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访谈节目的困境及对策

2022-04-06 14:09牛海波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持人对象内容

□牛海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电视台作为主流权威媒体,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并对观众的价值观起到良好引导的职责。电视台访谈节目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节目类型,通过对受访对象进行深度访问,同时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及相关趣闻,与受访对象一起探讨,实现节目访谈效果的提升,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但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电视台访谈节目造成了巨大冲击。作为主流权威媒体,电视台访谈节目本身有着新媒体没有的优势。在新形势下,电视台应当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认清当前访谈节目的发展困境,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巩固原本优势,为访谈节目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从而实现访谈节目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电视台访谈节目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访谈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主持人通常按照预定流程进行访问,并且层层递进,在完成访问工作的同时获取信息。观众通过观看访谈节目,基于主持人的访问了解访谈对象的背景、经历等,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对自身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引导。

访谈节目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而且主流媒体访谈节目对访谈对象开展的采访,内容更具权威性与真实性,更能够获取广大观众的信任,这对提升电视台节目的传播力、促进电视台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电视台而言,尽管综艺节目再怎么受宠,访谈节目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一种标配性的存在。有电视台负责人表示,“访谈节目能够体现一个电视台的情怀,其内容能够体现一个电视台的价值观”。比如,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是“用事实说话”来构建内容及其逻辑结构,强化事实论证和细节描写。通常是观点先行,然后用事实为观点立论。其观点,就代表了节目组乃至电视台的态度。

当前,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而且具有极强的传播力,人们对碎片化的信息需求量更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之后,人们对访谈节目提出更高要求。

要想实现节目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迎合媒体融合要求,实现节目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主流权威媒体的传播效能,创造出更大的新闻价值。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要想保证访谈节目能够长远发展、大放异彩,就必须创新。当前,新媒体平台上的网络访谈节目兴起,此类节目以新颖的内容及风格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并且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由此导致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受到了巨大冲击。电视台访谈节目的策划与制作都应充分考虑这一点,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节目的转型策略,利用自身的优势特点,积极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良好的节目播出效果,进一步提升访谈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二、电视台访谈节目面临的发展困境

1.过于注重名人效应而不深度挖掘节目内容

电视台开办访谈节目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架起访谈对象和观众沟通的桥梁,让访谈对象袒露心扉,让观众更加了解访谈对象,因此,通常会邀请一些知名人士走进节目,希望利用名人效应及观众的猎奇心理,提高节目的吸引力,打响节目的知名度。名人访谈虽然能够为节目带来流量、扩大知名度,但是一些电视台没有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入采访,访谈缺乏深度,不能与观众产生共情效果。长此以往,观众无法从节目中获得共鸣,也就失去了观看的兴趣,最终导致访谈节目的观众覆盖面变得越来越窄,内容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甚至逐渐走向衰落。单纯依靠名人效应却不深度挖掘节目内容,势必会导致访谈节目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

2.节目无法平衡好娱乐性和导向性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缓解压力,很多观众对娱乐性较强的节目会更感兴趣,表现出旺盛的需求。因此,娱乐性明显的电视节目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访谈节目的娱乐属性不够明显。访谈节目通过主持人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度采访,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访谈对象,了解其身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从中挖掘出正能量的信息,让观众产生共鸣,进而加深对访谈对象的良好印象,也促进自身的发展。访谈节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以促进和谐社会的长久稳定发展。但由于访谈节目通常只有主持人和访谈对象出镜,如果主持人对访谈对象的引导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访谈过程较为沉闷,难以充分发掘访谈对象身上的亮点,更无法产生共情效果,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目前来看,大多数的访谈节目还无法实现娱乐性与导向性的平衡,也就导致其发展受到制约。

3.没有品牌意识

当前,媒体融合不断深化,访谈节目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保证访谈节目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形成品牌效应,提升访谈节目的号召力。

就当前来看,一些访谈节目虽然内容较为丰富,但对访谈对象的选择较为随意,并没有形成固定特色。电视台对节目的定位不够明确,节目内容、风格、主题等变化较大,也就无法形成品牌节目,难以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就会对节目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4.缺乏鲜活话题和活泼形式

