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地区榛子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

2022-04-08 09:37晖,解明,张悦,孙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榛树平欧铁岭

曲 晖,解 明,张 悦,孙 俊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91)

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广泛应用于巧克力、油、乳、粉等食品加工领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榛树还具有良好的水土涵养能力,也是理想的生态经济型树种。

铁岭地区榛树产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野生榛树资源(平榛)改造利用居全国领先,但由于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坚果产品市场价格的严重下滑,加之“药残”等市场流言的影响,平榛产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在对铁岭地区榛树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基础上,结合全国榛树产业发展现状,形成该调研报告,以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 国内外榛子产业现状

由于欧洲榛对生态环境要求极其严格,世界榛子栽培区域狭窄,仅分布在黑海、地中海等沿岸几个国家,主产国为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欧洲榛总栽植面积仅约100万hm2,年产坚果80万~100万t,榛子坚果的国际需求旺盛。

我国是榛子重要的原产地[1],原产8个种和2个变种,另有引进种(欧洲榛)1种,种间杂交育成种(平欧杂种榛,也称杂交榛子、大果榛子、大榛子)1种[2],原产种广泛分布于我国20余个省区。平榛、平欧杂种榛为我国主要经济林榛树树种。在各地榛树产业发展过程中,良好经济效益和政策支撑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我国现有平榛榛林约133.33万hm2,其中垦复利用榛林面积约10万hm2,总产量约3万t;铁岭地区野生榛林垦复面积达8万hm2,垦复榛林和产量在全国占比约80%。辽宁省是平欧杂种榛的原始研发地[3],也是最适栽培区,经济效益高。截至2019年,全国平欧杂种榛栽植面积约8万hm2,总产量不足2万t;辽宁省栽植面积约4万hm2,占全国栽植面积的50%;其中,铁岭地区平欧杂种榛栽植面积2 000~2 667 hm2,现保存约有1 333 hm2。

2 铁岭地区榛子产业优势

铁岭地区榛子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我国平榛产业发展中具有旗帜性的引领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先后取得“中国平榛原产地保护标识认证单位”、“中国榛子之乡”、“中国榛子之都”、“国家榛子生物产业基地”、“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等称号[4]。

在平榛资源的垦复利用中,前期表现出极佳的经济效益,加之各级政府实施开展的“经济林产业倍增计划”、“千万亩经济林”等项目的实施,经济林产业资金补贴等支持和推动,我省榛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铁岭地区野生榛林垦复面积8万hm2,坚果年产量超2万t,总产量约占全国平榛总产量的80%,榛林面积、榛子产量均为全国之最,成为我国平榛初加工、购销集散地[5]。铁岭地区的榛子产业以平榛为主,平欧杂种榛为辅,二者规模占比60∶1,平榛产业在我国的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技术也最为成熟。

3 铁岭地区榛子产业存在主要问题

3.1 “药残”等负面信息影响有扩大趋势

“药物残留”的社会流言导致市场销售较为困难。在榛树产业发展前期确实存在“乱用药、用药量大、违规用药”等问题,并导致社会上流传“毒榛子”流言,虽然以上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扭转“毒榛子”流言的努力却成效甚微,“药残”等负面信息影响还有扩大趋势。

3.2 总体经营水平偏低

铁岭地区垦复资源如果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榛子年产量可以提高3~5倍,年产坚果可以从当前的2万t提升到8万~10万t。导致经营水平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园地承包经营者经营规模过大,经营管理力不从心;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市场经济效益下降,潜在投入损失风险难以预测和承担;不能掌握相关技术措施,经营出现亏损,经营意愿大幅度下降。

3.3 产业发展不均衡

铁岭地区平榛生产由于经营者、市场营销方式差异,园地经营效益差距明显,技术措施应用程度不一,总体偏低。平榛园地生产水平不一,667 m2产量20~100 kg,个别地块甚至可达150 kg以上,全地区的平均产量为667 m2不足20 kg,现阶段还有大量弃管园地、轻管理园地。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急剧增加,依靠大量雇佣劳动力经营管理66.67 hm2以上大规模平榛园地造成经营巨额亏损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部分平榛垦复园地的撂荒和弃管。

