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与创作转换方法之探析

2022-04-15 06:53何清木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书法

何清木

摘要:书法临摹与创作的转换是临摹到创作的重要过渡。这个阶段主要以三个方面的积累为基础。第一,系统分析研究古典书法作品,鼓励临摹者迅速掌握临摹对象的所有特点(笔法、结字、构图、韵味),培养分析和理解临摹对象的能力。第二,使用分类临摹的方法,快速应用临摹对象的形象和元素于自己的创作中。第三,培养临摹者的参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书法创作能力,为自由创作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掌握这一重要阶段,学书者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并将临摹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他们的创作中。

关键词:书法;临摹与创作;转换方法

前言:学习书法和其他任何艺术学习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些法律、规则、技术和方法只能通过不断的临摹和学习来掌握。现代人的书写工具与古人截然不同。古人用毛笔写字,从书写篆隶开始。现在人们用圆珠笔和钢笔做书写工具,他们的书写讲究方正,横平竖直。长期的惯用书法,使我们对书法艺术的美学欣赏停留在了实用性上。这种理解与书法美学背道而驰。惯用书法写得越多,习气越浓重,对书法的美学审美越世俗化。提高书法美感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书法,在碑帖中发现书法的内在美。临摹碑帖是重新理解书法,清除非法书写的唯一方法,历史上没有不把临摹视为需要终身学习的功课的书法家。只有亲近古人,成为古人的弟子,才能入帖,走进书法的艺术世界。

学习书法艺术一直是离不开临摹和创作的。临摹是创作的基础,是创作积累的阶段。创作是学习书法的目的和最后阶段。许多有关古书的理论正围绕着临摹和创造展开讨论,但是从临摹到创作,我们会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积累过程。对于如何顺利通过这一阶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重要方面进行。

1分析法帖,把握其特点

對古典书法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迅速捕捉到临摹对象(笔法、结字、构图、韵味)的特点,培养分析和理解临摹对象的能力,是书法临摹与创作过程中的基础,也具有创造性的意义。清代康有为说:“学书必须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所谓“得古人之形质”,是在分析、理解和总结临摹对象的基础上,把握其所有特征。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主张:只有学者认真思考,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不仅是对特定刺激的做出的特定反应,也是大脑认知模式的重建。认知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一角度来看,临摹不是人们常说的“照葫芦画瓢”,而是要更加注意分析和理解。以米芾的《三吴帖》为例,进一步说明。

《三吴帖》,行书,纸本,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为了在这部作品中显示稳定性和团结性,米芾在很多方面使用了“齐平”。“齐平”是指书法作品的每一行字的外形连线都可以形成一条或多条的直线或曲线。例如“天子瑞节高如松一岁”这一行中,“节高如松”的右边是齐平的,“如松一”的左边是齐平的,给整个作品带来秩序感。但如果布局太齐平,就会“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 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因此,以统一为基础,米芾做出了三个改变,第一,一行中的变化。第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第三,整体构成的变化。

在两千多年的书法史上,名家和碑文像羽毛一样多。如何临摹?首先,我们要明确目标。所谓目标就是学习阶段的核心。如果你练习线条、笔法、结字,刚学习临摹的人可以分阶段学习,在临摹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先读帖子。阅读碑帖内容,不懂的文白对照着读,把阅读过程中疑难、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下面要了解章法、笔法、结字等特点。第二,笔迹准确。首先,我们要克服字的水平,写好所有字的外形,要搞清楚适合自己的笔法,然后练习把字和段落分组。在临摹过程中,字的大小应该尽可能像原始帖子一样。当我们面对雕塑或石碑时,我们不应该刻意去描摹它,而应该复原文字。对于初学者,首先选择一篇帖子,把笔法、点画形态都了解全面,慢慢地上下翻找。第三,背临。先对一个字、一个句子和一个段落进行背临,然后与原帖进行比较。第四意临。意临是发展书法家风格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模仿了古代圣贤的笔迹,而且在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后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书法家的美在于‘能结合,神在‘能分离。“能结合”是共性的融合,“能分离”是个性的展开。

1.1 一行中的变化主要是字组之间的变化

首先,字势上水平势和垂直势的变化。例如,“天子瑞节高如松一岁”中,“天子瑞”主要是水平势,“节高如松”主要是垂直势,“一岁”又变成了以水平势为主。第二,笔法的变化。例如,“天子瑞”重视起笔和收笔的动作,行笔速度慢,接近于楷书。“节高如松”这几个字行笔速度快,减少起笔、落笔、提笔、按笔的变化,线条细长,接近于草书。“一岁”两个字又变回第一组的感觉,与其呼应。第三是墨水颜色的变化。例如“天子瑞”的墨色浓重;“节高如松”的墨色轻盈干燥;“一岁”的墨色又厚又重,与“天子瑞”相呼应。

1.2 行与行之间的变化主要是字势的变化

例如“几繁”行与“天子”一行截然不同。总的来说,“几繁”行的变化不如上一行大,相对稳定,基于稳定性,它会有一些变化。“几繁使秋水”这句的字势从垂直势逐渐转移到水平势。“秋水浮湘”突出点的使用,“月”回到垂直势,与前面相呼应。

1.3 整体章法的变化

例如,从“天子”到“攀寥”,整体笔调粗壮,字与字之间过渡平稳,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根据这一基调,插入“节高如松”和“罇酒屡觏至”等,用笔轻盈细腻,行笔又如草书,用此方法寻求章法的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米芾《三吴帖》的章法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临摹《三吴帖》奠定了良好的章法基础。

2.方法分类,掌握要素

使用分类临摹的方法,临摹者可以尽可能快速地将临摹对象的形式要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这部分主要培养临摹者概括临摹对象的能力。

