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2022-04-06 14:09吴天祺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融合内容

□吴天祺

传统纸媒长期以来占据着优质内容资源,新兴媒体的涌现改变了大众获取内容的主要入口。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以其特有的社交性、便捷性、快速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青睐。而曾经作为媒体潮流引导者的纸媒却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并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内容创新不足、更新相对滞后、表达方式单一等。传统纸媒和新兴媒体不是谁主谁次的关系,而是此长彼长的关系;不是谁强谁弱,而应当优势互补。因此,加强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才能有效为媒体创新发展赋能。

一、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特点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集成性。当前信息传播载体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所应用的技术主要有WAP、4G、5G 等。全媒体时代可以将多样化的信息与技术结合起来,为媒体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推力。

全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还具有精准性的特点。全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定位精准、推送精准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纸媒与新媒体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

二、纸媒的优势与局限性

1.纸媒的优势

纸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受众范围广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读者最重要的新闻获取来源之一。且报纸售价较低,对普通读者来说不会造成购买压力。

众多读者对于纸张有强烈的依赖感,有阅读报纸的习惯,不少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读物时,也更倾向于纸质书籍和报刊,而不愿意选择电子读物。

此外,纸媒具备较为专业的采编团队和广阔的信息来源,生产的内容相对真实,善于进行深度报道,具备较强的社会舆论引导力,因此在读者心中拥有较强的公信力和认可度。

2.纸媒的局限性

如今的纸媒存在着信息传播滞后、呈现方式单一、与读者互动较少等缺点。

报纸需要一定的制作流程,要经过印刷、装订、运输等环节,从而导致信息的时效性无法得到保障,送达到读者手中往往需要超过半天的时间,读者无法掌握到“热腾腾”的新信息。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纷纷涌现的当下,纸媒信息滞后的缺点更加凸显。

此外,纸媒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无法与读者之间形成深刻的、直接的、高效的互动,从而很难进一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论坛崛起,为人们进行思想表达提供了相对宽泛的环境,人们能够通过这些渠道及时实现情感传递、压力释放、意见表达,因此新媒体受到欢迎。相较于新媒体,读者很难在报纸上快速实现倾诉、表达的诉求。

三、新媒体的优势与局限性

1.新媒体的优势

近年来,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弥补了纸媒的部分不足,在信息传播速度方面“一骑绝尘”。其依托于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不需要像纸媒一样必须经过印刷、投递等环节。摆脱了传播载体的限制,便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传播时间,增强信息的时效。

此外,新媒体的载体也与时俱进,从具有社交链接属性的微博、微信,到以资讯聚合分发为特征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到直播平台映客、斗鱼,到短视频平台快手、抖音,更新迭代很快,吸引眼球,抢占了受众的碎片化阅读时间。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能够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与读者达到近乎零距离的互动,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及时进行意见发表和情绪宣泄的平台,人人都能拿起麦克风表明态度,黏性极高。

2.新媒体的局限性

新媒体发展曾经历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入行门槛太低,产品良莠不齐。虽然有不少新媒体产出了点击量超高的现象级产品,但也要看到,还有众多新媒体存在“标题党”“浮夸体”“流量至上”的问题,屡遭诟病。部分自媒体推送夹带虚假内容的消息,涉及食品药品、金融投资等内容,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倾向。不少受众在浏览消息时,广告内容“猝不及防”地出现了,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此外,部分新媒体缺乏纸媒所拥有的新闻采集和发布权,因此发布的信息内容很多源于纸媒,更多的是“复制粘贴”,缺乏原创性,甚至出现侵权行为。尤其是在深度报道方面,纸媒具有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渠道优势和人才优势,更容易生产出好产品。

四、全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路径

1.打造复合型采编人才队伍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新闻摄影、新媒体编辑、短视频摄制等工作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光是稿子写得好、图片拍得好或者是版面编得好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了,这对当下的纸媒从业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转型是不二之选。

传统纸媒应及时组织人员参与培训、学习,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素养,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采编思路,培养全媒体思维,立足受众需求,更新话语体系,在发挥主流媒体优势的同时,采用更为幽默、轻松、易读的表达,以长图、H5等图形化方式将高屋建瓴的内容进行“转化”,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实现媒体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数字人才队伍。201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首次将互联网出版单位从业人员纳入考试报考范围。2016年,北京市试点开展数字编辑职称考试和评聘工作。2017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新闻出版单位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中首次提出了数字编辑相关职称的评审规则。高校近年来也在培养数字出版专业人才,2011年教育部本科备案目录增设“数字出版”专业。这些举措有利于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强化对行业单位的管理,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引领和带动了全国数字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

2.打好一体化融合“组合拳”

面对再不转型就要被淘汰的严峻形势,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先后涌现,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快推进深度融合。

许多纸媒采用“云报纸”技术,以一个小小的二维码牵线搭桥,连通报纸上和新媒体上的内容,读者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或获取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便可以实现,这也达到了引流和推广的效果。

