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022-04-08 15:57李新富
高教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有效性

李新富

摘  要: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与新使命,而大数据的跨界融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带来新挑战,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因时而进,清醒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切实更新观念,树立大数据思维,学习和遵循大数据法律法规,主动将大数据人才纳入教育团队,探索建立多方协作的有效机制,并深入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才能顺势而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教育者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7-0037-05

Abstract: The new era endow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new connotation and new mis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ducators should fully grasp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the Symposium for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National Schools.As a result, we will clearly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earnestly update our concepts, establish big data thinking, learning and follow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big data, actively integratebig data talents into education teams, exploreeffective mechanisms for establishing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deepe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l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help them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ulfilling the duty and mission of moral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big data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effectiveness; educator's perspective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深刻回答了事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反复强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方向既已明确,接下来的关键就看工作的效果。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提升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现在的新形势是什么?从不同维度会有不同的判定和阐释。本文,仅从大数据时代这个新的特殊背景探讨如何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对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业界有不同提法,比如称之为信息大爆炸时代、自媒体时代等,但较为中性的提法是,随着新的数据处理技术的诞生,人类处理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提升和普及,空前增进了海量信息的实时产生与实时传播,由此将人类带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工业、农业、商业、军事、交通、教育、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等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家由此将其作为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奥巴马政府就高度重视“大数据”,将其视为“未来的新石油”。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战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大数据这一新时代带来的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必须主动适应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那么,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何新特点呢?

由于大数据具有“5V”特征,即大规模(Volume)、高速度(Velocity)、多种类(Variety)、价值性(Value)和精确性(Veracity)[2],导致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在教育环境、教育主客体、研究范式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如下。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的“多源性”与“异构性”大幅提升。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来源空前广泛、丰富,却又极其杂乱、易变,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可以从多视角、多领域获取多样化的海量信息,丰富双方的信息视野,开拓思维疆域,但又难以科学筛选与吸收,影响教育效果。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科学化”与“精准化”大幅增强。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教育者的教学经验和个人主观判断,而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条件借助新技术获得大量的统计数据资料,为教育者进行准确预判、科学决策和精准施教提供依据。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一)挑战

挑战,最主要是对教育者而言。大数据时代,可能生发出一些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利因素。

按思想成长的一般规律而言,大学生的思想独立性、自主性,比之前在中小学要强得多。他们本就不会轻易接受教育者传导的信息与思想,加上大数据时代极其便捷地为他们提供了各类海量信息,并或显性或隐性地给他们传导着各类多元思想,从而更容易影响他们的思想,降低、冲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常来说,同样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单向度影响,在信息渠道越是闭塞的环境下效果会更好,而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教育效果则弱小得多。但教育者无法选择时代,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自然也无法抗拒进入大数据时代,只能正视和迎接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种挑战突出的表现在观念需要真正的转变。具体来说,对大数据的重要性以及策划学思维有效性的认识需要提升。要跟上时代,不仅要熟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了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还得学习掌握大数据相关技术,尤其是获取、筛选、利用、分析及统计有效信息的技术,甚至还得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管理的政策法规,如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和合法性等方面的相关规定。譬如,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托较为全面、完整和科学的数据对学生行为模式作出準确分析,以便进行精准的干预性教育,而且数据的更新必须能实时进行,避免信息滞后带来预判失准、教育失效,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相关信息的精准化和科学化,大数据分析必然需要获取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作息、行为习惯乃至个人的思想倾向、宗教信仰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大量个人信息。那么,如何确保收集与存储巨量信息的准确、安全与合法?这些都对教育者提出了实践上的考验与挑战。

(二)机遇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大数据时代,也为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一是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实教育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有利于教育者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更容易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最终化行,从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比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雨课堂、慕课,实现线上线下实时推送教学补充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很受老师与学生欢迎。

二是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精准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提供了技术保证。大数据及其技术运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分析大学生线上活动痕迹和线下行为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等情况信息,这势必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使教育者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现实思想动态,为科学预测学生思想发展态势提供了可能,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预见性、针对性和及时性。而且,大数据及其技术运用,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科学的教育过程管理与教育结果评估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从而能反过来帮助教育者及时改革、修正与完善自己的教育模式、手段与方式方法,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是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多实现可能。正是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状况有及时、直接和动态的了解,更能深入认识学生,进而更真切地了解其所需与所想,从而使教育者能采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来提升受教育者的兴趣度与接受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大数据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壮海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一书中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人们的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3]。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有效性如何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明确的回答。他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

