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塔的门道

2022-04-09 15:56付顺利
北京纪事 2022年4期
关键词:砖石楼阁古塔

付顺利

很多爱好古建筑的人,对欣赏古塔都有高度的兴趣,那么看塔怎么看?从什么角度才能真正将塔看得透彻呢?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在印度,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于塔内。而传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为了使它更加高耸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开始发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日趋富丽,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为突出。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的形式,示为稳固之意。北京天宁寺塔的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各种类型塔的基座也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发展,与中国古建筑传统中一贯重视台基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艺术上庄严雄伟的效果。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木楼层塔身。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结构大体是:塔身内部从上到下是一个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栏杆游廊,可以环眺四周。每层还有挑出的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内设楼梯、楼板,可以登临。纯木结构,砖壁木楼梯、木楼板和砖壁木檐、木平座结构的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臨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是这种塔身。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苏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内设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内多有中心柱,并从塔顶直贯塔底。现在这类塔身的古塔,已经见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仅在塔的上半部,在全国也极少,十分珍贵。随着建塔材料种类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砖石建造。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如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砖石建造,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北京现存的四座金刚宝座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还有一些形制特别的塔身:有的在覆钵上加上多层楼阁,有的是楼阁、覆钵、亭阁相结合,还有的塔身状如笔形、球形、圆筒形等等,形态多样,各呈异彩。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结构简单,装饰也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就和我国原有的楼阁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垄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变化。有在刹杆上串联三、五、七、九个金属圆球作为塔刹的,例如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贯有以巨大的宝顶,例如北京天宁寺塔。宝顶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形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可能是受建筑的影响所致。广州怀圣寺光塔又是一种情况,塔刹变成了风向标,它与佛教的塔刹意义完全不同。

文献记载和石窟雕刻、壁画中我们可以得知: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到密檐式,到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为主的。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当时的布局,就是以一个大型方木塔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庑门殿围绕。这种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来源于印度寺塔建筑,自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初期,大体因循未改。《洛阳伽蓝记》曾对永宁寺作如下记述:“永宁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灵太后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层的浮图,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寺的四周有廊房围墙环绕,四面各开一座大门。”这一记载,大体可以说明早期寺塔建筑的风格。

但随着时代变迁,先是寺、塔并列,然后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于寺旁。当外来的建筑来到中国以后,必将被赋予中国的色彩,变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此外,自佛教广泛传播以后,不少官商纷纷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宫、御舍作寺庙。可想而知,寺庙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变已属自然而然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现千变万化,时有反复的状态。在唐代以后的一些朝代和个别的地区,也还有一些把塔作为寺院主体的例子。如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后。这种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为寺庙中心的布局已成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远不如以前了。

唐朝时,砖塔建造技术已相当可观,成功创造了仿木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亭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巅峰,例如山东历城龙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丽,属建筑史上的佳作。高层砖石塔的建筑结构,到了宋、辽、金达到顶峰,料敌塔、小雁塔,千寻塔等达到一流水平。这时的塔有一处重大发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样条件下,多角形砖石建筑受震害的程度远远低于方形砖石建筑。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此后,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尽铜制雕铸之能事,天下闻名。此外,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质料昂贵,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国建筑分外增彩的还有明清琉璃宝塔。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普遍使用,还是明、清时代。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发展砖石结构的坚固,防火,兼用木材富于弹性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多样的材料,各用所长,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耐用。这诸多的创造,来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中国塔的种类很多,分类的方法也不少。从佛教的教义上说,有所谓的舍利塔、法身塔以及各种派别的塔;从塔的平面上分,有四方塔、六角塔、八角塔、十二角塔等等; 从层数上分,有三层塔、五层塔、七层塔、九层塔等等;从建筑材料上分,有土塔、石塔、砖塔、木塔、金塔、银塔、铁塔、铜塔、象牙塔、琉璃塔、瓷塔、陶塔、砖石塔、砖木塔、金银珠宝塔等等; 从功能上分,有望塔、风水塔、过街塔等等。在这里,我们从形态上向读者介绍中国塔的十种主要类型。

