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幼儿自我管理
——以“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为例

2022-04-06 09:13王奕娴
幸福家庭 2022年22期
关键词:值日管理员同伴

■文/王奕娴

优秀的孩子、优秀的班集体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合适的年龄段,用适合幼儿发展的方式管理获得的。大班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处在发展阶段,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能进行自我管理。本文以助力幼儿自我管理为目标,结合“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探索了一些增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以供参考。

一、班级公约的制定

在开学初期,笔者发现幼儿在升入大班后,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开始有了明确的判断,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是非对错,并且加以改正或劝说他人改正。此时正值开学季,笔者便抓住幼儿喜爱相互评价的这一教育契机,结合“你觉得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对于同伴出现的不当行为,你会置之不理还是加以劝阻”等问题,开展了一个讨论活动。从幼儿的讨论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幼儿表示会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于是,笔者引导幼儿罗列出了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几种不当行为,让他们将恰当的行为方式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班级公约并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以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二、“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的由来

班级公约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有效纠正了幼儿的一些不当行为,如幼儿很少出现迟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也十分遵守纪律,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但不遵守班级公约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用餐习惯不好、不遵守排队秩序、乱扔垃圾等。

于是,笔者组织幼儿针对“为什么仍会出现不当行为”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幼儿得出了以下结论:有的幼儿调皮,不愿意遵守班级公约;有的幼儿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针对以上结论,笔者围绕“如何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这个问题,再次组织幼儿展开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欢欢说:“如果有小朋友做错了事,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爸爸妈妈,让他的爸爸妈妈监督他改正。”乐乐说:“我听姐姐说,小学有班长、纪律委员和课代表,还有值日生,值日生会记录当天上课的出勤情况、维护课间纪律。”乐乐的话音刚落,有的幼儿就说:“我也要当值日生。”其他幼儿也积极响应。针对这个情况,笔者及时引导:“我觉得乐乐的提议很好,大家也都非常积极,看来大家都想当值日生。但在这之前,我们还需要确定值日内容,制作值日生标记牌,选出每天的值日生。”听完笔者的话,幼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许多活动的生成并非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幼儿的想法大多是随机产生的,他们的兴趣很多时候可能只会持续较短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具备教育机智,做到及时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支持幼儿的想法,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成有价值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三、“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第一次实施

1.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展“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前,幼儿一起思考并确定了值日内容,他们表示可以结合班级公约的内容和班级日常开展活动的内容设置值日内容。接着,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自主投票,选出了小班长、盥洗室管理员、午睡室管理员、卫生管理员、自然角管理员等,并确定了各个岗位的管理职责。

随着值日内容的确定,幼儿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为了早点开展“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大家积极地设计值日生标记牌。有的幼儿提议:“我们可以在标记牌上画上一颗颗爱心,大家可以给表现好的值日生发爱心贴纸。”其他幼儿听取了这个建议,值日生标记牌很快就制作 好了。

在值日生标记牌制作完成后,幼儿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如何选出值日生。有的幼儿表示可以用猜拳的方式选出值日生,还有的幼儿表示可以轮流当值日生。后来,幼儿一致认为,为了让大家都能体验到当值日生的乐趣,采取轮流的方式会更好。于是,幼儿自由组合分成了五组,并确定了每组担任值日生的顺序。

轮流值日的方式让大家都能参与活动,享受活动的乐趣。“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为他们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活动实施。在做好准备工作后,“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接下来的每一天,笔者总会遇到当天值日的幼儿早早来园,他们先戴上值日生标记牌,再开始他们一天的值日生活。

每周二,轩轩总是第一个到园,他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愿意耐心倾听同伴的诉说,帮助同伴解决困难,对待比较调皮的同伴,他也能做到耐心引导,整个班级的氛围都很和谐、融洽。

