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2022年后疫情时代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暨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论坛会议综述⋆

2022-04-08 04:53周国文周冬盈
关键词:伦理学哲学文明

周国文,周冬盈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了探究后疫情时代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的新发展,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 周年,构思新时代面向世界的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后疫情时代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暨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学术论坛”于2022年6月5日以腾讯会议形式召开。本次论坛紧紧围绕后疫情时代、中西方视域中的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主题展开了激烈研讨,为我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献计献策,成果颇为丰硕。

一、后疫情时代的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环境哲学是人类思维对自然之存在的思考,体现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自然的存在,不仅是环境之生成的立足点,也是环境哲学之形塑的根本条件”[1],二者相互依托。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环境哲学视域,需要我们以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为思虑形塑出合理的认识并付诸恰当的实践,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科学的发展同哲学一样具有时代性。清华大学卢风教授认为现代科学与后现代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科学蕴含着决定论,强调探讨世界的必然性而忽视偶然性,后现代科学则主张我们要直面不确定性,承认自然界大量存在着偶然性。他指出后现代科学直接支持民主决策,面对新冠病毒流行,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是基于后现代科学的决策,后现代科学决策必然也是民主决策。

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认为疫情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与社会动荡迫切需要环境哲学的再审视。“重构环境哲学的未来图景,需要环境哲学所创造的恰当判断与合理认识”[2],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建立世界环境新秩序充满了期盼,适度且乐观的态度是人们形塑健康的生活心态并走出疫情困境的思想路径,注入希望精神的新环境哲学或可成为战胜疫情的精神武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源于经济的疯狂发展,而经济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力量。三次科技革命变革着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等,使人类智慧能够短时间内在社会里传播,但也引发了环境问题。他在知识就是力量、科技革命也是力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更有力量”的观点。

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哲学反思,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迫切需要转变并走向新的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表示,后疫情时代意味着世界并不是更加安全平稳了,世界本身的变化使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科学时代,按照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说法,人类目前还处于第一开端的晚期,地球的不断升温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环境问题迫切需要人类开始转变并走向一个新文明的地平线,这就是第二开端。刘孝廷教授详细阐释了第二开端的环境、哲学、人的内涵,并呼吁大家争做第二开端的思想家和行动者。

后疫情时代对生命健康问题的反思尤为重要。北京大学徐春教授认为,应把空间环境下的生命健康看作是衡量环境正义的一种尺度,在追求空间环境正义中努力维护“社会-空间”和谐,消除歧视和偏见,要保障人人享有不受传染病侵害的健康生活和工作环境,使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福建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密切关联,所以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此,他倡导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出发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倡导生态伦理关怀精神来加强当代人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东南大学陈爱华教授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对践行后疫情时代生态伦理关怀精神的思想准则:其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其二,坚持生态伦理关怀的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的统一;其三,坚持生态伦理关怀的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其四,坚持生态伦理关怀与生态伦理责任的统一。通过对生态伦理关怀精神的倡导,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时代发展。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认为生态哲学包含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三个方面。她从生态本体论的意义上阐释了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原则。关系原则肯定了世界中关系的普遍存在;过程原则强调了自然是一种过程的根本性、永恒性特征;有机原则阐述了世界的整体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环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北京林业大学蔡紫薇老师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存在的五个现实瓶颈:第一,个体生态道德意志软弱;第二,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的不及时对接;第三,生态公民的年轻化教育重视不足;第四,生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不够;第五,环境伦理规范不够系统明确。并从增强主体生态道德信念与生态德性反思、促进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的知行合一等方面指出了相应的伦理破解之道。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本次会议探讨的亮点之一。吉首大学刘仁贵老师通过反思和正视当前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观。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观通过对机械自然观及父权制生态观统治下的环境伦理观进行批判,提倡有机整体论的自然观,从而建立生态多元融合的环境伦理观。

二、中西方视域中的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一)中国传统视域中的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早有体现。老子以“道法自然”的生态之意,劝诫人类应尊重万物的本性,与自然和谐相处。庄子则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倡议人类与自然万物是平等存在且相互依存的共生体。老子、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两千多年前能够有如此深邃的生态智慧,体现了其思想的卓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

西北大学谢扬举教授以环境哲学与中国文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相贯通为动机,谈论了庄子的自然观、知识观、世界观。他指出在诸多道家思想家中,庄子是最亲近自然事物、最博通自然事物的一位,老子开创的以天道自然为中心的环境哲学原理被庄子激进地发展了。庄子相信万物平等,崇尚淳朴的人性,提倡心和,向往人与动物相安无事,可以看出其世界观模式是生态化的。可以肯定,庄子思想中有一种超前的哲学纲领,是我们今天需要的生态世界观。

(二)西方视域中的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2022年是《增长的极限》出版50周年,探讨此书与本次会议主题相呼应并具有重要意义。厦门大学徐朝旭教授认为,《增长的极限》一书关于增长极限的结论背后暗含着“经济指数增长悖论”。“经济指数增长悖论”可以看成是“幸福悖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实现国民幸福的根本途径,而当经济指数增长朝着负增长的方向发展时,人类幸福指数也会随之下降。“伊斯特林悖论”也被称为“幸福悖论”,它与“经济指数增长悖论”的相同点是都能看到经济增长未能实现国民幸福,不同点在于程度强弱不同,研究对象、研究深度不同。

