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飞行大学生作风建设研究

2022-04-06 15:54高阳
大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准军事化飞行员作风

高阳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安全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重点,保持严格的飞行作风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才能规避人为原因造成的飞行风险。具体来说,保障民航飞行安全是从业人员的责任,安全飞行是由民航全体从业人员通力协作来保障的,而在团队中飞行员承担着关键作用。2018年,时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的冯正霖强调,要加强民航专业技术队伍尤其是飞行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将作风建设贯穿于每个民航飞行员的职业生涯中,狠抓队伍能力建设,提升航空安全保障能力[1];时任副局长的李健也曾在会议上强调,民航系统中从业人员在安全工作中必须严格落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章守法、尽职尽责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以过硬的工作作风为民航飞行安全发展保驾护航[2]。

飞行大学生作为当代民航飞行员的后备生力军,良好的作风建设有利于其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其职业技能的提升。民航高校作为飞行员培养的摇篮,其主要职责是促进飞行大学生在校期间各种作风纪律的养成,助力飞行大学生成长成才,以使其更好地胜任飞行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民航院校飞行大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加之新时期“00后”飞行大学生独特的个性,使民航高校在管理飞行大学生作风上增加了挑战,本文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当代飞行大学生作风建设,对于民航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飞行大学生的作风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高

部分飞行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成长环境中,往往养尊处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大局观[3]。很多学生自以为读了飞行这一专业,在校期间顺利修完理论课程及完成技术学习即可顺利成为民航飞行员,未能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和了解飞行职业,局限于自我认知,忽略了飞行职业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的工作,从而导致其不能从思想上胜任飞行员这一职业。

(二)自我规划不够合理

从高中升入大学是学生的重要过渡期,从完全管理式教育转变为半自主半管理式教育。结合学管工作发现,一大部分飞行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多学生对自己的飞行职业规划不合理、不科学,大部分人依据他人的路径规划学业,不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导致不符合飞行职业的要求。

(三)纪律意识缺乏

在民航系统中,飞行员队伍一向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代表,一个成熟飞行员的培养是从最基本的作风纪律上开始的[4]。飞行学生只有树立了良好的作风纪律,才能促进学风的提升,促进飞行技术的进步,才能全面提升自我。当代飞行大学生易存在纪律意识薄弱的情况。当前许多学生个人控制能力弱、社会认知弱,且部分家长常年不在家,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不够[5]。易导致部分学生不求上进、没有追求、目标感不强,缺乏纪律意识,出现迟到、早退、晚归等违纪情况。这些情况都导致飞行员前期培养中纪律问题非常严重,从而影响该行业人才培养成效。

(四)团队意识薄弱

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是民航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民航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特个性,这些民航高校的飞行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部分学生易出现拜金主义倾向,不能很好地融入学生班集体生活中,从而导致该群体很难开展有关学习、娱乐性质的团体性活动。部分飞行大学生团队意识薄弱的情况,将不利于他们自身职业生涯能力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民航系统飞行安全。

二、新形势下飞行学生作风建设措施

从飞行学生到飞行学员,再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直到成为副驾驶员或机长,这一成长过程是漫长的、残酷的,稍不注意就会被该行业淘汰。从飞行员这一成长过程来看,飞行学生阶段作为初始阶段,是格外重要的,飞行学生阶段是一个优秀飞行员职业的开端,该阶段在飞行员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对飞行学生的培养塑造是当今民航院校的重要工作。针对新时期下飞行学生出现的作风问题,本文总结出以下五点应对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飞行员行业是民航系统的重要职业,培养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要经过长期的系统性训练、技术打磨、思想提升、身体锻炼。现如今,民航系统中飞行学员储备充足,但真正优秀的飞行机长、飞行副驾驶非常少,这是行业内的普遍现状。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不仅要具备精湛的飞行驾驶技术,还要具有很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具有极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奉献精神。

民航院校作为飞行员培养的主阵地,不仅要给飞行大学生传授专业的民航知识,还要帮助在校飞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飞行学员了解飞行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认识行业内的竞争性。特别是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民航业的发展,间接导致各大民航院校飞行大学生招生比例缩减。所以,新形势下的飞行大学生更要认识到飞行行业的竞争残酷性和行业的严峻性,在校期间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院也要为飞行大学生开设行业发展讲座,帮助他们及时、正确地了解新形势下的行业情况,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

(二)落实准军事化管理模式

民航高校对飞行大学生的准军事化管理是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技术建设、纪律建设、团队意识建设等方面来考虑的,参照部队军事化管理模式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实施[6]。在针对学校内部飞行大学生管理方式上,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相关条令、条例,结合民航高校飞行专业的相关要求、标准,对在校飞行大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严格规范一日生活制度。近三年来,民航各单位受到的冲击非常大,行业内部不景气,导致对飞行员的选拔更加严格。目前民航单位在选拔飞行员过程中越来越看重飞行员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校也提出了新期望、新要求。因此,许多民航院校为切实保证飞行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对民航高校飞行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

