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新品种鹦哥2号的选育

2022-04-07 08:48徐东旭高运青尚启兵李姝彤郑丽珍赵春慧
耕作与栽培 2022年1期
关键词:株系主茎品系

赵 芳, 徐东旭, 高运青, 尚启兵, 李姝彤, 郑丽珍, 赵春慧

(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400)

绿豆(Vignaradiate)为豆科(Fabaceae)豇豆属(Vigna)的一年生作物[1]。根据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统计,世界范围内的绿豆产量从1990年到2014年增加了4倍,达到2 140万t,其中亚洲约占85.4%。绿豆是我国众多的豆科作物之一,具有生育期短、播种范围广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成为了国际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2]。绿豆可以通过其根部共生的根瘤菌进行固氮作用,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和质地[3]。同时绿豆全株又是很好的夏季绿肥,因而在农业生态结构调整和环境友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及特征

母本9910-5-1-86-27-33(张绿1号辐射后代材料)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豆类所选育的绿豆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0 d,株高87 cm左右,株型直立。主茎分枝4.1个,单株结荚25.2个,荚长13.3 cm,荚粒数14.2粒,百粒重5.5 g。种皮绿色,光泽度好,不裂荚,不落粒,综合性状好。该品系荚长粒多、丰产性状好,但主茎节间长且结荚不集中、植株较高易倒伏。

父本白绿8号系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绿豆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88 d,株高52.2 cm左右,株型半直立。主茎分枝4.1个,单株结荚26.1个,荚长11.8 cm,单荚粒数11.3粒,百粒重6.7 g。该品种粒大颗匀,种皮绿色,光泽度好,不裂荚,不落粒,综合性状优异且抗旱性强、抗病性好。

1.2 选育经过

以高产、抗逆、优质为育种目标,于2012年以品系9910-5-1-86-27-33为母本,白绿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2012年冬对F1代进行南繁加代。2013年得到表现好、稳定株系314个;2013年冬南繁对314个单株进行下一步试验,选定抗病虫、丰产株系29个;2014年对29个株系进行下一步试验,选定58个株系;2014年冬南繁选定32个株系;2015年对所选优异单株进行种植,参加株系测产,通过对生育性状、整齐程度、抗逆性的比较,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15份;2016—2017年进行品系产比试验,进行生育性状、抗逆性和产量等性状的鉴定比较,从中选育符合目标的优良品系5份;2017—2018年参加张家口市绿豆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张家口市生产鉴定试验;2019年进行大面积示范(见图1)。

图1 鹦哥2号选育系谱图

1.3 品种特性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90 d。株型半直立,株高54.4 cm,主茎分枝3.7个,花黄绿色,单株荚数22.3个,荚长15.9 cm,荚粒数16.1粒,籽粒绿色有光泽,百粒重7.28 g。

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粗蛋白质(干基)含量21.84%,粗脂肪(干基)含量1.26%,粗淀粉(干基)含量58.19%。张绿1号(ck)经测定粗蛋白(干基)含量24.22%,粗脂肪(干基)含量1.26%,粗淀粉(干基)含量58.19%。

2 产量表现

2017—2018年参加张家口市绿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7年参加张家口市绿豆区域试验,5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2 129.55 kg/hm2,较对照增产27.9%,增产极显著;2018年续试,5点均增产,平均产量为2 220 kg/hm2,较对照增产21.66%,增产显著。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5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2 100 kg/hm2,较对照增产21.91%(见表1、表2)。

表1 鹦哥2号参加区试、生试产量结果

表2 鹦哥2号田间检测结果

表3 品种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3 栽培技术要点

旱地、水地均可种植,忌重茬,适宜与玉米、谷子、黍子等作物轮作倒茬。选择籽粒饱满、颗粒均匀、发芽率高(90%以上)的豆种,5月上中旬足墒播种,机械播种、施肥、覆膜同步完成。播种密度兼顾品种特点与播种机性能:行距40~50 cm,株距20~25 cm,穴播2~3粒;底肥施磷酸二铵15~25 kg/667 m2;膜宽80 cm为宜。及时间苗、定苗。苗后、封垄前,视田间草况,采用拖拉机牵引耘锄中耕2~3次,可有效去除膜间裸地杂草。叶斑病可用多菌灵1 000倍液(40%)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百菌清500倍液(75%)喷雾防治,每星期开展一次防治,连续3次;蚜虫可用乐果乳油1 500倍液(50%)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氧化乐果1 200倍液(40%)喷洒;棉铃虫和地老虎可用20%速灭沙丁乳油3 000倍液防治[5]。一般在70%左右的豆荚成熟后进行第一次收获,以后每隔7 d收一次。

猜你喜欢
株系主茎品系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应用MAS技术改良水稻特异种质大粒溪香的稻瘟病抗性
烟草主茎生长动态模拟与异速生长关系分析
马铃薯块茎顶端优势与主茎数及产量组分的相关性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大叶蒲公英耐盐性变异株系的培育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
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