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探讨

2022-04-06 15:54李秋萍彭臻
大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女排女排价值观

李秋萍,彭臻

(1.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重庆 402160;2.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既要提升思想觉悟,又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逐步提升,在思想与行动中坚定文化自信[1]。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构成,对于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具有极强的辅助性,女排精神最为体育文化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将女排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肯定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探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

一、女排精神概述

(一)女排精神的内涵

女排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来源于20世纪,是中国女排在连续夺得五次冠军之后的总结。将女排精神具体化分析,可以概述为下述几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将中华体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值得后世学习与敬仰。结合女排精神具体内容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女排精神充分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科学求实、遵纪守法等中华体育精神[2]。女排精神不仅在体育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同样适用,借助女排精神实现育人目标,既能充分凸显其自身教育价值,又能将体育文化渗透至国家层面,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既能有效提升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又能将其视为民族精神状态的代名词。

(二)女排精神的价值

女排精神应用于教育事业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高尚的文化品质,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持续提升的核心力量;应用于工作中可以提升不同阶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自信,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促进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内容,是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无论从哪一层面分析,女排精神都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3]。从中国女排在各项比赛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公而忘私都是胜利的关键因素,也是引起国际对于中国女排重视的重点内容,更是中国女排越来越强的重要法宝。故此,在大学生教育中,高校应充分汲取女排精神教育资源,时刻确保学生朝着女排精神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学习其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女排精神为导向树立正确三观。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弘扬与传承女排精神,可以树立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促进其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坚定远大理想。

当前,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造成了负面影响,如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良社会行为极大地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仅对大学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也是国家文化进步的绊脚石。宏观分析,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最终也是损人不利己的结果,国家利益受到危害,个人利益可想而知。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以女排精神视为导向,在生活与学习中弘扬与发展女排精神,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时刻以女排精神为荣,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实现人生价值。

女排虽然属于体育项目,但是女排精神远不局限于体育,是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宝贵财富。女排精神早已与民族精神相融合,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阶梯,是人民砥砺前行的航向,大学生应时刻学习与践行女排精神,以此作为规范自己的核心要素。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促进女排精神在新时代发光发亮,发挥其教化功能。

二、女排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女排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基于女排精神的内涵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下文详细论述了女排精神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价值。

(一)导向价值,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大学生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虽然他们接受了大量知识教育,但是社会阅历浅,三观还没有彻底成型,需要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社会的发展有赖于青少年,国家的兴盛更有赖于青少年,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的未来主要力量,他们的三观教育是现阶段教师需充分重视的内容,而女排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三观具有一定的辅助性,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因素[4]。现阶段对学生的“三观”教育主要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虽然高校已实现“三全育人”,但部分学生依然缺乏判断能力,有时会陷入迷茫状态,对学习表现出质疑。受不同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并没有坚定信仰,树立远大理想,缺乏足够的团结意识,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

体育文化是帮助大学生坚定民族信仰、树立远大理想的核心要素,是振奋国民精神的主要推动力。奥运会舞台正是体育文化绽放光芒的地方,体育精神正源于此。女排精神作为体育文化的一种,是对学生影响力较大的赛事,大部分学生在观看女排比赛时,会感受女排在比赛中的气场,自主领悟这一种潜在的文化精神,进而在观看的时候受其影响,体会其中的精气神,如此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女排不忘初心,汲取外来文化,面向未来发展,从1891年夺冠,到2004年重回巅峰,2019再次创下辉煌成绩。女排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更是一种中国力量,为全体中国人民提供价值导向,是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女排精神对于树立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值得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将其视为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基于女排精神自身存在的教化功能,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开发女排精神教育资源,树立价值导向,端正学生三观,发挥女排精神这一教育力量。

(二)教材价值,树立大学生爱国意识

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文化,其核心内容包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爱国主义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应坚守的理想,其实不仅是大学生,爱国主义应当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应具备基本精神。每一个公民需谨记,国家的兴盛与个人的梦想是相互挂钩的,只有国家逐步强盛,个人梦想才会在国家的强盛中成为现实。爱国精神不止于女排,更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一个公民的根本要求,只有时刻坚定爱国信仰,以爱国主义填满自己的政治热情,才能推动全民素质的逐步提升,促进中华民族逐步强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5]。从20世纪到今天,女排精神历经重重困难,才在世界站稳了脚跟,在国际上出现了女排身影。他们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原则,始终为国争光,认为国家荣誉高于一切,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在每个女排成员的心里,为国争光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只有提高政治站位,弘扬国家体育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女排精神的作用,号召全体人民践行女排精神,将其应用于实践中。郎平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后采访中,显示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立场,这一种坚定的立场值得现代大学生学习,爱国并不是口号,而是需要付诸行动,郎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爱国主义当如何践行。女排精神就是一本育人的活教材,教师应发挥这本教材的作用,树立学生爱国意识,鼓励学生将爱国贯穿于学习与生活中,为之付诸行动。

