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2022-04-12 06:34
陕西画报 2022年1期

△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的同时,西安各高校有序推进学生离校返乡各项工作 李子宇 摄

自2022年1月中下旬我省疫情进入收尾阶段以来,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适时调整风险地区等级和区域封控措施,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在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为此,省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宝鸡市副市长李瑛就如何全面加强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体系提出建议。

李瑛提出,首先要完善“大疾控”体系,优化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健全以省、市、县疾控部门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的大疾控体系。其次是优化应急指挥体系,健全扁平化应急指挥部体系,明确不同级别响应与介入标准,加大市县分管疫情防控领导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做好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再次是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建议省级层面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响应和协作机制,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同步采取管控措施,迅速形成防控合力,努力控制疫情传播蔓延。

除此之外,李瑛还建议建立疫情防控专家团队,建立由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大数据分析、信息化支撑、法律咨询、舆论引导及舆情监测管控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常态化参与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各类会议,加强走势态势研判,及早做好各项预案准备,定期研究各地疫情防控的成功作法和漏洞短板。还需要尽快补齐基层短板,加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加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初筛实验室建设步伐,提升区域核酸检测综合能力。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保障水平,充实社区(村)等基层治理力量。完善“三级包保”“五包一”制度,明确各级保障责任,定期开展基层综合防控队伍专业培训,提高基层应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