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2022-04-08 06:07张云娴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甘肃省高质量绿色

张云娴,陈 耀

(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担负着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以质量兴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转变传统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形成结构合理、生产高效、生态良好、质量可靠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有助于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甘肃省农业历史悠久,但是多年来以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增加资源要素投入的数量来促进农业发展,虽然实现了农业生产总量的增加,却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农业产业结构不协调,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研究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金碚,何立峰等[1-3]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以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手段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需要;任保平等[4]认为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的高质量;赵剑波,王一鸣等[5-7]则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二是从研究对象来看,不同学者从农业[8-11]、工业[12-14]、服务业[15]和城镇化[16-17]等维度进行高质量发展研究。三是从指标体系构建来看,魏敏,李金昌等[18-23]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资源配置、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等方面研究不同地区和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学界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领域,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尚留有较大空白。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多变,农业发展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鲜有学者对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因此,本文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际研究,构建适当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进甘肃省农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 个基本维度出发,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比性原则,参考黎新伍[24]和秦晓娟[25]对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选取28 项具体指标构建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各维度及指标的内涵具体如下:

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必须把创新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农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为核心,以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为支撑。本文从人力资本、科技水平、研发投入三个方面入手来衡量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程度。

协调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采取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策略,使得农业和农村发展速度放缓,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主要从产业协调和区域协调两个方面入手来衡量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程度。

绿色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注重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以绿色理念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使用效率,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从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资源节约情况、植树造林情况三个方面入手来衡量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程度。

开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多方面往来,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开放,一方面,提高农业在国内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土地流转率(%)、劳动力非农就业占比(%)、外商农业投资度(%)三个方面入手,评价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程度。

共享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要以人为中心,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福祉,而且要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本文通过电气化水平(千瓦时/人)、农村低保人数占比(%)、农村人均住房面积(m2)、每万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张)、学龄儿童入学率(%)五个方面衡量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

计算机辅助翻译不同于机器翻译,是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百度翻译依托互联网数据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优势,将多种主流翻译模型相融合,包括传统的基于规则、基于实例、基于统计等翻译策略,发挥这些方法各自的优势,从整体上提升翻译效果。传统的翻译教学以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为主,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词句和段落的翻译训练,缺乏真实的学生实践操作的环境,而把计算机辅助翻译引入到翻译课堂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兴趣与积极性,也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熵值法计算权重,测算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首先采用极值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去量纲化处理。假设给定了m 个指标:X1,X2,…,Xm,其中,Xi=X1,X2,…,Xn。

假设对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的值为:Y1,Y2,…,Ym,那么:

或:

第二步:求各指标在不同年份下的比值。

第三步:求各指标的信息熵。

第四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信息冗余度来计算效用值。

然后计算指标权重:

第五步:计算每个方案的综合评分。

根据上述公式(1)~(7)计算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Sj越大,说明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越好。

1.3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0-2019 年的《甘肃发展年鉴》《甘肃农村年鉴》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存在个别数据缺失的情况通过插值法和移动平均法进行科学计算与整理。

2 测评结果及分析

2.1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权重分析

基于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和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数据,得到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熵值、效用值和权重(表2)。从一级指标来看,权重值排名第一到第五位的分别是绿色(0.299 8)、协调(0.250 7)、开放(0.207 3)、创新(0.122 3)和共享(0.119 9)。这说明在2010-2019 年,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是影响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农业开放程度,创新水平和共享程度,对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小。

表2 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熵值、效用值和权重

2.2 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分析

基于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表3)计算的结果可知,在研究期内,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 年的0.266 5 上升到2019 年的0.755 6,提高了183.53 个百分点。其中,2013-2014 年增幅最大,上升了41.69 个百分点,2015-2016 年增幅最小,上升了0.35 个百分点,2019 年达到发展水平的最高峰。从这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究其原因,源于甘肃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这一系列农业政策保障了甘肃省农业向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表3 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2.3 农业高质量发展结构特征分析

从创新维度来看,在研究期内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2010 年的0.042 2 下降到2011 年的0.025 1,后上升到2015 年的0.092 7 再下降到2016 年的0.075 1 最后稳步上升到2019 年的0.113 4,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1-2012 年增幅最大,上升了82.39 个百分点。甘肃省一直以来都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但由于深处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缺乏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且人才流失严重,一直处于发展乏力的状态,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从协调维度来看,在研究期内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11 年和2014 年略有下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5 年的发展速度最快,整体发展水平较好。甘肃省一直以粮食安全为底线,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使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持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从绿色维度来看,在研究期内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2010 年的0.115 6 上升到2012 年的0.131 6,增长13.84 个百分点,在2013 年出现下滑,2014-2019年从0.120 2 持续增长到0.231 6,增长92.68 个百分

点。2010 年以来,甘肃省农业在节约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方面进步显著,这得益于甘肃省政府的大力监管,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市场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开放维度来看,在研究期内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出现先增后降,再增再降,后持续增加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甘肃省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且科技水平较低,使得甘肃省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削弱了甘肃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2013 年9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甘肃省东部与陕西接壤,河西走廊贯通东西,直达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的必经之地,其经济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农业投资,使得甘肃省外商农业投资在2014 年出现大幅增加。但后期由于甘肃省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不到位,并没有出现持续性的增长,而是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从共享维度来看,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从2010 年的0.011 9 上升到2019 年的0.095 7,增幅是2010 年的7 倍。在研究期内,甘肃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服务水平,使得农村地区电气化水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每万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以及学龄儿童入学率都不断增加。

从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变化趋势(图1)可知,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个一级指标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创新在波动中上升,但是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在2014 年快速增长,发展水平在2015、2016 和2017 年超过绿色;绿色发展水平较好,但年均增长率仅为8.02%,相较于创新(11.61%)、协调(10.95%)、开放(21.12%)和共享(27.57%),发展速度有待提高;开放受政策环境影响较大,波动性强,发展不稳定;共享水平持续提升且增长速度较快,但依旧是低水平的发展。

图1 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变化趋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10-2019 年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 年的0.266 5上升到2019 年的0.755 6,年均增长率为12.27%。(2)通过指标权重分析可知,在考察期内,农业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是影响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农业开放程度,创新水平和共享程度,对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小。(3)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各层面的表现具有差异性。在研究期内,协调和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创新和共享发展水平较低,说明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都需要加强,农村福利水平有待提高。开放最不稳定,国际投资环境需要改善。

3.2 建议

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农村福利水平和国际开放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4 点建议:(1)甘肃省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甘肃省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建立完备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2)不断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种植养殖技术人员的指导。用现代科技人才、现代信息、现代服务和现代发展理念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甘肃省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3)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和经济成果共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福利水平。(4)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农业政策,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与国外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互助关系,创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吸引农业投资,提升农业发展的国际开放水平。

猜你喜欢
甘肃省高质量绿色
绿色低碳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