钧钧对自然角管理员这个岗位很是喜欢,每周三来园后,他都会先戴好标记牌,再去自然角摸摸每株植物的泥土硬不硬,拿水壶给植物浇水,检查植物的叶子有没有发黄,最后给植物修剪枝叶。渐渐地,钧钧了解了各种植物的特性,比如芦荟喜干、绿萝喜阴等,他还常常关心其他同伴种的植物有没有发芽,提醒大家做好观察记录。

玥玥十分心仪盥洗室管理员这个岗位,理由是同伴每天都会上厕所和洗手,她觉得保障同伴安全如厕、引导同伴按秩序排队洗手这项工作任务很重要。在同伴每次上完厕所洗手时,玥玥总会提醒大家要按秩序排好队、不要推挤。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每名幼儿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值日生任务,并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一整天的值日生工作,丝毫不松懈。当平时比较调皮的幼儿承担起值日生任务时,他们似乎变了一个人,会监督同伴的一言一行,并为了当好表率时刻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把阳光积极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经过两个月的观察,笔者发现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特别是之前比较调皮的幼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先进行自我管理,在此基础上再管理他人,形成了良性循环。

3.活动反思和改进。在第一学期接近尾声时,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在“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值日任务都起到了教育作用。例如,书本管理员和茶杯管理员的教育作用并不明显,因为每名幼儿都能将书本和茶杯摆放整齐,不需要值日生的监督。于是,笔者在第二学期做了相应的调整,重新引导幼儿制作了值日生标记牌,保留了其他岗位,将书本管理员和茶杯管理员替换成了纠纷管理员。第二,有的幼儿会因为谁担任班长而争得面红耳赤。对此,笔者在与幼儿商讨后决定再设置一个户外小班长,一个管理教室内的事务,另一个管理户 外活动。

(二)第二次实施

在改进第一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笔者组织幼儿实施了第二次实践活动。在新增了户外小班长一职后,争抢的现象少了很多,有时大家还会互相谦让、主动商量。一些幼儿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很容易出现自我管理疏忽的情况,户外班长一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帮助教师顺利、有效地开展户外活动,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纠纷管理员一职也是起到了出人意料的作用。令笔者惊讶的是,班级中平时不爱交流、不爱讲话的幼儿特别喜欢这个岗位,恬恬便是其中一位,他喜欢观察同伴之间的交往,在遇到同伴争吵时,他总是先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耐心帮助他们调解纠纷。有一次,轩轩和乐乐因乐高玩具产生了争执,恬恬见状立即上前,先安抚双方的情绪,然后耐心地倾听双方的讲述,最后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慢慢地,大家发现恬恬是解决问题的小能手,在遇到问题时都会主动找恬恬解决。久而久之,笔者发现恬恬变得活泼开朗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班级值日生”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管理空间,让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也具备了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这一年的实践中,幼儿有所成长,他们在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中,不受教师的干预,学着自主解决各种问题。乔治·福门教授说过:“通过寻常时刻,你会发现一个能干、自主的儿童。”因此,教师需要做的便是退位,给幼儿更多的实践机会,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把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落实在实践活动中,让幼儿多实践、多体验。

四、教师的支持和评价

“班级值日生”是笔者根据班级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生成的一个实践活动,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在活动前期,笔者的作用是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并帮助他们厘清思路,支持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会结合幼儿的经验和水平,通过一定的 引导,帮助幼儿找到最适宜的解决方法。

幼儿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要做好支持工作,引导幼儿通过一次次的调整,不断优化“班级值日生”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更新值日模式,持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实现全 面发展。

在开展一段时间的值日生活动后,教师会发现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时,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评价,通过纵向评价,发现幼儿各方面的进步。教师还要建立一套有价值的评价体系,对幼儿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幼儿的进步和成长。在评价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不同的场景和幼儿不同的情绪状态,科学合理地评价幼儿的表现,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幼儿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值日管理员同伴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寻找失散的同伴
值日歌
小熊值日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小河马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