楼阁式塔在我国古塔中历史最为悠久,体形最为高大,保存数量也最多。因为这种模式的塔,来源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所以给它取名为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是中国塔的发展主流,多见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相对少些。在中国最早的楼阁式塔是洛阳白马寺中所建的四方形楼阁式塔。楼阁式塔可供奉佛像,并可供僧人等登临之用。有的楼阁式塔还兼有军事瞭望的功用,如北京良乡的昊天塔。建筑材料有木材或石砖,有的塔表面装饰有石刻或琉璃。

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的构件。塔刹安放在塔顶,形制多样。有的楼阁式塔在第一层有外廊(也叫“副阶”),外廊加强了塔的稳定性,也使其更为壮观。外廊能有效地防止地基被雨水冲刷,提高了塔的寿命。

如著名的山西朔州应县木塔,也叫做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在设计上大胆使用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广泛采用斗拱结构。不僅造型完美,巧夺天工,而且具有极好的整体性,堪称木塔中的奇迹之作。

这种塔是古塔中较为高大的一种,其高度、体量均与楼阁式塔差不多。但是它的外檐层数最多,在中国古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特征是:

(一)第一层塔身比例特别大。

(二)第一层塔身以上,各层檐子之间的塔身,没有门窗、柱子等楼阁结构。有的虽开有小窗,但也仅是为了采光通气。

(三)大部分不能登临眺览。

(四)第一层塔身,是全塔的重点,建筑艺术都集中表现在这里,装饰雕刻比较华丽。从密檐式塔的发展历史来看,辽、金以后,我国北方建造的密檐式塔较多,而南方仍以楼阁式塔为主。我国现存著名的密檐式塔有杭州华严经塔、北京天宁寺塔、河北昌黎源影塔、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等。

亭阁式塔也是最早出现的佛塔类型之一,可以看作单层的楼阁式塔,又可称为单层塔,外表上模仿亭子的构造,只不过顶部加了个塔刹作为佛教的标志。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作为僧尼墓塔,亭阁式塔在南北朝至唐代非常流行,金代之后逐渐衰落。一般来说早先的亭阁式墓塔多作空心结构,内设塔室等。

八里庄玲珑塔

天宁寺塔

中唐之后多做实心结构,以便于保护。塔身平面有方形、六角、八角和圆形四种,其中以唐代塔最为全面,四种平面的实例都有;建筑材料有木、砖、石;由于结构所限,亭阁式塔不会建得很高,最高的实例也不过15米左右。

从外形上来看,可分为单层单檐和单层重檐两种类型:前者只有一层塔檐;后者多为两层塔檐,极少数有三层。另外还有一些亭阁式塔在第一层塔檐上部加建了一个小阁,可看作一种特例。还有一些非常小的石雕亭阁式塔,将其归入雕塑型塔的范畴。虽然亭阁式塔的数量远不及楼阁塔和密檐塔,但其中精品比例却相当高。

花塔的主要特征,是在塔身的上半部装饰着各种繁复的花饰,看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花束,因此被称为花塔。装饰的内容由简到繁,各呈异彩。有些花塔原来还涂有各种色彩,富丽堂皇,不愧花塔的称号。

从现存花塔实物中考察,早期的花塔是从装饰单层亭阁式塔的顶部和楼阁式、密檐式塔的塔身发展而成的。山西五台佛光寺的唐代解脱禅师墓塔,顶上装饰重叠的大型莲瓣,可说是开了先声,但其装饰程度还是比较简单朴实的。到了宋、辽、金时期,才算真正形成了花塔这种类型。

现在保存的花塔实物不多,可能是由于当时建造得就少。据调查,全国现存花塔也不过十多处而已。花塔这朵艺术之花,只是开放在宋、辽、金200年左右的时间里,到元代以后逐渐濒于绝迹。目前中国花塔的存世量极少,据统计仅十余座。每一座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其中北京有两座,分别是房山万佛堂花塔和丰台镇岗塔。

