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记者的自我优化

2022-04-06 14:09贾艳君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受众中心

□贾艳君

一、融媒体中心记者提升职业素养的背景

数字信息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新闻媒介变得更加多样化、交互化。信息媒介的变革解决了传统媒体单向信息传输的弊端,加快了媒体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媒介变革促使新闻传播理念创新,即媒介边界模糊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速融合,走进融媒体时代。

在此背景下,融媒体中心记者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成为适配行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为此,融媒体中心记者需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不断吸收、掌握传统媒体专业知识与新媒体知识,创造、输出优质内容,实现新闻传播的守正创新。

二、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工作优势

1.设备功能一体化

目前,融媒体中心大多建在市、县级层面,进行本土化运营。为了更好地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与传播,这些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立区域性新闻传播平台以外,还会打造融媒技术平台。融媒技术平台以一个云平台为中心,进行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设备、功能一体化给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记者快速捕捉受众需要的信息,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又如移动互动直播和可视化技术帮助记者与受众实现实时互动,更容易引起受众对信息的情感共鸣及深入思考,完成信息的高效传输。音频、视频、文字报道同步传送,采访连线随时报道,大数据分析让记者更懂用户,让新闻产品更加深入人心。设备、功能一体化极大地缩短了新闻信息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记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进一步提高信息生产与制作的效率。

2.业务能力综合化

传统媒体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普遍较高,一则新闻资讯从采集到生产再到传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出镜记者以及后期编排人员等分工明确,用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融媒体时代彻底改变了新闻工作理念,更看重单兵作战能力,单个记者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效率得到了提升。因此,业务能力综合化是融媒体中心记者的突出优势。

融媒体中心记者集策划、采访、文稿撰写、摄影、视频剪辑等工作技能于一身,具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不可比拟的综合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全能型记者的竞争力更强。由于整个新闻产品由一人操刀,从选题策划、采访、拍摄、文稿撰写,到渠道投放、发布传播,整个新闻产品生产、制作的思路和风格一致。综合素养较强的融媒体中心记者自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内容生产中心,不同记者可以制作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促进了新闻的多元化。总而言之,融媒体中心记者业务能力的综合化促进了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

三、融媒体中心记者职业素养的提升途径

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高质量生产与传播要求记者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对融媒体中心记者来说,提升职业素养是重要课题。增强政治素养、掌握综合知识技能、建立创新驱动思维、树立职业道德观、系统学习培训等是融媒体中心记者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可帮助其变成高质量新闻人才。

1.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记者思想政治状况会影响其制作的新闻报道。日常工作中,融媒体中心记者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爱国精神,端正政治态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新闻报道导向的正确性。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工作,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发挥新闻记者的真正价值。

政治素养的培养除了通过理论学习,还要通过社会实践。融媒体中心记者要深入一线,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在深入一线的过程中,记者能够直接体会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政治素养。例如,融媒体中心记者参与了乡村振兴系列报道。记者通过采访认识了许多默默奉献的乡村带头人,挖掘了人物背后的感人事迹。这些人物事迹深深感染记者,让其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争做复合型人才

融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成为新闻行业急需的人才。新时代媒体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危机,给融媒体中心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发挥自身的责任与担当精神,努力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媒体融合改革攻坚阶段,对记者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指向复合型。为此融媒体中心记者要加快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努力成为一名能够扛起责任与重担的复合型人才。

一是要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新闻记者对新闻传播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越高,信息深度挖掘与生产能力越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渠道越来越多,学习方式越来越便捷。新闻记者可以通过移动信息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夯实自身的理论功底。新闻记者也可以开设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实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二是要提高数据分析能力。随着数字技术在新闻行业的全面应用,对融媒体中心记者数据分析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全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信息制作者和传播者,人类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有海量信息推送到受众手中。如何使自己制作的新闻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是新时代融媒体中心记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毫无疑问,数据分析能力成为解题关键。学会数据分析,记者就可以快速判断受众的核心需求,找到选题策划和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从而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是要提高文稿撰写能力。文稿撰写能力也是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如果文稿撰写能力较差,将无法准确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甚至出现误导受众的情况。从某种角度来讲,新闻报道是一种观点输出,记者要将信息与观点结合,输送给受众。如果记者缺乏文稿撰写能力,新闻稿件质量将大幅下降,其文稿观点的表述也可能含混不清。因此,融媒体中心记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稿撰写能力,避免文章乏善可陈、观点陈旧等问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鲜性。

四是要提高信息融合能力。融媒体时代,融媒体中心记者要具备信息融合能力,从不同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加强对信息的分类、梳理、整合。记者平日里要多关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APP,从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搜集有价值、时效性强的信息,进行信息整合,充实自己的素材库,从而创作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3.用创新思维、受众思维驱动发展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新闻内容与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除了看重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以外,受众越来越看重新闻信息的趣味性、创新性。新鲜感成为受众衡量新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新颖独特的新闻内容与形式更符合大众的审美。