访谈节目的形式较为简单,主要出镜人员为主持人和访谈对象,通常的节目流程是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一问一答。这种按部就班的访谈流程,虽然完成了访谈任务,但形式比较单一,达不到观众对节目的期望值。最终的结果便是节目结束了,但观众没有对节目内容有深刻记忆,没有达到理想的访谈效果。长此以往,没有鲜活的话题支持,节目丧失发展动力而走向衰落。

5.不够重视观众反馈意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已经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当前可以说人人都是媒体,都能够进行信息传播。如果电视台不够重视观众对节目的反馈意见,没有把观众放在主体地位,观众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无法被电视台采用,访谈节目就自己把发展道路走窄了。

过去,观众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客体,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观众已经成为主动探索信息的主体。如果访谈节目的策划与制作不能充分考虑观众的兴趣爱好、心理接受等情况,仍旧“自说自话”,就无法满足观众对于节目观看的需求,最终也导致访谈节目与观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节目的持续发展。

三、访谈节目的发展对策

1.深度挖掘访谈对象身上的亮点

当前,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纵深推进对电视台各类节目的转型创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证访谈节目的长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必须对访谈对象身上的故事进行深度挖掘,而非仅仅注重名人效应。

电视台要精心选择访谈对象,应选择身上具备正能量的人物。例如对“感动中国”人物开展访谈,通过对访谈对象故事的深度挖掘,让观众充分了解其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原因,从榜样人物身上汲取奋斗力量。

只有注重对访谈对象身上的亮点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凸显节目的引导作用。节目有感染力,观众就会自发地通过网络、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分享节目并展开交流讨论,为榜样精神点赞,迅速掀起对标先进、见贤思齐的学习热潮。

比如,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等形式,展现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年轻的观众看完节目之后感慨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好好学习榜样,以实际行动、脚踏实地的工作,让榜样的力量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2.运用新媒体手段增强节目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台访谈节目也应当充分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增强节目的互动性。

例如在开展访谈节目之前,节目组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征集大家感兴趣的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可以同时开放新媒体账号的留言互动区,节目导演、编辑或主持人随时与观众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以充分了解观众对访谈对象的看法、对访谈内容的意见。观众也可以提问,访谈对象随时进行回答,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增强互动的即时性,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使节目内容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实际,提升访谈实用性。

3.注重打造节目品牌

在制作访谈节目时,电视台必须明确节目的具体定位、内容类型、节目风格等,同时考虑观众的需求进行策划,打造特色品牌,最终形成品牌效应,从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品牌的塑造与节目的定位、主持人的风格、节目嘉宾的选择有密切关联。访谈节目邀请的访谈对象非常重要,例如情感类访谈节目应当突出人物的充沛情感,可以对坚强的烈士父母进行访谈,引起观众的共鸣。应当确保节目访谈内容的真实性与感染力。具有真情实感的访谈,才能和观众实现共情,从而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4.利用新媒体挖掘话题

要想实现访谈节目的长远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新媒体上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使节目选题与社会热点话题相呼应,从而更好地引起人们对节目的关注,实现节目热度的提升。

节目选题不仅要有社会热度,还要有人性温度,同时需要与节目定位相结合,寻找与节目定位相符的话题。通过讨论热点话题,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观众的共鸣,使其愿意与节目互动。

5.基于观众反馈不断改进节目制作

访谈节目只有充分掌握观众对节目的看法,才能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改进,基于观众反馈意见进行优化改进,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想准确获得反馈意见,访谈节目可以开设新媒体账号,开放留言互动区域,对观众的留言内容进行科学分析。

对于经常提供建设性意见或者建议的观众,节目组应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让其意识到节目组对自身留言的重视,意识到自己在节目策划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节目互动。

四、结语

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是主持人与嘉宾等在特定场景中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节目满足了人们深层交流方面的需求,提供了表达的平台,给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了解他人的窗户。电视台访谈节目大多具有较高深度,尽可能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通过展示事件核心、人物思想,使观众对事件及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这类节目能够对访谈对象的亮点进行挖掘,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访谈内容,对观众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访谈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很多新挑战,这就需要对节目进行深入分析,加强创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访谈节目的优化和完善,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主持人对象内容
神秘来电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主要内容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