过街塔在中国古塔造型分类上,属于藏式塔的一种,过街塔盛行于元代。据说这与蒙古族原居住地开阔,民族无定居点,为了让流动中的人能看到他们崇拜的塔,故在交通要道上建造过街式塔。元统一全国后,把这种塔带入中原,最典型的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时代最早的江苏镇江云台山过街塔。它不像前述的山门过街塔,建在进入寺庙前的必经之路。而是建在街道中间独立存在。

过街式塔的建筑形式犹如一座城关,显得气势雄伟,佛祖至上。过街式塔主要集中在蒙、藏地区,但由于各种原因的毁坏,今保存下来的不多。如西藏拉萨过街塔。而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即为居庸关关城内过街塔。

目前发现的藏传佛塔基本上都是元、明、清这三个朝代的。

藏式塔种类很多:从塔的建筑材料上分,有泥塔、石雕塔、土塔、木塔、砖瓦塔、玉塔、铜塔、银塔、金塔等多种形式;从塔的数量组合上分,有独塔和群塔.......

著名的藏式塔主要有:桑耶寺白、红、黑、绿四塔,白居塔,昂仁日吾其金塔等,北京的藏式塔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北京门头沟白瀑寺的园正法师塔等。

所谓组合式塔,指的是汉藏组合,即一座塔上同时包含了汉式佛塔(楼阁、密檐、亭阁)和藏式佛塔(覆钵、相轮)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上部为汉式塔,下部为藏式塔(上汉下藏型);另一类是下汉上藏型。上汉下藏型极少,下汉上藏型相比之下较多,不过二者合计估计最多二三十座左右。由于造型特别,存世极少,很多组合式塔都是珍品。

个人认为这类塔大都不是建造者的本意,而是经过后世修改的。塔身上部损坏了,在重修的时候因某种原因在其上加了一个喇嘛塔顶。例如云居寺北塔,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组合式塔之一。根据《白带山志》(傅涛),“盖辽时重建之塔五级,其上三级不知何年顷颓,而塔顶螺旋状者,则明初建耳”。说明原辽代塔为五级楼阁式,后来上三级损坏,明初重修时改建为喇嘛塔。当然也不排除有某位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者一开始就把塔造成这种汉藏结合体,但这决不会是主流。

还有一类实心的楼阁式塔,虽名为楼阁却不能登临,只是象征性的;内部为实心结构,但外表忠实的模仿重楼(或密檐楼阁)的结构,很多都在各层设门窗、斗拱,甚至有些還有平座、栏杆,完全就是一座缩小的楼阁式塔模型。另外,有相当数量采用石材、金属制作的中小型仿楼阁式塔,使用原材料堆砌或拼接而成,不属于建筑,将其归类于雕塑型塔。

在中原一带,有大量的仿楼阁式塔的实例,塔身平面多为方形,层数多为三层和五层,如少林寺塔林(河南登封)、风穴寺塔林(河南汝州)等。

居住在我国云南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群众,信奉小乘佛教。我国傣族地区的佛寺建筑受缅甸、泰国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大,故俗称为缅寺。

寺院建筑由佛殿、经堂、山门、僧舍及佛塔组成。佛殿是主体建筑,形体高大,歇山顶。佛塔实心,塔形呈高耸的圆锥形。有单塔与群塔之分,单塔著名的有潞西风平大佛寺的前塔与后塔,群塔著名的有景洪曼飞龙塔。

会宁红军会师塔

纪念塔是指为了纪念人或者事件而建的塔。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会宁红军会师塔、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宛平抗战牺牲烈士纪念碑塔、中苏友谊纪念塔、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等。

猜你喜欢
砖石楼阁古塔
杨晓利:三十年拍摄古塔三千座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岭南传统砖石牌坊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垒好“砖石”,芯片技术砥砺奋进正当时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传统木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亭台楼阁知多少
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
景州古塔
郑州:东方古塔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