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的策划、拍摄和推广

2022-04-06 14:09□邵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专题片选题策划

□邵 寅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电视专题片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节目。为保证电视专题片的长远发展,就要做好策划、拍摄和推广工作。

一、电视专题片的类型、特点

电视专题片具有明确主题,按拍摄题材不同,可分为人物报道类、社会事件调查类、警务纪实类、历史文献类、美食类、地理风光类等多种类型。因为内容符合真实情况,可以最大限度还原事实,展示不为人知的内容,所以深受观众喜爱。其涉及范围广、囊括内容多,同时拥有纪实性、艺术性等特色。其与纪录片较为相似。但专题片和纪录片在选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专题片灵活性较强,选材更为广泛。专题片表达方式不一定华丽,但题材内容更具真实性,观点和事实相结合,叙事相对完整,能引起观众思考。

1.人物报道类专题片

人物报道类专题片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表现的客体和对象。除了具有电视专题片的一切特性,人物报道类专题片更注重对人物性格、情绪、神态等的细致表现。它运用纪实手法,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细节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风貌,从而达到电视节目弘扬人物精神,引导、启迪受众思想的最终目的。

一个好的人物报道类专题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一个有趣的灵魂,故事要讲得有感染力,人物才更有个性。所以如何讲好故事,开篇怎么抓人眼球,中间怎么设悬念,这些事关专题片的成败。要想使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得到观众的认可,不能单靠灌输观念,要通过故事让观众了解他、喜欢他、接受他。故事要想讲得精彩,就要开篇能吸引人,中间悬念迭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结尾又能结合时代背景升华主题,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公共频道《奋斗点亮幸福》栏目曾制作播出一系列专题片,包括《刘国道:荒漠变绿洲的梦想》《李斌:打造海南神话艺术IP》《陈石泉:在大海里种草》《毕焜:乘风破浪的帆板梦》等。《奋斗点亮幸福》选取的是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人物,选题突出人物主人公与时代的关联,主题鲜明;节奏有张有弛,写意镜头适时出现,在必要的地方渲染情绪,引发种种联想,给人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感悟。

2.社会事件调查类专题片

社会事件调查类专题片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纪实性强,具有一定深度。比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曾播出名为《偷拍》的专题纪录片,时长约40分钟,讲述记者暗访贩肾团伙的经过。

3.警务纪实类专题片

顾名思义,警务纪实类专题片拍摄对象为警务人员和相关出警案例,一般来说,节奏性强,情节惊心动魄。比如,由东方卫视出品的全景式警务纪实片《巡逻现场实录2018》以“巡逻现场”为窗口,直击城市管理最前沿,实录人民警察风采。拍摄历时4 个多月,摄制组昼夜蹲点在上海36 个基层派出所,和巡逻民警一起早中晚三班倒,拍摄了748个巡逻案例,跟拍了近200位一线巡逻民警,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上海基层民警忙碌、琐碎而又辛苦的巡逻工作。12期节目分别根据警务工作特点或接处警类型,设置分集主题。每集主题下涵盖7至10 个故事,辐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时,通过治安“小贴士”的形式,教观众日常实用的安全防范小常识,提高老百姓防范意识。

4.历史文献类专题片

历史文献类专题片一般以历史话题为主线,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采用现场拍摄与场景再现等电视表现手法,层层递进,揭秘众说纷纭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在创作中讲究真实性,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引领观众探索历史文化之旅。比如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求索音像出版社出版的10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走向辉煌》,以时间为线索,以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代表大会为节点,展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富强所作出的贡献,讴歌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所缔造的丰功伟业。该片遵循历史事实,反映时代精神,文献翔实丰富,叙述生动活泼。再如,2018年,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改革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拍摄了8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以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主题,全景式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以风云激荡的感人故事,铺陈出一部国家民族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是由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还有,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共同摄制,全景式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讲述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奋进、一路走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采用大量历史文献影视资料呈现了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许多资料首次公布,仅检索资料总时长达2万分钟以上。外拍摄制组前往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拍摄采访,累计行程约3.7万公里。制作团队也用了近100分钟视觉动画的制作。在新媒体传播方面,针对互联网用户的收看特点,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碎片化视频生产,既有4分钟精编版短视频,还有伴随每集播出的预告等短视频。

5.美食类专题片

美食类专题片已经成了热门的电视节目之一。《舌尖上的中国》《宵夜江湖》《人生一串》等美食类专题片可谓深入人心。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既注重“吃”,也注重在“吃”背后的人与事上面做文章。它对美食的呈现是全景式的,大江南北、山河湖海,应有尽有的美食和口味;它对美食文化的呈现也是全景式的,背后立住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人情——经由食物这个窗口看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6.地理风光类专题片

地理风光类专题片是指以展现地理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片,不仅要体现自然风光的客观属性,还要表达出身在其中的人的心情,展现良好的人文氛围与生态自然的和谐之美。比如,《航拍中国》以航拍为特色,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展示美丽中国、文明中国和生态中国。

