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体系小麦创新团队科技加持夺夏粮丰收

2022-04-14 09:46张新仕王亚楠
河北农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苗情壮苗冬小麦

□文/张新仕 王亚楠

(作者单位: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2.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河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小麦总产连续多年保持在1400万吨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河北力量。受2021年秋汛影响,河北省冬小麦播期拉长,播期普遍较常年推迟10~15天左右,全省小麦晚播麦占比高,对2022年粮食夏收丰产提出严峻考验。

全年粮食增产看夏收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指导下,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多部门联合协调,采取政策组合拳,开展“稳面积、促单产”科技增产行动,全力做好全省夏收小麦稳产的后方保障工作。

政策发力,稳定面积

全省统筹使用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加大对晚播小麦种植补贴力度,对晚播小麦每亩给予150元补助,提高经营主体种植小麦积极性,保证全省小麦晚播不减面积。据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冬小麦播种面积3350.8万亩,较上年增加1.3万亩;政府加大对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杜绝假种子假农资坑害种粮农户;建立农村金融专员制度,确保经营主体对种粮资金需求。

深入一线,摸清底数

在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促弱转壮”专项行动带动下,省级组建由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和各市县推广系统组成的“科技壮苗”专家指导组,分区包片、进村入户开展指导服务,活跃在全省冬小麦生产一线,专家组在返青期分赴小麦主产市、县开展苗情摸底、田间指导及技术培训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专家指导组及成员深入田间次数多达1100次,从返青期苗情调查显示,全省苗情转化升级快,全省一二类苗为39.2%,三类苗60.8%,长势向好。为全面做好小麦春季管理,夺取夏粮丰收搭好了架子,打下了基础。

科学种管,注重环节

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粮食科技专员包联机制,实现每个粮食主产县都有一名粮食科技专员和一名农业系统干部包联。定期组织专家开展会商,研判形势分析,针对关键环节苗情长势提出具体技术指导意见。其中,先后制发了《河北省2021年秋播小麦技术指导意见》《强筋小麦晚播技术建议》《河北省2021年小麦冬前苗情分析及冬春季管理技术建议》《2022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方案》,编制了《2022年河北省冬小麦科技壮苗促弱转壮技术服务挂图》《2022年河北省冬小麦科技壮苗120天农事手册》。省农业农村厅启动2022年小麦促弱转壮夺夏粮丰收培训月行动和河北省冬小麦“科技壮苗”百日会战,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冬小麦科学春管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各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根据省级指导技术建议,结合本地区实际分别出台了《区域性2021年秋季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2021年小麦冬前及早春管理技术意见》《2022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2022年小麦春季施肥指导意见》等,确保科技服务落实到位。

课堂讲座,技术先行

春季管理任务艰巨,促弱转壮是夺取丰产的关键,而促弱转壮要靠科技先行。借助开展高素质农户培训,邀请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作物所赵广才研究员、河北省小麦专家郭进考研究员等专家开展全省及各市区小麦春管技术建议讲座,重点介绍了“一根针”和“土里捂”麦田的技术措施,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技术培训30余场次,培训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近万人次。

挂图作战,媒介融合

发放《2022河北省冬小麦科技壮苗120天农事手册》和《促弱转壮夺丰收技术挂图》5万份,发送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明白纸8万份。制作小麦技术科普简报、拍摄技术指导小视频,通过采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及时发布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防灾减灾等信息。其中,通过新华社、长城网、学习强国、各类微信公众号等发布信息建议300多份,通过抖音等自媒体发布视频50多个,网络浏览量达到10万人次。扎实推进小麦促弱转壮夺夏粮丰收行动的开展,指导农户科学管理。

猜你喜欢
苗情壮苗冬小麦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影响北方春玉米苗情的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
如冬小麦般耐心
基施沼肥对小麦冬前苗情及产量影响试验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