更有不少传统媒体在拓展如“中央厨房”、“两微一端”、云传播等渠道、平台方面进展显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人民日报、头条新闻、新浪娱乐、环球时报等是媒体融合传播领域的佼佼者,引领着国内媒体融合发展大潮。绝大多数传统纸媒都开设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并入驻今日头条、抖音等客户端,将新闻产品通过多个渠道以不同方式进行发布。

《厦门日报》作为福建省率先推出融媒体采编“中央厨房”的媒体,目前已建成具备跨媒体统一指挥调度功能的“超级编辑部”,实现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初步形成了“两微一端”和网络电台、网络视频台的全媒体框架。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日报社还在特色化、分众化上下功夫,各类垂直公号也收获了数十万的粉丝。如“厦门招考”微信公众号为全市学生搭建了一个公益平台,不仅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教育资讯,还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分享。厦门日报社旗下的《厦门晚报》《海西晨报》同样在融合发展上发力。

但也要看到,当前虽然有不少传统纸媒致力于克服单向传播劣势,开通了“两微一端”,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融合发展,数字媒体并没有完成超越纸质媒体的内容创新,同质化竞争惨烈。因转型不当、融合不力,就此转身离去的传统媒体陆续出现,《京华时报》就是一大例证。2012年5月17日,京华时报云报纸全球首发,京华时报成为第一家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云报纸的诞生被评为中国传媒十大新闻事件。然而,之后的《京华时报》身陷困境,亏损严重,突围未果,于2017年休刊。

3.与新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要想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就必须依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不仅要遵循“以内容为王”的原则,还要遵循“以服务为主”的原则。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密切掌握受众需求。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直播电商成为各行各业寻求突破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也不例外。如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电商主播合体,为湖北拼单,吸睛又吸金;《新京报》联合电商平台发起“一起卖”公益行动,为北京、广西、云南等地农户挽回上千万元损失。

具有短平快、新鲜活等优势的短视频站上风口后,有一批先行先试的纸媒尝到了甜头。由《华西都市报》发展而来的“封面新闻”和从《重庆晨报》发展而来的“上游新闻”收获了不少拥趸,都各自成立了传媒公司,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许多媒体尽管建设了多平台,但内容更新缓慢,或者仅仅照搬纸媒,媒体融合建设的传播力、影响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内容为王”不是口号,提质出新才是出路,适应各平台传播规律,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加工、传播形态变革至关重要。

无论信息生产与传播业态如何改变,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传统媒体都不能缺位。与新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媒体形式必将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好的内容始终不缺受众。

4.拓展盈利渠道增强生命力

促进全媒体时代纸媒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拓展盈利渠道至关重要。

传统纸媒的盈利主要通过在界面上刊登广告来获得资金注入,前提条件是纸媒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播机制和用户习惯发生了变化,纸媒的盈利空间正在不断地缩减,时政类报纸内容对于读者的吸引力降低。同时,纸媒在生产模式上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需要花费一定的生产制造成本,而网络新闻媒体或者新闻客户端媒体则不需要承担这部分成本。因此,纸媒商业模式上要逐步减少对于传统广告的依赖性,将更多盈利方向转移到线上,可以逐步向靠内容吸引增加数字订阅用户这个方面转型。

在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内容收费模式进行盈利空间的拓展。比如,以纸媒为基础开设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可以设置收费频道,当然,这对纸媒生产的新闻作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财经媒体在收费资讯方面走在前列。财新网、第一财经等均有收费的产品,读者在电脑或手机上都可以阅读。

近年来,自媒体号兴起,中央到地方纸媒纷纷入驻今日头条的头条号抖音号、腾讯企业号、百度百家号等,和网站、微信号、微博等形成媒体矩阵,产生巨大的流量和收益,也产生不菲的盈利。

纸媒具有较好的品牌合作基础,可以通过行业评选、线下论坛、高端采访、舆情监测等途径实现盈利。

此外,在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可挖掘纸媒版权价值,通过版权收费模式获得收益。这样既可以为纸媒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又能够减少其他媒体对纸媒自身优质内容的抄袭、转载,并通过独有的优质内容赢取更多的客户群体,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5.形成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

全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主体从媒体机构逐步转向普通个人,人人都可以是媒体。新兴媒体互动性强、信息整合快,具有“来得猛、去得快”的特点,但也埋下了不少隐患,网络造谣、诈骗、恶意吸粉等情况频现。

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职能监管与行业自律共抓并行,才能终结野蛮生长、无序竞争的局面。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媒体传播内容的监督,构建健康的舆论环境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引导媒体传播和宣扬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主流价值观导向的优质内容。

此外,应完善侵权投诉机制,降低维权成本。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对媒体进行监督,动员全社会睁大眼睛去盯防,监管部门应畅通举报渠道,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

五、结语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时代所需、发展所系、群众所盼。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传统纸媒要在筑牢发展底盘、做好优质内容的前提下,壮大多元产业,密切关注新潮流、新变化、新趋势,持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才能写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

猜你喜欢
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