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

2022-04-06 14:09唐晓雁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广播

□袁 黎 唐晓雁

广播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在规定时段播出,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广播新闻记者不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而且要具备较强的捕捉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同时,还要具备对新闻事件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和加工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对突发新闻事件要形成敏锐的直觉,可以针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拓展新闻报道深度。

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一定要重视对广播新闻记者的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完善自我,提升采编能力,播报更多有利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正能量新闻信息,促进广播新闻在融媒体时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推动广播新闻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采编的特征

1.信息传播载体多元

传统广播新闻主要依托广播平台进行新闻的传播,传播形式相对来说较为单一。而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报道工作中,信息载体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应用电脑、手机等多种设备对新闻进行采编和传递,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即时性和准确性,促进了新闻的多样化传播。

2.信息资源海量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中,信息量显著增加,广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采编,并且需要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信息的价值、真实性等进行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新闻信息的编写、处理,确保广播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和即时性,能准确反映时代热点,向受众传递重要民生信息,突出广播新闻的特色,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记者采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凸显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时代性

培养广播新闻记者采编能力,能使其快速适应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在报道中凸显时代特色,运用更多的融合手段,带动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提高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

2.提升广播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

培养广播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有助于增强广播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可以从不同视角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以独特的眼光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广播新闻的特点撰写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使广播新闻报道能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实现广播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由此可以看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培养对广播新闻报道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引导新闻记者制定科学系统的新闻策划方案,切实保障广播新闻工作的高水平开展,提升广播新闻报道的综合影响力。

3.增强广播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

广播新闻记者基于融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对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与时俱进地引入新的采编思想和采编理念,将各类新闻信息准确地呈现给社会大众,帮助社会大众从复杂的新闻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凸显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使广播新闻报道能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从而增强广播新闻报道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夯实广播新闻传播的基础。

4.有利于推动广播新闻行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络和智能设备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社交活动、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们阅读新闻的途径从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变为新兴的互联网络平台,同时也提出了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新闻记者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采编能力,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时效。此外,广播新闻记者提升自身的采编能力还能使新闻信息更具针对性,可以根据受众不同的新闻需求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记者提升采编能力能够更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进而推动广播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记者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工作遭受冲击。这就要求广播新闻采编人员转变工作理念,提高采编能力,勇敢迎接挑战。具体分析,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记者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以下挑战:

1.新闻采编工作对记者技术要求明显提高

融媒体时代,要求广播新闻记者能应用融媒体技术开展新闻采编工作,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能依托网络平台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抓取、分析和筛选,促进新闻采编工作向线上转移,提升新闻采编效果。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记者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

2.新闻采编工作对记者信息挖掘能力要求增强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记者需要增强创新意识和新闻挖掘意识,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自身新闻理念,以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从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挖掘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新闻报道工作。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记者对网络新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3.新闻采编工作对记者创新能力要求提升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记者不仅应具备专业的采编知识和能力,还应对新闻采编理念进行调整、创新和优化,从而借助新思想和新模式的应用,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系统的创新,使新闻采编能凸显时代特色,契合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工作的现实要求,有效促进广播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

四、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措施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记者只有增强自身新闻采编能力,才能为广播新闻报道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逐步提高广播新闻的收听率,增强广播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1.深入扎根基层,强化广播新闻记者的脚力

“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是对新闻工作者的真实写照,新闻工作者要想行得远,走得快,必须练好“脚力”这一扎实的基本功,践行群众路线,奔赴新闻现场,掌握来自基层和一线的鲜活素材,开展深入、生动的报道。

广播属于传统媒体的范畴,广播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较强,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记者要想保持广播新闻传播的优势,凸显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就要扎根基层,深入基层一线获取新闻素材,作出客观准确的报道,从而使广播新闻成为反映百姓心声的主要渠道,全面优化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例如,报道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的过程中,为了能了解一线最新新闻资讯,广播新闻记者深入一线,动态化地跟踪报道暴雨信息,使社会大众能直观了解一线的基本情况。

新闻记者深入一线开展采编工作,能增强广播新闻报道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使新闻报道更有温度,更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反映群众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促进新闻报道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创新采编方法,逐步培养全能型记者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要求新闻记者利用新技术、新载体开展新闻报道工作,高效获取新闻信息,促进新闻信息在受众群体中的高效率传播。在尝试提高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并结合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新闻采编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逐渐发展为全能型记者,提高广播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广播新闻记者要积极运用采访机、录音笔、智能写作软件等先进技术和工具,学习和掌握新闻编排、新闻客户端运营、流量统计等方面的技巧,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可靠的新闻信息。

具体而言,在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中,新闻记者掌握多种技术手段能提高新闻素材的采集效率,开发新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如广播新闻记者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化处理,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科学分析,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再深入浅出地向受众讲解,保障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

3.提倡独家报道,满足受众个性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对广播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帮助新闻记者在采编工作中挖掘更多独家新闻信息,使新闻报道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融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包括内容竞争、渠道竞争、平台竞争、流量竞争、受众竞争等。广播的内容生产者需强化受众意识,遵从新闻的传播规律,办真正意义上服务于广大受众的媒体。近年来受众新闻需求已然发生改变,正襟危坐、字正腔圆式的播报逐渐被淘汰,互动、定制类的新闻产品越来越多,这种变化也体现了受众意识的重要性。为了能增强新闻报道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使新闻传播能满足受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广播新闻记者就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进行独家新闻报道,使自己创作的新闻在诸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如在报道东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广播新闻记者就围绕受众较为关注的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问题,进行独家报道,另辟蹊径,引发受众群体的高度关注。

4.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广播新闻记者应杜绝一本正经的说教,生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这些产品还应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

比如,南京交通广播不断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把弘扬主旋律渗透到新闻生产中去,以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方式打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其报道均通过广播母体及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在南京”APP、南京广播网、水滴直播等网络平台以不同形式发布。新媒体报道中常使用网络流行语,配以动图、表情包,有时还会加上记者现场报道的短音频,颇具网络特色。

再如,在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在众多全国两会新闻话题中找新意、寻特色,回应百姓关切的同时,讲好代表委员故事,传递履职心声,打造政务沟通与百姓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污染防治、脱贫攻坚、“放管服”改革……代表委员通过中国之声的各类栏目,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关切和心声。

在《奋进正当时》板块,展示了湖北团乘火车抵京的过程。火车行驶在铁轨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代表们关注的民生热点话题以及自己的履职心声,也通过电波传递到每位听众的心里。在手机上网用户日益增长的当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设置了“点赞两会”“能说‘会’道”“两会头条”等话题,方便用户点击查找相关内容。在这些话题下,汇集了“部长通道”、“委员通道”、委员采访等丰富的视频报道,让新闻现场能听能看。

5.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机制、技术、产品创新为抓手

实践表明,无论选择了何种转型路径,都必然伴随着内容转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始终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核心。广播电台应以“新闻立台”为核心战略,勇于在多个层面实施创新。一是进行机制创新,将新闻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实现资源优化,发挥规模效应;二是进行技术创新,建立广播新闻全媒体融合平台,整合内容生产指挥协同、全媒体融合生产、全媒体内容库等三大模块,不断完善采编发流程再造;三是进行产品创新,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直播产品。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记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出现了变化,内外部变化对新闻记者自身新闻采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促进广播新闻报道工作高效发展的过程中,要客观审视融媒体时代对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影响,制定有效提高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策略,切实做到采写的新闻稿件立足真实性,把握典型性,突出时效性。广播新闻记者要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广播新闻传播的整体水平,使广播新闻报道在融媒体时代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广播新闻事业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广播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