(三)典范价值,促进大学生团结协作

排球这一项体育运动不是个人努力就可以,而是在个人努力下还需要相互协作,团结一致,需要集体成员相互配合,无论是进攻与防守,无论是比赛还是日常训练,每一位成员都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位置,为个人而战,为集体而战,为荣誉而战,为国家而战。只有相互协作,相互照应,才能相互弥补,在比赛中发挥集体力量,夺得竞争优势[6]。从古至今每一场战役的取胜都靠的是团结一致,将士同心,比赛也可视为一场小小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要想打败对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不可或缺。当今社会重在合作双赢,提倡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弥补,才能补齐企业短板,促进其经济发展。大学生最终是要步入社会工作的,高校本身也肩负着为社会输出人才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强调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如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社团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明确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改善部分学生我行我素、个人主义的不良之风。对于大学生而言,过于注重个人利益或成为树立正确三观的绊脚石,只有团结协作,相互弥补,才能促进集体利益发展,在集体利益中带动个人利益。团结协作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而女排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为大学生树立典范价值,引导学生在集体中时刻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加强与班级同学合作互动的能力,在集体相处中梳理个人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明确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典范,可理解为一种模范,学生必须时刻以女排精神为典范,践行其团结协作精神,将其贯穿于学习、生活及日常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团结协作意识与相关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四)楷模价值,提高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

女排精神并不仅仅是在比赛中获得冠军,而是在日常训练中呈现出来的勤学苦练、艰苦奋斗。中国女排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于国际而言是一种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于人民而言,这一种精神是需要长期践行于生活实际中的导向。女排精神之所以可贵,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以冠军为标准来激励自己,更多的是有时候明知自己与冠军无缘,也要艰苦奋斗打好这一场已知结果的比赛。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即使你知道做一件事的结果是失败,但是只要决定去做,尽可能去做好,而不是破罐子破摔,以结果来衡量自己的过程。在人生这一场旅途上,输和赢有时候是注定的,但是我们要做的依然是努力去赢,而不是去抱怨起点是否公正。女排精神的勤学苦练,艰苦奋斗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或是走上岗位,都应时刻以艰苦奋斗坚定自己的信仰,只有自强不息、勤学苦练才能获取理想的成果。女排精神源于体育,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其与体育课程相互关联,结合女排精神设置相关体育活动,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困难、挫折与失败等考验,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会自主应对,时刻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失败认输,转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面对困难,勇于克服,扭转结局,永不言败。体育活动本就是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耐力的主要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领悟到任何项目都需要用心去做,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得成功。教师应多在实践活动中弘扬女排精神,发挥其楷模价值,引导大学生艰苦奋斗,坚定文化自信。女排精神的楷模价值难能可贵,高校在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时,应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实践活动中,最大限度发挥其楷模价值,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意识。

(五)表率价值,培养大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巴西队主场作战,他们在比赛前就开始庆祝胜利,这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由于巴西在排球、足球等方面能力较强,中国女排面临较大的考验,此刻不仅考验的是女排的排球技艺,更多的是意志力。但是在面对这样强悍的对手之下,中国女排始终坚持顽强拼搏,永不放弃,本着打好比赛的理念,最终战胜巴西队。从这一场比赛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排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在实践中创造奇迹,这不仅是女排精神,更是中国精神,诠释了一代代人对于顽强拼搏的传承与发扬。当前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成为最显著的难题,学生面临着新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机遇,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则需要大学生自主解决与应对。女排精神中的顽强拼搏正是大学生学习与工作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信心,鼓励其敢于挑战自己,永不退缩,永不言败,面对已知结果依然顽强拼搏,不断挑战自己极限,克服内心恐惧,敢于面向未来,积极迎接生活。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的胜利可视为一种表率,女排在面对巴西这样强大的对手时,依然顽强拼搏,最终取得理想的比赛结果[7]。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也应时刻端正自己的竞争态度,敢于亮出自己的武器,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在不可能中创造奇迹。高校在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时,应充分发挥女排精神的表率价值,将其全面践行于学生的教学与就业指导中,鼓励学生时刻将女排精神贯穿于实际生活中,发挥女排精神表率,敢于突破自己,勇于拼搏新生活,开辟新发展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女排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宝贵资源,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应不断开发女排精神,发挥其教化功能,始终将其贯穿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始末。本文主要从导向价值;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材价值;树立大学生爱国意识、典范价值;促进大学生团结协作、楷模价值;提高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表率价值;培养大学生勇于拼搏精神五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旨在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中国女排女排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红楼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