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珩 用专业知识定格冬奥的精彩瞬间

2022-04-12 13:02
雷锋 2022年3期
关键词:冰壶转播冬奥

“2008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当时北京奥运会中‘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这一口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黄珩在“冰立方”媒体运行业务领域的转播协调岗位,为冬奥会的转播商提供专业服务。

作为南方人,黄珩自小对冰雪世界陌生却又向往,在得知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开始报名的时候,他正在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参加支教工作。黄珩一直热衷于参与志愿服务,冬奥成为他梦寐以求的舞台。

经过层层选拔、严格培训后,如今的他在冰雪的盛会中奉献自己的热情和专长,“有一位老师参加过好几届奥运会的转播工作,他用特别风趣的方式,给我们讲授了奥运转播的规则,分享了许多实用经验,对我们之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去年10月,黄珩在“冰立方”举行的“相约北京”测试赛轮椅冰壶世锦赛中上岗,作为本次世锦赛唯一一位能够进入比赛场地进行照片拍摄的志愿者。黄珩与官方摄影师一起,用镜头记录下了很多动人的瞬间,而他们的作品,也作为送给参赛运动员的礼物,在颁奖典礼前得到了展示。“场馆广播提示,这些在赛事中被记录下来的美好瞬间,是送给各位运动员的礼物。我和官方摄影师当时就坐在场地里,互相为对方的作品点赞。运动员们的掌声让我很感动,更深切的感受到赛场拍摄的意义。”

其实,在比赛场地内拍摄照片远比黄珩想象的难度大,当他从世界冰壶联合会新闻官那里获得进场拍摄的许可后,立即拿到了一份《冰壶比赛场内摄影师行为准则》,在仔细阅读学习后发现其中规定很多,限制也很多。“为了既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比赛,也不影响场上转播的机位,我在场内能活动的区域非常有限,只能在冰道之间的狭窄过道上,或者计分牌之间拍摄,可发挥的空间非常小。”从未在如此大型活动中担任过摄影工作的黄珩,起初总是抓不住精彩的瞬间,后来通过和官方摄影师拍的照片做对比、找差距,他学到了一些拍摄技巧,照片质量逐渐有了提高。

测试赛期间,除了拍摄,黄珩还负责一部分远程采访的工作,因此跟外国运动员有一些互动交流。在采访的时候,他会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展示给运动员们看,还会发给他们留作纪念。“他们脸上的喜悦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挪威队有一位很年轻的运动员,她特别爱笑,看了我的照片以后,对我说很喜欢这些照片,也特别享受这段在北京的时光,她期待冬残奥会的时候能再来北京。”

黄珩所学专业是广播电视学,但无论是摄影技术,还是电视新闻采访、电视影像语言运用,他都在测试赛中充分发挥所学。服务赛事之余,黄珩还协助制作了冬奥倒计时100天的主题短片,以及“冰立方”场馆全领域运行的视频纪实作品,收获满满。

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那时的他还没有想过自己会和冬奥盛会有什么联系。直到今天,已经成为一名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黄珩,终于圆梦置身其中,他希望用自己的熱情服务,定格冬奥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猜你喜欢
冰壶转播冬奥
What Are Those Red And Green Lights On Gurling Stones?
冰壶书单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在“冰立方”里推冰壶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什么是北京冬奥会“云上转播”
找冰壶
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赛事转播负责人薛涛:我们一定要做到“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