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下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和优化

2022-04-06 14:09刘睿博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体育

□刘睿博

近年来,新媒体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用户逐渐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利用新媒体收看体育节目的用户数量已经高达2.36亿,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传统媒体必须引进新媒体信息技术,搭建现代化的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体育文化传播产业是体育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其是体育产业市场和媒体市场共同衍生出来的二级市场,主要目的是提供体育信息的同时,以更具深度化、专业化的面貌融入整个体育产业链和消费链之中。

一、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体育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

网络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除了可以直播体育赛事外,还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

1.提升体育文化的传播效率

融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载体,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保证体育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受众也可以从多角度来了解体育赛事信息。可以说,网络平台近年来已经成为宣传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网络平台借助于发达的信息技术,将精彩的体育赛事呈现出来,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传播,展示了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

2.提升经济效益

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体育文化,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和传播成本,增加媒体的经济效益。

3.引起受众的共鸣和互动

体育赛事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观赏性和参与性,运动员在体、智、战术较量的比赛中,展示自己的实力。其实,体育迷们非常希望参与传播活动。传统的体育节目属于单向传播,缺乏互动性,因此,必须构建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利用画面、声音以及文字综合报道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展示出体育比赛的魅力,引起受众的共鸣和互动,吸引一大批忠实的受众。

4.扩大体育节目知名度

积极构建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还能扩大体育节目的知名度。网络平台传播具有较强的共享性及开放性,只要有网络,就能把节目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发展背景

1.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发展战略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经突破2 万亿元。2019年,我国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国家体育总局与财政部设立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多项政策利好我国体育产业,推动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增长。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互联网+体育在全民居家的环境中也迎来了发展契机,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体育产业整体上仍呈现增长态势。

2.政策推动下体育文化传播产业迅速发展

体育文化传播产业隶属于体育服务业,与体育产业关系紧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披露,2019年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产业总规模为705.6亿元,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2.4%。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在政策扶持下不断增长,体育传媒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惠及。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发布,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业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鼓励发展行业,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体育传媒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比重也不断增长。

三、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进程的加深,让人们观看体育节目的习惯发生了改变。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性能提升、提速降费的持续推进,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观看体育赛事的主要途径。与传统媒体相比,通过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观看体育赛事具有一系列优势:摆脱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观看;能够反复回看感兴趣的比赛;智能算法即时推送赛况和奖牌信息,便于搜索感兴趣的赛事和运动员信息;与具有相同爱好的网友甚至运动员本人展开互动。互联网与体育的碰撞除了方便人们观看比赛、提高参与度,还催生出许多体育产业商机。因此,媒体人员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掌握受众的观看习惯,进一步调整传播策略。

1.重视技术和人才

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

①技术。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体育赛事直播主要是运用流媒体技术来传播的,这种技术属于大众传媒的核心技术,包括采集、编码、传输及存储等技术。保证画面的流畅和清晰是平台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以体育赛事直播为例,其具有不可预测性,固定机位有时可能捕捉不到关键的画面。对于动态的体育赛事直播而言,保证画面质量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赛事直播和转播的质量。

②人才。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离不开专业人才,因此平台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工作人员应该了解融媒体的特点,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信息的真实性。

2.善于整合信息

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不断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工作人员要善于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添加文字、图片、数据等提升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工作人员还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

3.重视线上线下宣传活动

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要重视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如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宣传。学生的接受能力是较强的,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可以与高校合作,在校园内进行宣传推广。比如与高校共同开发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线上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点击观看。

4.增强法律意识,避免盗播行为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的。但是调查显示,很多网络平台是没有获取授权的,此种行为属于盗播行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工作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未经允许就随意盗用。第二,相关领域的监管有盲区,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治理上存在困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工作,明令要求在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体育赛事的直播和转播。政府部门也要加快立法工作,促进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规范发展。

5.把对优质内容的追求放在首位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只有保证运营的正规化以及内容的精品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是目前一些平台过于追求娱乐性,经常会出现一些低俗的内容。例如,为了抓住受众眼球,故弄玄虚,采用“标题党”做法,忽视了对内容的打造。为了更好地传播体育文化,平台必须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传播方式,给受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

