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整理护理效果分析

2022-04-13 13:03许军芳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整体护理并发症

许军芳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整体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血气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等数据。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试验组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试验组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H值等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数据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能够加快患者颅脑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H值等生命体征稳定,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并发症;整体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7-00-03

重癥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的危重疾病,脑干或大脑半球遭受重大创伤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1]。重症颅脑损伤发病急,多数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意识功能障碍、压疮、应激性高血糖及脏器功能衰退等,给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就需要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水平。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传统的常规护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医学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需要为患者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护理方法。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整体护理模式在很多重症临床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有研究指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颅脑功能修复[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4例,参照组47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7例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参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6.47±5.41)岁。试验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6.52±5.47)岁。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同意知晓本次研究,且本研究经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颅脑损伤[3]诊断;②无脑外伤史;③临床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颅内恶性肿瘤者;③心肝肾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呕吐物、血液及分泌物,并给予持续吸氧治疗,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心电监护,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监测,构建静脉通道后抽取患者静脉血,监测临床指标,常规留置导尿管,嘱咐患者遵医用药,护理期间对有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内容如下:①患者入院后为其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相关规章制度,确定各个岗位职责及具体工作内容。②建立急诊抢救小组。成员包括护理人员2名及主管护师1名,明确护理人员及主管护师职责。患者入院后安排经验丰富主管护师全方位评估患者病情,以此完成急救计划制订,同时进行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各项操作,1名护理人员完成配血、抽血、留置导尿管工作,另外1名护理人员完成护理记录单填写、吸痰、给氧治疗及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必要时增加1名助理护理人员,主要负责联络其他各个科室,帮助患者进行CT、MRI影像学检查、医生会诊及转科、护送等。③待急救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及时擦拭干净患者面部、身体血迹及脏物,帮助患者更换病号服,提升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多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掌握其心理变化情况,予以心理疏导,缓解其存在的负性情绪,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护理期间要尊重患者隐私,并予以保护,擦洗患者会阴、患者更换衣物及留置导尿管期间,用屏风遮挡抢救室门窗,以保护患者隐私。④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汇报给医师进行处理。⑤为患者予以整体化呼吸系统护理干预。重症颅脑损伤入院后需要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为患者予以机械通气。在护理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态,及时为患者吸痰处理。若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则需要切开气管,并清理呼吸道,防止分泌物堵塞气道。⑥为患者进行整体化的生活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为患者予以整体化的生活干预。将病房温度、湿度调整到适当范围内,让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当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按时为患者翻身、扣背、调整体位,避免患者出现褥疮等情况。如果患者长时间无法清醒,则需要定期进行按摩干预,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情况。⑦在患者苏醒后,为患者予以全面的康复指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引导患者通过适当的训练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康复期间让患者通过走步、上楼梯等方式逐渐展开训练,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并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各方面事项,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观念。

1.4  观察指标

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血气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等数据。

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满分为15分,轻度昏迷:12~15分,中度昏迷:7~12分,重度昏迷:<7分。分数越高提示昏迷症状越轻。

③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压疮、应激性高血糖、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压疮+应激性高血糖+肺部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④应用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等,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⑤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H值。

⑥生活质量选择量表(GQOLI-74)获取数据,每项100分,共计4个维度,生活质量越好则分数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CS评分比较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分析

试验组患者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H值水平高于参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脑挫裂伤、颅内出血引发脑疝是造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脑疝形成3 h左右即可导致患者残疾,脑疝形成超过6 h会降低抢救成功率[4]。因此,脑水肿发病前及时予以抢救,并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是挽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发生,加快患者颅脑损伤修复[5]。也有研究指出,脑疝形成1 h内是救治重症颅脑损伤的黄金时间[6]。以往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以传统护理为主,传统护理流程过于形式化,未注重患者整体护理[7]。此外,传统护理中未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造成护理工作开展缓慢,降低护理质量的同时,给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8]。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因此,需要寻找全新的护理模式[9]。整体护理是基于传统护理发展而形成的全新的一种护理模式[10]。与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细化护理工作内容,满足患者需求,进而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11]。在整体护理模式中,会建立专门的护理团队,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迅速进行重症分诊处理,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急诊抢救处理,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抢救效果[12]。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整体护理可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满意度提升。重症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不及时予以治疗,极易造成患者死亡[13]。整理护理通过构建绿色通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组建抢救小组,确定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以促进护理效率提升,改善患者昏迷症状[14]。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护理后GCS评分相比,试验组明显较高(P<0.05)。同时,在为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后,患者血气指标数据得到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H等指标数据高于参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数据低于参照组。再次证实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昏迷状态。整体护理对可能出现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整体护理可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孙慧英[15]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此外,在为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各项指标数据高于参照组患者。由此可见,整体护理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能够加快患者颅脑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H值等生命体征稳定,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运用精心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196-197.

[2]周艳霞.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重症监护階段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30-233..

[3]焦保华,赵宗茂.《第4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2):125-128,145.

[4]贾春燕,杨静.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S1):2.

[5]马荣艳.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2):159-161.

[6]孙建兰,周洪兰.循证护理干预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4.

[7]马玥.精心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2):1544-1545.

[8]王九娟.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3):233-234.

[9]王睿健.整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A2):2.

[10]黄雅玲.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0):2.

[11]楚德英.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不同阶段病情中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1):1.

[12]王静,史秀凤,孙秀娥,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7):3.

[13]邓爱华,张霞.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4):4.

[14]张磊,张钦铃,聂雪,等.细节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5):4.

[15]孙慧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43-844.

猜你喜欢
重症颅脑损伤整体护理并发症
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
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