2.1对字外形概括的训练37672768-EFED-443E-993B-7C12136D98B6

不同的汉字具有不同的外形,在经典法帖中,即使是同一个汉字,也会根据上下字的关系而具有不同的外形。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中的20多个“之”字,就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外形。字的外形对“字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练习临摹时,首先要注意字的外形。字的外形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方形可以变成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圆形和三角形也有非常丰富的变体。以《三吴帖》中的“瑞”为例进行分析。在临摹之前,我们先观察并分析,若用线将“瑞”字中所有外边的线的端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四边形。“瑞”字左下角的“提画”起笔稍向里收,右下角的部分也往里缩。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临摹它了。临摹时我们要尤其注意字的外形,暂时不要要求字的内形。另外,也要注意中锋用笔,除此之外,目前对用笔不做任何要求。在我们书写时,我们可以不按照笔划的顺序来写,而切也可以省略几乎不影响字内外形的笔划,培养对字外形的敏感性。

2.2对字内形判断的训练

字内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线方向和线位置。线方向是指构成汉字的线的走向,这是体现“笔势”的关键点。一般情况下线方向可以分为水平、垂直、倾斜。当我们进行线方向的训练时,我们主要注意在同一方向线之间的方向变化。例如,在经典的法帖中,许多条水平线并排时,它们的方向都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应该对此做出明确的判断,并在练习临摹中尽可能多地表现出来,从而培养我们在线方向上的变化能力。线位置是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线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同一方向的线之间的间距。当同一方向有多条直线时,我们必须判断它们之间的疏密关系,也就是说,判断它们之间是否等距。第二种是不同方向直线之间的穿插关系,也就是说,要判断交叉点是否在中间分离。例如,《三吴帖》中的“酒”一字,我们在进行临摹之前,要先进行简单明了的分析。“酒”这个字有五条垂直走势的特点,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之间的距离最大,依次为第四条和第五条之间,第二条和第三条之间,第三条和第四条之间。有五条水平走势的线,第一条和第二条之间距离最大,依次是第四条和第五条。第二条和第三条,第三条和第四条。正是这写线条的位置,导致了“酒”这个字的笔画疏密程度的变化,形成了两个空间,中心部分很紧密,疏密程度对比强烈。

2.3对笔法把握的训练

主要掌握临摹对象中一些矛盾因素的处理。例如,直线与弧线(是上弧线、下弧线或左弧线、右弧线);中锋和侧锋;藏锋和露锋;提与按;转和折等,分析它们的结合规律。通过以上对章法、字法和笔法的综合分析、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进入模拟创作阶段。

3.模拟创作,培养能力

通过模拟创作,可以培养临摹者的参考能力和理性书法创作的能力,为自由创作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模拟创作就是临摹者模仿临摹对象进行自己的创作。

刘熙载说过:“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可以看出书法家的修养对其书法作品有多重要。一个书法家要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具有自己的主观审美研究,寻找符合自己性格的书法风格,从传统文化中戏取更多的营养,加强书法理论的学习,促进书法的全面发展。除了书法外,书法家要从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寻找书法所需的营养,丰富其内涵,并在作品中具体化。书法家们不仅要多读碑帖和展览会,拓宽视野,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见多识广,你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洞察力。书法家要树立高标准,遵循高水平的展览会。目前全国书法展更能反映当前书法创作水平,甚至可以指导一个时期的书法审美取向和创作取向。虽然人们对国家展览会有很多疑问,但与其他艺术活动和展览会相比,国家展览会相对公平。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因为怕窒息而停止吃饭。

3.1 模拟章法

创作者可以先选择创作内容,字数和临摹对象相当,然后再根据原作的章法和布局来设计草稿。以《三吴帖》为例,这篇文章有十行,因此,我们创作的作品也要设定为十行,一行中的变化、行与行之间的变化以及整体章法的变化必须接近原帖。这种模式也可以根据其组合规律进行分解和重组,但要注意协调和统一。

3.2字法问题

首先要使用原始帖子中所使用的字形。第二種是根据原始帖子中字形的特点,创造需要的字形。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字体都要符合章法的需要,上下协调,千万不要将原始帖子中的字体复制到自己的创作中,因为这会影响文章的整体章法,这也是集字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3.3 笔法问题

这需要对原始帖子的笔法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提炼,总结出基本的笔法特点和组合规律,使笔法尽可能接近原始帖子,反复练习几次,我们就能完成一幅既有《三吴帖》书法风格又属于我们自己的临摹作品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书法临摹和创作转换的训练可以引导临摹者理性地分析和整理临摹对象具备的特点,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临摹对象的用笔、结字、章法,临摹者在学习临摹对象特征的同时,将临摹过程中所学习到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学习临摹的学生的创作能力,为今后的书法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书法是一条艰难的路,只有仔细倾听,才能享受沿路溪水、鸟语花香。

参考文献:

[1]杜战锋. 书法临摹与创作转换方法之探析[J]. 江苏教育, 2021(39):3.

[2]金芊芊. 米芾"沉着痛快"书风技法探析和对创作的影响[D]. 扬州大学, 2018.

[3]陈平安. 论魏碑书风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4]曾怡心. 探析书法艺术鉴赏对于临摹创作的启示[J]. 艺术品鉴, 2018(8X):2.

[5]肖恒. 从观念到实践——书法由临摹到创作转换的几个问题[J]. 明日风尚, 2018(12):2.

[6]杜战锋. 书法临摹与创作转换方法之探析[J]. 江苏教育, 2021(39):3.

[7]吕铁元. 论书法临帖与创作的转换[J]. 美术观察, 2012(09):92-94.

[8]邝宁. 基于美学的当代书法创作走向探析[J].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5):1.37672768-EFED-443E-993B-7C12136D98B6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篇
图说书法(158)
图说书法
书法三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