新时期民航高校飞行大学生的培养要依据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开展,国内多所民航院校都对飞行学员的培养采用准军事化管理。从历年的毕业学员素质来看,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是切实可行的。近年来民航高校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以部队的纪律规范飞行大学生言行,以军人的素养和作风感染飞行大学生。对在校飞行大学生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学校通过以训促管、以管促教、以教促学的形式,家校共同努力,构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以提高当代飞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航高校对新时期飞行大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日常的训练教育,促进飞行大学生学知识,练举止,强健体魄,以此更好地锻炼飞行大学生的作风纪律和团队意识,做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整齐划一,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作风纪律素质,使他们发展成为思想过硬,知识全面,作风优良,纪律严明,适应民航业创新发展的新一代飞行员。在民航高校飞行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和规范化学习,全面提高飞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飞行大学生在准军事化中养成纪律严明、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优良习惯。

(三)践行辅导员(班主任)制度

班集体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而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内班集体的核心,是班级一切事务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严格执行国家高等教育方针,身体力行地充当学生的榜样、模范。严格践行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制度,全身心地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打造一流的班集体,促进优良班风、校风的形成。

在民航院校,特别是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下的飞行大学生班集体,班主任制度尤为重要。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就是飞行学生班集体的管理者、指挥员,要求飞行学生做到令行禁止。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飞行大学生纪律意识、作风养成、学风养成等。通过和学生们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生活,塑造他们的坚韧品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充当飞行大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在政治上提高认识,紧跟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

(四)建立家校联合管理模式

家庭教育是一个学生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家庭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只有在家庭和学校两个教育体系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方向上要志同道合、达成一致,两者始终秉持同样的原则,才能实现孩子的高素质发展。”[7]由此可见,家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渠道、有效地分工合作是保证孩子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如果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平时都不保持有效的交流沟通,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甚至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基于此,民航院校在培养当代飞行大学生时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尊重教育、共同育人、实现双赢的理念引领下,进一步探索家校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以此提高家校沟通的实效性,进一步达成家校沟通的目的。

在民航院校,飞行大学生是一个独立的群体,衣食住行都是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进行的。学校除了培养他们良好的纪律作风外,还要锤炼学风。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生活,部分学生可能无法适应,会存在倦怠的情绪,甚至出现退学转专业的想法,这时就需要家校多沟通交流,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行动上适应飞行大学生的管理模式,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在飞行大学生作风养成过程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家校联合管理更为重要,学校老师通过建立和学生家长联系的平台,及时有效地掌握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更好地进行在校期间的培养和塑造,家长也可以通过和老师交流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这种联合管理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飞行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民航安全飞行是具有团队性质的,由飞行员、机组人员、地勤人员和空管人员等通力合作完成的工作,特别是在飞行安全中更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飞行作风又是一个团队的集体风气展现,是飞行团队发展过程中由老到新、薪火相传、相互监督、相互影响才能塑造的良好风气。民航系统中飞行作风好的团队,其飞行安全性必然就好,相反,飞行作风差的团队,其飞行安全就难以保证。因此飞行作风建设不但能影响个人,还能影响到整个团队,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中之重[8]。

机长是飞行团队中的首脑或核心,是团队精神的核心,一个合格的机长不仅要具有精湛的飞行技术,还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作风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协调好飞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证航班飞行的安全。例如,2018年民航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四川航空3U8633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当时的情况极其危险,但该机组所有人员在机长刘传健的冷静指挥下保持冷静,最终通过机长精湛的飞行技术、优良的飞行作风以及全体机组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使该航班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无人员遇险。该事件就是飞行团队协作的一个典型案例,证明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严谨的飞行作风是一名优秀飞行员必备的素质,它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能够让机组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的头脑,准确判断,正确处理,化险为夷[9]。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民航院校要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帮助一些问题学生尽快调整心态适应飞行大学生集体学习生活。要鼓励、培养飞行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一些团体性活动,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要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时刻以增强班集体荣誉来要求自己。还要培养他们的协调指挥能力,使之在面对突发事情时能快速冷静地做出抉择。飞行大学生只有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才能胜任飞行工作。

三、结语

飞行作风是飞行员胜任飞行工作的基础,严谨的飞行作风是飞行员飞行能力的外在表现。新时期民航系统内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应该从进入飞行大学初始阶段就开始培养自己的生活作风、学习作风、飞行作风和思想作风,综合全面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将来进入民航系统做好准备。

作为培养飞行员的高等民航院校,学校要根据国内民航行业界的新思想,结合国内民航业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当今飞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方案。在沿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以管促学、以学代管、家校联合的培养方式来塑造新时期飞行大学生作风纪律,从而为民航行业培育优质的飞行员打下良好基础,保证未来民航行业的飞行安全。

猜你喜欢
准军事化飞行员作风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中职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思考
飞行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初探
飞行员的酷装备
飞行学员对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的认同感研究
飞行专业引入准军事化管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研究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