6.利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

如今,短视频发展非常快,其操作简单,题材丰富,贴近生活。短视频具有碎片化、生活化、娱乐化的特点,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可以采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将体育赛事中的精彩片段提取出来,进行精心加工,上传发布。也可以鼓励用户,在平台上发布假期居家运动视频等,比一比谁家的体育运动氛围更浓。

7.发挥名人效应

如今,很多运动员都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优秀的比赛成绩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大量圈粉,尤其在赛事期间粉丝量显著增长。年轻一代的运动员更习惯于利用社交媒体分享日常生活和个人感受、与粉丝互动,进一步加快舆论热点的形成和传播。体育明星的一言一行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使用的运动装备、日常用品也会受到粉丝的追捧和模仿。

名人的号召力是巨大的,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可以利用名人效应,邀请体育明星或网络大V,在平台上亮相、开设专栏,这种宣传效果会更加明显。

比如,组织体育咖啡沙龙活动,邀请业内专家和体育明星就体育产业的发展各抒己见,共同探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如何整合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利用腾退空间,提高体育产业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如何将高精尖的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在促进体育消费的同时让民众真正动起来。

8.利用群众的力量进行宣传,把体育和休闲结合起来

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需要得到广泛推广,在利用媒介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借助群众的力量。结合休闲基地、风情小镇和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对当地以骑行、登山、滑雪、滑翔和水上运动等项目为特色的体育休闲基地进行宣传。例如:某市准备打造冰雪体育全民运动基地,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可以对当地发展冰雪体育运动的优势进行宣传,通过发放体验券的方式,邀请幸运用户参观新建成的冰雪体育全民运动基地,亲身体验各种体育项目。参与活动的群众会将自己体验的体育项目和运动基地情况讲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起到良好的宣传和带动作用。

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也可以在小区、公园等地举办趣味体育运动比赛,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和赛事活动,以及开展运动休闲、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

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要运用“体育+互联网”的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数据化、平台化、规模化的集聚效应,为不同年龄段的体育爱好者打造别样的体育运动体验。比如,组织健康中国行活动,借助线上小程序来记录参与者的步数。

9.加强审核把关,提高议题设置能力

网络传播平台在体育文化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给体育文化传播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平台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深度和广度不足,商业化气息较浓,广告植入过多。

为了促进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上述问题。要提高议题设置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与体育文化有关的话题,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10.加强对用户网络行为的监管

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也要加强对用户的监督管理,逐渐完善平台的监管体系,针对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制定管理规定,发现用户发布不良信息及时删除相关信息并对用户提出警告,严重的采取禁言、销号等处理措施。

11.跨界经营,促进平台的转型升级

有实力的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要进一步拓展思维,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进行跨界经营,搭建多元化平台,发展多元化业务,促进平台的转型升级。

①搭建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主要目的是整合体育产业相关资源,包括:各级赛事的市场开发策划方案征集及招商;场馆广告招商;职业俱乐部教练员和运动员转会;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康复的策划方案征集及招商;体育企业股权交易等。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评估这些资源的价值,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②搭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搭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主要是为了解决群众健身的科学指导问题。与国民体质检测机构和综合性健身场所合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建立运动档案,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依托,使健身群众可以通过各类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即时获取个人健康档案和专家出具的健身指导处方,将科学健身知识及建议及时传送给健身群众,更大限度地发挥专家的作用,更好地普及运动健身知识。

③搭建线上线下体育消费平台。线上线下体育消费平台将把体育健身场馆信息、健身指导、草根赛事的组织和相关的产品选购都整合起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终端APP等方式推送,使群众能够便捷地了解到准确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线下服务,也就是以O2O的方式进行购买服务,方便群众健身,带动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全民健身政策的推动,体育运动将会日益普及。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新技术、新模式会使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推动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也将促进体育产业实现更大发展。由此可以判断,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介融合趋势下,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要加快优化升级,工作人员应进一步优化传播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平台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体育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
畅聊体育赛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