二、电视专题片的策划和推广

1.选题新颖,定位明确

要想使电视专题片对受众有较强吸引力,就必须重视策划阶段,确保选题新颖,内容能吸引受众的目光。

策划创作团队要定期召开选题研讨会,对选题展开讨论,研究制作方向与切入角度,确保选题内容紧扣时代发展脉络。也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热议的热点话题,分析受众的喜好,实现有针对性的内容创作。要做好素材搜集、整理工作,为选题奠定良好基础。策划团队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制作的专题片是面向哪些受众人群的,对自身节目进行精准定位,以增强受众人群和专题片的适配性。在掌握受众需求后,在内容制作上做到“投其所好”。市场调研工作中,要想尽办法让更多受众参与调研、给出反馈意见,决不能在调研中弄虚作假,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比如,在调查问卷中设计问题:“您更关注民生话题还是经济话题?”“您最希望在什么时间段观看电视专题片?”这样获得的分析结果也会更有指导意义。

只有明确选题方向与内容定位,专题片的制作才更符合受众需求,将来投入市场也会更受欢迎。做好选题策划,会避免制作团队在拍摄专题片时偏离主题内容,影响最后的成片品质。例如,在创作大型专题片《永远的冀鲁豫》时,考虑到菏泽地处鲁西南,是革命老区之一,当地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让受众对这段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在创作时就确立专题片的核心内容,通过150多位讲述者的回忆还原历史,并加入大量影像资料。该专题片生动展现了冀鲁豫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良好风貌,而且内容真实。在播映后获得一致好评,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在较长时间成为当地的热点话题。

2.突出特色风格

在专题片策划阶段就要思考其播出后是否有社会价值,是否吸引人,是否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要保证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具有层次感,风格独特。策划人员要敢于创新,结合自身节目特点,尝试不同的风格。策划创作团队的所有成员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更多新奇想法融入创作中。

3.积极宣传推广

通过宣传推广,可以让人们知晓专题片的大概内容,让喜欢这种题材的受众提前了解专题片,进而主动观看。创作团队要重视宣传推广工作,让专题片在播出前就在社会上产生话题效应,具有一定影响力。宣传时,要专注专题片的亮点,调动受众的好奇心,提升其对专题片的期待。推广活动也不是盲目和随意进行的,而要做好策划安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在推广进行中,创作团队也要关注受众的反馈,积极听取受众的合理化建议,在下一步推广中做好调整工作。

三、电视专题片的拍摄

1.拟定科学的拍摄计划

拍摄工作是制作电视专题片最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引起制作团队的足够重视。内容策划仅仅是第一步,宣传推广也只是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手段。拍摄是将头脑中和策划案中的想法落实的重要步骤。要借助拍摄手段,表达制作团队对于社会话题的思考,要展现富有震撼力、冲击力的画面,让观众在观看专题片时产生共鸣。

而在拍摄开始前,要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与策划方向保持一致,选择适合表达主题内容的拍摄地点或人物,做好拍摄的前期准备。针对拍摄内容不同,要提前准备好器材,例如收音设备、镜头等。保证在拍摄之前做好所有前期工作,包括给机器充电、联系好拍摄场地、确定机位等,避免在拍摄时手忙脚乱,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如果摄影师在拍摄之前有新想法,也要及时和团队其他成员沟通,讨论新想法是否和策划案明确的主题相符,是否有实现的条件等。

2.坚持实事求是的拍摄原则

专题片对社会事件的真实反映,是通过记录真实的人、物、事引起受众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拍摄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避免虚构情节,影响专题片内容的客观性。以真实的画面打动人、感染人,才能确保专题片的健康长久发展。所以,要真实记录人物与事件,最大限度为观众还原真实场景。如果刻意摆拍,就会失去专题片制作的意义,对大众的认知造成误导,影响其对社会事件的正确判断。所以,摄影师一定要了解专题片导演的意图,完整展现真实故事。

3.注重细节

细节对专题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让细节成为专题片亮点,从而引起观众共鸣。当前社会正保持高速发展状态,每天都会产生大量信息,粗制滥造的专题片在市场上屡见不鲜,人们对专题片的要求愈加严苛。想增强专题片的传播力,就要从细节内容入手,保持严谨的创作态度,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专题片。拍摄哪些细节,需要创作团队反复推敲。通常情况下,要捕捉那些对事件发展、人物命运有显著推动作用的细节镜头,让画面更细腻,更富有冲击力。在确定拍摄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内容寻找拍摄对象,观察拍摄对象的特点,从其身上寻找亮点。用亮点和细节展现创作团队的用心程度,提升专题片整体质量。

4.善于随机应变

策划想得再周全,拍摄中也可能会遇到突发状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拍摄中断。所以摄影师要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处事不惊,根据拍摄现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拍摄思路,转换机位,进行补救。

5.保证叙述完整性,突出亮点

专题片是创作团队以专业视角重新解构事实,并从多个角度为观众还原事实真相。但是,许多事实在专题片拍摄之前可能已经被大众所知晓,人们或多或少了解了事件的基本情况,专题片就要重点展示其不为人知的那部分事实。

这就要求创作团队一方面完整叙述事实,展现全貌,一方面精选素材,突出重点,让人们看完感觉眼前一亮,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创作团队要在已掌握的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拍摄新鲜的素材画面,对它们进行有机编排,确保各个镜头的有效衔接。避免出现描述素材偏离主题的情况。要让观众在观看专题片后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明晰创作团队的想法。如果只注重画面的美感,内容却十分空洞,那就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四、结论

在互联网技术冲击下,电视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电视专题片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发展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想要提升电视专题片质量,就要做好策划工作,提升拍摄水平,重视宣传推广,创作团队人员要积极拓展思维,找准定位。■

猜你喜欢
专题片选题策划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