基于生态学理论是否可以用来解决环境问题,华南师范大学肖显静教授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将目光聚焦在萨戈夫(M.Sagoff)和唐豪斯(J.C.Donhauser)身上。他指出,萨戈夫的观点是“生态学理论不能用来解决环境问题”,其依据包含四个方面:生态学理论所蕴含的自然观是存在争议的;生态学理论建立的基础是不牢固的;生态学理论没有得到有效的检验;生态学理论缺乏一般的力,不能直接或间接用来有效预测,生态学理论不含任何信息。与此相对立的观点是唐豪斯的“生态学理论能够经过分析形成新的生态学理论以解决环境问题”。最后,肖显静教授在以上两位国外学者争论研究基础上,对生态学理论能否解决环境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

面对西方环境的利己主义倾向,中国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认为面对西方环境利己主义倾向,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恪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道德价值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实现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必答题。福建师范大学蔡华杰教授指出,“马克思是以历史唯物主义方式解析人与动物的‘统一中的差异’”[3],并揭示了动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处于被剥削地位和被用于推动资本增值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才能实现动物的真正解放。动物伦理作为环境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人们将道德关怀扩展到动物身上。

现代化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引起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们将其哲学思想运用到环境哲学领域。清华大学钟毓书指出,海德格尔的“在世”学说为解决环境危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解决思路,“在世”理论强调改变人对其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要求我们以一种“非主宰性”的视野对待自然界。这种“非主宰性”的视野能够使我们关心自然环境,让我们更加“绿色”。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4]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内涵丰富,需要我们以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视角深入研究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治理提供有益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井冈山大学曾建平教授认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基因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他指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具体表现为科学谋划的战略高度、判断准确的战略深度、总揽全局的战略广度、全球视野的战略跨度。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是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体现创新发展理念。系统和谐的辩证思维需要从思想、法制、体制、组织、作风等方面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密保障的法治思维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必须依靠制度与法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实事求是的底线思维要求人们尊重规律,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发展规律办事。

注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贡献的研究,有助于其在生态哲学领域的国际传播。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天下一家”为理念,文明交流互鉴为动力,大国合作、强弱相扶为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内容,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色复苏是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的主要议题。北京林业大学林震教授指出,在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要调动更多力量,形成协同效应,共建绿色、清洁、美丽的世界。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是绿色经济,它的核心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包括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等;第二是绿色政治,它的核心是要确保绿色决策,包括绿色政府、绿色公民等;第三是绿色文化,它的核心是树立绿色价值,包括绿色意识、绿色教育等;第四是绿色社会,它的核心是形成绿色风尚,包括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第五是绿色生态,它的核心是保障绿色空间,包括绿水青山、绿色工程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东华理工大学华启和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中国不仅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更是引领者,不断地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逐步实现从赶上时代向引领时代的角色转变。

南京理工大学郑丽莹副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仍在继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架构与体系意涵也必将随着现实实践的深入而继续得以丰富和拓展,从而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更长远的引领规约作用。宁波大学裴士军老师认为,只有掌握了绿水青山何以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何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三个根本性问题,公众才有可能在社会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广西大学杨通进教授认为中国学界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存在重叠和缺陷,且忽略了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审美价值。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法,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人类价值、非人类价值和(人类和非人类)共享价值。

如何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外传播,天津外国语大学佟立教授指出要以生态文明核心术语为主线,促进哲学与译学跨学科研究,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术语的内涵与英译方法,培养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翻译研究人才,做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工作。

东南大学刘魁教授从不同的环境站位,以不同思维方式考量当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状,为世界环境治理进行了新的反省与思考。正确认知生态现代主义、生态非现代主义、生态末日主义三大生态思潮,可以为我国生态治理提供新的思维发展动向。

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离不开制度的兜底作用。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重大举措和基本经验,并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定制度自信,健全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提高执法主体政治觉悟、执法能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认为要建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需要坚持以人与自然为共同主体,以生态劳动为实践基础,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协同为基本路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发展。安康学院赵临龙教授提出,将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上升为“中西部南北绿色经济带”,会成为影响中西部发展的国家重大策略。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刘志民老师认为全面依法治国与环境生态保护相互促进发展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二者互为前提、协同发展,为人们构建人类命运同体、建设美丽家园提供了重要保障。

山西大学王继创教授认为,工业文明以来物化人格观造成自然的残破是现代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构与之相一致的生态人格。宁夏社会科学院李文庆研究员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旨在美化、净化、绿化我们共同的家园,并指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并非是对立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宽阔的实践视野,多方面协同发力。中国人民大学杨琳老师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是新时代绿色法治的新起点,它充分发挥着约束与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彰显出保护环境的司法力量。上海大学张青子衿老师认为,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呼吁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态,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人类未来共同的价值追求。山东财经大学冯红伟老师认为,新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的引领作用。

五、结语

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需要对环境哲学伦理学观念进行有效分析及系统梳理。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时代应加强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观念地位。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红色主线,加强合作,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应更全面、更立体地思考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价值,应从自然思想、环境理论及生态价值观念上坚持不懈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环境哲学伦理学的全面探析。大家共同认为,为推动绿色低碳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环境哲学伦理学应积极构思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为配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哲学伦理学研究应在观念上加强环境统筹治理与生态理论规划的学术致思,从环境治理层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应从环境哲学伦理学层面挖掘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哲学基础。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在创新中促进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哲学伦理学的关联,把握哲学伦理学之于环境绿化、美化和优化的影响及效应。

猜你喜欢
伦理学哲学文明
请文明演绎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漫说文明
菱的哲学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对不文明说“不”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文明歌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