3.4 新技术研发应用少

杂交榛子是我国榛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该地区平欧杂种榛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栽培面积小,现有面积仅约1 333 hm2,占全省总面积的1/30。经营者往往将大果榛子栽培要求混同于平榛,用平榛园地管理技术措施管理杂交榛园地。在产业发展中“重栽植,轻管理”,经济效益差。由于对品种特性了解不够,早期建造的榛园品种杂乱,冻害抽条现象比较严重;新建园由于苗木质量差别较大、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部分榛园成活率不高,生长发育不健全;生产中简约化栽培技术应用少,提高果品质量的新技术有待突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发展榛子产业的积极性。

4 铁岭地区榛子发展建议

4.1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

针对坚果商品质量下降、“药残”社会影响、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强品牌建设,增加绿色商品比例;二是通过正面宣传,改变“药残”观念;三是培育鲜果和加工产品市场,实现多元化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兴市场。建议建立初级加工产品(如风味榛仁、小包装即食产品等)企业,逐步建立精尖加工企业(油、酱、粉和巧克力),在保证和稳定坚果市场的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栽培和加工流通环节的经济效益。培育榛子加工龙头企业,生产高附加值的榛子产品,带动产业上更高的层次。

优化变更经营模式,采取分包等形式,化大为小,让更多的人(户)经营6.67 hm2以下的榛园,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变人工投入方式,使更多的人(农户)参与和得到经营收益,是发挥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保证铁岭地区平榛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4.2 给予必要的产业发展支持,建立科学研究和科技示范体系

本次调研更多局限于栽培和技术等方面,针对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资金支撑、市场流通、稳定价格、产品加工可行性等涉猎很少,建议由市政府协调组织,开展更大规模的调研,确定全方位的榛树产业发展策略,提出具体措施,解决产业发展制约问题。建议制定和把握相关政策,由县级农林业管理部门主持开展科技推广,由乡级农民专家贯彻和实施科技措施,支撑和服务产业发展。提供补贴性资金,建立市县乡级示范园地,形成全区域、网格化示范体系,以点带面带动全市产业发展。建议产业发展区域选择应以平榛产业发展较好的县乡(镇)为中心,选择浅山区和小气候较好区域。同时,大力推广先进丰产栽培技术是铁岭地区榛树产业得到提高的最为简单、迅捷的措施。以小规模试验示范为起点,以平榛资源嫁接改造大果榛子为技术手段,最终实现资源更为高效和合理的利用。

4.3 加强现有平欧杂种榛园地管理和劣质低产园改造

铁岭地区大果榛子栽培应持科学、审慎的态度,一是必须做到选用‘达维’等抗寒、抗逆优质良种;二是优先在浅山区选择小气候相对合适的背风地块;三是在园地设计上,合理配置授粉品种;四是以机械化、简约化技术实施为关键措施,提高园地高效经营水平,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现有低产园地的改造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也是尽快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大果榛子栽培不利局面,并起到引导示范的重要举措。

低产园地改造利用的主要措施:一是对已建榛园尽早进行优良品种改良,剔除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避免后期受到更大的损失;二是对抗寒良种使用率低的园地进行全园更新;三是对由于冻害形成的参差不齐园地进行树形改造和嫁接改良。

4.4 开展科研攻关,解决产业发展“瓶颈”

在目前形势下,稳定平榛栽培,大力开展大果榛子栽培,是保证铁岭榛树产业的必要措施。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建立省、市、县、乡4级科技支撑和服务,由省市级科研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措施;对现有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和提炼,形成栽培技术规范等。

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①开展平榛坚果高效采收技术研究;②开展平榛绿色栽培技术研究;③开展坚果加工与贮藏等实用技术研究;④开展良种区域化、特异化丰产栽培技术研究;⑤开展榛子生态栽培和市场营销等研究;⑥引进专家,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和农民技术专家,形成产业发展技术支撑队伍。

铁岭地区大果榛子产业发展的低迷现状已经对产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极大地打击了种植平欧杂种榛榛农的信心和产业在铁岭地区的推广。加大铁岭地区大果榛子栽培业,是规避风险和榛树产业提升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榛树平欧铁岭
朝阳地区平欧杂种榛引种筛选试验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铁岭石油花样多
提高平欧大榛子坐果率技术要点
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抗寒性研究
铁岭雷锋纪念馆
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动态与品质分析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铁岭境内辽代州城设立的环境依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