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导游专业校企合作实例研究

2022-04-11 23:08谭富美
科学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职业学校实践

谭富美

摘要:在导游服务中,导游讲解是核心内容,是整个导游服务的灵魂。因此提升学生的讲解技能,培养能够与行业实践相契合、能够为区域经济服务、能够为社会发展出力的职业导游员,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从中职导游专业学生参与校外志愿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服务、调研为校企合作新路径献技献策,有效提升中职旅游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高导游专业师资水平。

关键词:讲解技能;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的培养应以提高专业技能开展特色教育为出发点,以发挥专业优势真诚服务社会为落脚点,投身社会公益,提升社会贡献度。本文以大连现代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培养为例,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实践探索,完善循环式培养链条,继而探寻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一、校企合作讲解员循环式培养链条

(一)专业课程导入:通过《导游实务》《大连导游》《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专业主干课理论引导学生初步认知旅游业及导游职业内涵。学生在校专业理论课堂和实训课上学习并模拟演练了导游服务程序、导游带团技能,导游口头语言、态势语言等知识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新兴媒体,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但缺少“实战”经历,亟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导游这一职业岗位有实质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已经能够讲解当地部分景区景点导游词,但讲解的方法和技巧还有所欠缺。中职院校导游专业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达对完成任务有热情,团队合作有一定基础,渴望得到认可,但缺乏自信和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和岗位领路人在教学和实践中多鼓励多引导。因此,在校园专业课完成的基础上,学生进入实际岗位才更有长足发展提升。

(二)岗位需求研讨:通过对各旅行社、市内博物馆、景区招聘信息的解读,使学生了解岗位技能、素养需求,明晰在校期间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与核心素养,有的放矢的学习与提升。在这一阶段,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相关招聘资源,根据社会需求指导学生根据所向往岗位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挖掘,结合自身特点,填补缺项,进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完成社会岗位与学校专业培养的对接。

(三)一对一指导:专业教师率先研究“大连市现代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招募” 信息,分析景区/博物馆对讲解员技能要求,并着手准备。继而根据相关要求,对有意向、有基础、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小班辅导,为竞争上志愿讲解员岗位做前期准备。具体集训内容包括:博物馆展区讲解介绍、讲解员规范、讲解礼仪、个性化讲解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个人才艺等,以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为载体,专业教师与学生结对,开启集训式辅导。

(四)竞争上岗,实地讲练:学生与教师在博物馆讲解员岗位上,接待游客对客服务,查找不足,调整讲解方式,实践一线岗位工作内容。通过传统课堂的知识积累和模拟导游讲解的训练,学生对专业在工作岗位中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灵活处理现场出现的状况。在校内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竞争上岗,在保证一定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进入岗位进行学习锻炼。学生在岗位环境中,面对面对客服务,不仅实践应用了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掌握灵活应对的技能,更提升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涨。另一方面,在日复一日的岗位实践中,学生对本专业实际工作内容、工作难度、工作发展也有新的认知,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也有所提高。在以上历练中,学生在毕业前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其未来走进社会,选择就业有很大帮助。

(五)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体制,校内专业教师+企业职业讲解员+游客/旅游团评价+企业领导评价,构成综合评价体系。传统专业教育教学限于课堂内,在评价上,以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期考试考察为主要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指导意义有限。通过岗位实践,将点评元素多样化,学生可从多个角度和渠道获取优劣势因素,进而取长补短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反之,学校通过多元评价可以反馈专業教育教学和培养方式方向,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实现与社会需求的良性对接。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岗位实践,可以提出定制培养的需求,订单式培养出对自身发展有益的“准职工”。

(六)反馈与调研:通过“做中学”在一线,练讲同时学、听、看职业讲解员专业节能。在馆内有“师傅”,将“学徒制”归还企业,深入一线。通过实践反馈填补理论缺失,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对标企业(景区/博物馆)岗位现状和游客需求,双管齐下分析现阶段校内教学,并预测本地区旅游行业发展方向或趋势,进而调整培养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七)价值塑造,终身学习:通过这样的校企合作,课程改进措施,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强劲,钻研专业行动更有速度,自主学习能力、导游讲解能力、专业素养逐步得到提高,并在实际岗位上参与职业劳动,全方位感受文化洗礼和职业态度,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与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对一”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与引导,最终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二、创新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

创新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题 ,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引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职校实践基地教学合作的新方式 ,充分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在实践教育体系方面,首先满足“认识—实践—再认识 ”的递进式学习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加入“双师”调研,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职业精英为辅导,融合教学活动-服务实践-反馈调研,更精准把握提升点。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联合实践单位开展综合能力测评。多元评价从用人单位、行业规范和游客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把握,更有效激发学生及专业教师成长。在指导教师培养方面,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共同组成,双向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践教育成果方面,让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从课堂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课堂,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实地感触,有助于其策划实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而生成终身学习意识。在校企合作方面,实现“三赢”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面受益。校外实践基地新形式的探索,更有利于激发三方热情与动力。在专业素质提升同时,加入思政思考,育人宗旨。即产生职业自豪感、价值获得感、地区归属感、国家责任感,进而服务游客、服务地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三、实践下专业培养循环模式的实际效益

(一)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升。志愿讲解员实践活动使学生接受旅游类公司的岗位职能、地缘教育、导游服务规范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并最终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其遵 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及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将所 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际中得以应用,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提高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时俱进。深入行业一线,在“双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基础上,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对学生进行“前瞻式”培养。初步建立教学-服务-調研循环培养体系,从课程设计到培养方式,将教学与实践与行业动态有机融合,进行循环式更新。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学生在接触多元文化和信息,这使得教师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更新教学手段,学习并应用慕课、翻转课堂、校内实践、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等,通过这样多元的途径,将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在职业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对专业课程保持新奇感和兴趣热情,进而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实现育人核心与社会效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强、团队意识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人才。真正践行了技能立身,责任立人的育人目标。师生收获成长的同时,企业获得效益,学校知名度扩大,行业储备力量素质整体提升,长远角度产生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结合导游专业特色,通过校企合作讲解员培养循环模式链条,建立优质有效的职校导游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推进了产、学的紧密结合为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投身社会公益,提升社会贡献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寻了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邱丹丹.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健康发展[J]. 试题与研究, 2018, No.968(29):111-111.

[2]朱珊珊. 浅谈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提高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J]. 营销界, 2020(15):40-41.

[3]周洁.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方法探讨——以旅游专业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1.

[4]刘茵. 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广东教育:职教, 2013(11):2.

[5]包艳姣. 职业能力导向下中职导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桂林市5所中职学校为例[D].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职业学校实践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