成效评估——基于1990—2010年县域数据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9(5):21-40.

[4]崔理博.河南省X县农村贫困治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5]孙会兵.“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效应——以湖南省为例[J].财会研究,2015(6):5-8.

[6]吴彦,张晓玲.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方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两省县域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4(1):18-46.

[7]刘佳,吴建南,吴佳顺.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基于河北省 136 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1) .

[8]张举国.精准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的融合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5(10):37-40.

[作者简介]谢明健,男,汉族,安徽芜湖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政策。

猜你喜欢
经济效应政策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
论会计的经济效应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G20杭州峰会的经济效应及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