实现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情境等六大基本要素构成,每一个要素的有效性都关乎教育活动的有效程度。因而,要实现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最基本的是要实现和增强其六大基本要素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实现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沈壮海教授在书中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但却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3],“决定着教育结果产生的,除了教育要素的有效性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诸教育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运动的实际状况,这种实际状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的具体展开状况”[3]。

那么,就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提升其有效性,当然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和过程的有效性的实现与提高。而从教育者这个要素来审视,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更新观念以树立大数据思维

如前所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能置身大数据时代之外,只能正视并主动融入进去,树立起重视大数据的意识,这是实现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常是采用访谈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这些方式相對比较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往往存在样本抽样科学性不足的问题。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教育者更便捷、及时、全面、精准地了解学生个体乃至群体的思想动态提供了更多可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0年4月28日公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规模达8.97亿,占比达99.3%;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5]。虽然该报告未统计具体的在校大学生上网人数情况,但据现实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无人不上网。中国互联网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第四媒体”。正如有学者所言“大数据时代开启了研究以‘人’为核心的‘镜像世界’”[6],也就是说,人的网络言论行为是现实世界人际交往和思想行为的反映,教育者从可视化的“镜像”方式中可以探窥学生个体乃至群体的精神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收集大学生的校园内部论坛、网页浏览、微信群、QQ群等大量数据信息,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分析和了解几乎所有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中找出潜在的可能的思想危机,以便及时做好事前的疏导和防范工作。

(二)将大数据人才纳入教育团队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要求,而最主要的就是教育者要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分析运用进行有效结合。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让每位教育者都能学习和掌握大数据以及统计学等方面的核心专业知识,成为大数据专业人才,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况且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最大限度提升其有效性,不是单个教育者(或称“单要素”)尽功即可实现,教育者要把大数据人才主动吸收到教育团队这个整体(或称“复要素”)中来,发挥其在数据库资源建设方面(数据获取、分析、处理等)的优势,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的事半功倍之效。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的建设,尤其重视将一定数量的大数据专业人才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来。比如,制作高水平的慕课、微课、微电影、精品课程甚至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改革等,都很难离开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参与,更别说像建立和运用好诸如“易班”这样的网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了。

(三)学习并遵循大数据法律法规

应当看到,大数据新技术的运用,确实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可能,但也须认识到,数据的来源与运用不是随意的,必须合乎法律规定,甚至也要合乎道德规范,其中最容易使教育者忽视的方面就是涉及高校大学生的个人隐私方面的数据信息。教育者必须清楚哪些信息涉及隐私、怎样妥善保管、如何利用,否则,就可能把好事办成坏事,甚至触犯法律底线。因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以处理好每个教育对象的隐私安全为前提。另外,在运用大数据时,还应当注意辨识网络中的垃圾信息、不良信息,做到不二次扩散,不传播非法言论和腐朽思想。除了学习网络安全有关法律及新修订的《刑法》《民法典》等有关条文外,还要主动学习有关的行政法规,比如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做到规范和保护自己的大数据信息运用行为,确保合法性。

(四)主动建立多方协作的有效机制

大数据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者应抓住这个新机遇,建立起多方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新机制。比如,通过建立学生群、家长群等,实现家校共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与学生工作部门及后勤等部门的有效沟通与衔接,获得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数据(如在校内食堂、校内商店超市等场所的消费情况,在校园网的上网情况,图书借阅情况,晚归的门禁数据情况等);通过校际同行互联共享方式,参考借鉴彼此获得的第一手调查数据,比如,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每年吸纳全国30多所部属高校开展3 000多名大学生抽样调查,从2012年以来持续进行;河北工业大学魏进平教授主持的“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2015年已扩展到21省80所高校对19 319名大学生进行网上调查,之后每年持续不断扩展;甚至,还可以通过全国“易班”这种新载体,获得学生论坛情况及关注热点,等等。通过多方协作,获得更多所需要的学生相关数据信息,再经过大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就可以比较精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乃至思想波动状况,再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望、闻、问、切”法,即可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五)进行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非常具体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则进一步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个主渠道的效果,使思政课上的“低头族”大大提升“抬头率”,是当前许多高校思政课教师正在努力的方向。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8];2020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努力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其中,强调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9]。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堂教育模式改革如火如荼,经过一批大胆“吃螃蟹”的探索改革者的努力,目前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学实践成果。比如,北方工业大学沈震老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推出的思政慕课、上海一批高校推出的大思政课——课程思政,这些教学改革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无不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条件的。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但也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其提供的机遇,努力实现和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是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9,48,30.

[2]王学俭,靳海龙.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6):142-146.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62,100.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EB/OL].[2020-04-28].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6]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5(5):48-51.

[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当代广西,2020(17):4-7.

[8]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24):9-1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