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2022-04-13 01:03李红雀
民族文汇 2022年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兴起于上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侧重研究人类思想、感受和行为,关注积极而非消极心理,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而非修复不良,是心理学中的新生研究方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补充和更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复杂,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心理学概念的引入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始于马丁·塞利格曼1998年作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呼吁心理学家和研究人员将重点从人的精神病态,从人的弱点和疾病转移到积极的品质,转移到如何使人更强大、更成功,增加人的主观幸福感,从而使其免于心理疾病。

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和影响,包括:积极的体验(如幸福、快乐、灵感和爱),积极的状态和品质(如感恩、毅力和同情心)和应用积极原则的社会制度,以此来帮助人们过上好的生活。

二、传统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传统心理学以预防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与此相关,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多局限于心理知识普及以及心理疏导,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课堂教育枯燥乏味,教材更新不及时;课堂授课的形式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互动性,无法让学生获得主动倾诉、主动调节心里压力和心理问题的能力;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数量少,心理教师大多为兼职,专职人员比较少;咨询中心较为孤立无法和学生的家长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取得良好的沟通,以至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疏解。心理咨询只面向部分主动寻求帮助的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这样就造成了绝大多数学生实际上没有从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有所收获。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和解决心理问题为目标,实际上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思维、积极品质的挖掘和培育。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根据塞利格曼的说法,“PERMA”是幸福的五个维度的首字母缩写词∶P-积极的情绪,这是幸福的一部分;E-参与,完全沉浸在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之中; R-(正)关系,与他人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关系;M-意义,当致力于一项事业时的意义感; A-成就,当我们成功、实现目标并提高自己时,我们就会找到构成幸福的拼图。基于此,我们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创新心理教育教育理念,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将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培育积极思维纳入教育目标。鼓励学生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寻找能给日常生活带来快乐的爱好和职业。要转变以单一的课堂授课为主的教育形式,更加注重实践和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专注做事情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与同学、朋友和其他重要的人建立更加频繁和友好的沟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价值感、意义感和成就感。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在课程内容上,要增加发展性课程。

传统心理学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出现心理问题之后的解决,这依然是有一定价值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在课程内容上引进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设置发展性的课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培养乐观的积极的态度,以积极的思维去追求幸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情心、同理心,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三)在课程设置上要更加灵活。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问题因人而异。要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学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比如人际关系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学习压力排解选修课以及婚恋选修课等等,并且要将积极思维和积极品质的培育贯穿到每堂课程、每个活动之中。还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学校,而应当让参与学生成长的各种环境因素充分融合。

四、总结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也需要肩负起巨大的责任。对于个人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为当代青年培育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态度,以应对风险和挑战。对当下社会来说,高校应当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目前,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引入课程有助于对当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02):93-97.

[2] 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51-154.

[3] 胡晓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1(03):126-127.

作者简介:李红雀(1983—),女,四川绵阳人,重庆大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