基于此,融媒体中心记者要建立创新思维和受众思维。要以受众为中心创新新闻内容与形式,实现新闻的高效传播。关于创新思维和受众思维的建立,融媒体中心记者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培养创新思维。新闻信息遍地皆是的时代,好的创意是新闻被受众看到的密码,而好的创意来自记者的创新思维。记者要培养创新思维,不断创新信息内容,创新传播模式,增强新闻信息的生命力。

二是形成受众思维。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传播从单向传输变成双向互动,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受众的角色已经由原先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围观者、转载者、评论者,甚至是新闻的生产者、传播的参与者。由于受众在新闻传播中身份、地位发生转变,记者也要转变思维,以受众为中心生产新闻,避免“自说自话”。过去,记者作为把关人在新闻信息生产中具有绝对的主导权;现在,记者要培养受众思维,更多地站在受众角度策划新闻主题,撰写新闻内容,牢牢吸引受众眼球,实现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

随着哔哩哔哩、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盛行,年轻群体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受众。他们更加喜欢有趣、有料的新闻,交流的语言也更加年轻化。融媒体中心记者必须注意到年轻群体的新闻需求,以更加年轻化的语言形态制作新闻,获取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否则将失去新闻市场竞争力。

调查发现,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新闻正在向“可视化”方向发展,短视频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这是因为年轻群体阅读习惯的改变。由于上班、学习时间紧张,年轻群体越来越喜欢快节奏的阅读方式,手指在网上页面快速滑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新闻信息。

基于此,融媒体新闻记者必须在受众思维的指导下,迎合年轻受众的审美需求,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整合在一起,制作可视化新闻,增强新闻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融媒体中心才能蓬勃发展。

4.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是融媒体中心记者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进一步净化新闻传播环境,切实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融媒体中心记者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一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客观。新闻记者要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撰写新闻内容,输出价值观念,而不应该为了提高新闻点击率和关注度,弄虚作假,破坏新闻的真实性。只有树立正确的新闻职业道德观,新闻记者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受众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二是培养奉献精神。新闻记者要有奉献精神,一些最新消息都是新闻记者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报道的。甚至有的时候需要新闻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获取新闻线索。没有奉献精神,新闻记者很难胜任工作,也很难持续输出有价值的新闻。

三是坚守正义。新闻工作者是社会正义的守护者,切不可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做出违背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事情。因此,融媒体中心记者要坚守正义,铁肩担道义,曝光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5.系统学习培训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融媒体中心记者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没有过硬的职业能力,难以胜任自身的工作。这就需要其进行系统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一是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融媒体中心记者需要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熟知与新闻相关的法律知识,从法律层面找准新闻报道方向,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新闻报道。

二是通过学习提高信息鉴别能力,掌握信息真伪识别技能。自媒体平台的涌现让新闻工作逐渐去精英化,人人都是新闻信息的制造者。但是,有些新闻生产者的自身信息素质较差,不能对新闻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导致虚假信息流向受众。因此,记者要具备信息鉴别能力,帮助受众鉴别信息真假,避免虚假新闻迷惑受众。准确鉴别信息真伪,输送真实可靠的新闻,融媒体中心才能提升自身公信力,融媒体中心记者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三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个人的话语权得到了放大。如果主流媒体新闻记者的社会舆论引导能力不足,受众可能会被一些低素质的“公民记者”的言论带偏。

因此,融媒体中心记者要强化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正确引导社会大众。不可否认,如今一些网络论坛上被负面新闻充斥,年轻群体出现的精神内耗、焦虑等问题也是受负面新闻的影响。

由此可见正确的新闻导向的重要性。所以,新闻记者要锻炼舆论引导能力,确保新闻内容的积极、健康,为社会输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信息,减少负面新闻、不良思想对受众造成的伤害。

四是在融媒体中心的帮助下获得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多走出去开阔视野。记者职业素养的提升除了靠自学以外,融媒体中心也要提供一些帮助。融媒体中心要提供多种学习平台,方便记者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融媒体中心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进行职业素养培训,帮助记者掌握新的专业技能。融媒体中心还可以给记者提供一些“走出去”的机会,向其他媒体单位中优秀的新闻记者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总之,如今新闻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融媒体中心记者要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彰显自身价值。只有不断学习与新闻传播相关的知识、技能,坚定政治立场,培养创新驱动思维和受众思维,梳理正确的新闻职业道德观,成为高质量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融媒体中心记者才能胜任工作,输出更多高品质新闻,促进融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受众中心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