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2022-04-08 15:57范存辉,杨西燕,王浩铮,周翊,范翔宇
高教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范存辉,杨西燕,王浩铮,周翊,范翔宇

摘  要:在地学类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合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提升课程的育人实效和亲和力,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普通地质学的课程定位与思政育人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思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两个方面,介绍普通地质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对相关理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普通地质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7-0170-04

Abstract: The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geoscience courses and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eoscience cours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affinity of courses and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value guidance.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urse position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ysical Ge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ysical Geolog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and the desig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 I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leva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hysical Ge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课程思政是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目标是让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共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1]。课程思政是实现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2]。

普通地质学是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专业等地学类专业的入门课和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涵盖学习肉眼鉴定矿物与岩石的方法,能对各种地质现象能进行地质作用过程分析,能认识和绘制最基本的地质图件,并能将分析结果应用于解决能源勘探、防灾减灾、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建立地球科学思维方法,启发学生以地球科学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各种地质作用及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科學,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课程所含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根据课程思政教育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总体要求,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总要求合理融入到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形成符合地学学科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态度,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地学类高级技术人才。

一、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主要原则

课程思政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所有专业课程均需涵盖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教育,在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中推进课程思政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学科特点,找准思政教育切入点

地学学科不同课程的特点各有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术”与“道”相结合[3],遵循思政教育在不同专业课中呈现效果的差异性,有意识地设计德育递进路径,既注重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兼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感受。课程思政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不是简单、粗放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嵌入到专业课教学中,而是由专业知识合理拓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学生或因情怀而感染,或因情感而共鸣,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价值取向或理想信念。好的课程思政应如盐入水,有味无痕,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亲和力和吸引力

课程思政需要高校教师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在学生所思所想、社会热点、国际国内形势、现实问题和专业问题等方面精准导入思政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注重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接地气,选择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采用固定式的素材与即兴式的素材结合,“天边”的案例与“身边”的故事并举,趣味性与时效性并重,辅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讲授方式,课程与思政无缝衔接、巧妙融合,既要丰富课堂内容,又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4]。

(三)切忌喧宾夺主,避免削弱专业课的针对性

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5]。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能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课程教学首选要守好专业知识育人的主阵地,开展思政教育不宜喧宾夺主,过度拓展,更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冲谈和埋没专业技能教育的主题,削弱专业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影响专业课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思路

普通地质学课程本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自2016年以来,我校围绕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专业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索与实践,具体的实施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一)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育标准及教学模式

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准则,制定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标准、明确课程的思政元素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点、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团队在集体备课及研讨时,不仅要备课程,还要备思政,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心得分享与交流,确保课程按照思政教育标准,准确有效地融入到每节课内容中去。组织团队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研讨,针对课程的特点,探索思政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实施路径,制定课程思政授课计划并制作相应的课程思政课件,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二)组建和优化课程思政专业教师队伍,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对于地学类专业的入门和核心课,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和授课团队的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充实和发掘各个章节的思政契合点和元素,强化有机融合的深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每一位任课教师深刻认识到普通地质学课程所应具有的独特价值引领作用和思政育人功能,守好责任田、种好责任田,主动承担起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责任,课程思政的成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就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地学专业知识积累,更要掌握好课程背后所蕴藏的家国情怀、爱国奉献和社会价值,并将这些要素和内涵有机地应用于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中。

(三)丰富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针对课程思政元素相对应的普通地质学知识点,恰当地选择相关的典型案例、素材等进行延伸,将爱国敬业、石油精神、地质精神、历史文化、家国情怀、民族精神、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和环保意识等思政元素案例及素材归类梳理,逐步建立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库,拓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渠道和方式。

此外,还应建立以专业课程为单位的专业课程组。该组负责研究制定专业课课程思政标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建设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制订课程思政学期计划,制作课程思政课件,明确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点、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组集体备课时,不仅要备课程,还要备思政。思政内容要进专业课教案、进专业课课堂、进专业课考试卷、进学生头脑。学期末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心得分享与交流。

(四)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王茜[6]认为,课程思政隐性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意味着需要有更加健全有效的评价方式。学者们普遍认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亟待完善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

结合德育成效的潜在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特征,健全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评价机制,制定可操作的定性、定量指标,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营造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既评价专业教育目标,又评价思政育人目标,既注重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又要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专业教育目标应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通过专业教师给地学类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来实现,其评价要点要从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学以致用,直到举一反三;思政育人目标应与专业教育目标相辅相成,其评价要点主要评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思想动态的变化、学习态度的转变和爱国奉献的意识等,着重考核是否达到了思想上高度一致、行动上自我规范并在精神上同步感染的层级。

另外,要畅通和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学生反馈渠道,充分听取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学生反馈渠道,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7]。

三、普通地質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普通地质学专业课自身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丰富且生动的教学内容,主动地实施多样化的、潜移默化式的、嵌入式的思政教育,不仅能在课堂上留住学生,达到学科文化育人的目的,更能让学生真切地崇尚科学精神,感知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使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深植于每位学子心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见表1。

四、结束语

地球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作为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专业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可有机地融入以石油精神、地质精神为内涵的思政元素,对于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为能源强国战略培养优秀地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寓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地质精神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对于增强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始终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 2021(1):5-8.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0-12-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4]牛秋业.以专业课教学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78-81.

[5]杨荣刚.以专业课教学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1):121-124.

[6]王茜.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64-68,75.

[7]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