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2022-04-15 06:36朱文静
智慧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脂高脂血症生化

朱文静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100)

0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我国近年来的高脂血症发生率不断提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此,临床对高脂血标本的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相比较于健康人,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会含有大量的脂蛋白,这不仅会导致检验标本出现混浊或者是对比色等情况,同时也会影响到检测标本的透明度[1],大大降低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各项临床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2]。基于此,本次主要研究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方法,专门选取了2019年1~12月入院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298例高脂血患者展开了深入的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入院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298例高脂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入院体检的298例健康人设为参照组。其中,研究组男148例,女150例,年龄在32~78岁,平均(55.0±23.0)岁;参照组患者男149例,女149例,年龄在31~79岁,平均(55.0±24.0)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研究组患者符合《实用内科学》中高脂血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许可。

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不完整;②患有认知障碍与神经疾病的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加入此项研究的两组受检人员,要在检验前一晚禁食禁水,于次日清晨采集受检人员的10mL静脉血,将每位受检人员的血液标本平均分为两份,一份直接送检,另外一份要通过乙醚提纯后,再送检[3]。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选用的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库贝尔;型号iMagic-E7),测试波长为300nm~800nm,恒速100T/H,认真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直接送检的生化检验结果与经乙醚提纯后再送检的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inotransferase,ATS)、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TB)、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肌酐(creatinine Cr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处理器作为统计数据和信息的工具,用t检验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的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直接送检的结果对比

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直接送检后,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ALT、ATS、TB、Cr水平均低于参照组,TP水平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GGT、CK水平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直接送检的结果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直接送检的结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经乙醚提纯后再送检的检验结果比较

通过乙醚提纯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送检,经检验,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乙醚提纯后再送检的检验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经乙醚提纯后再送检的检验结果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上,高脂血症主要是指人体脂肪代谢或者运转发生异常时,人体血液中的血脂含量会明显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为血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过高或者是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将其称为“血脂异常”。据有关研究显示,高脂血症在我国现阶段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病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是逐渐、进行性与全身性的,这种对人体的直接损害会进一步加快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但总的来讲,高脂血症是可以进行防治的,对该类患者实施长期的调脂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其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与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对高脂血症的病人实施生化标本检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我国现阶段,生化标本检验是医院对病症进行检验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生化检验,不仅可以检测出人体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指标水平来判断受检人员的身体是否存在某种疾病,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地找到病因与病原,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但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由于其血液标本受血脂中VLDL与CM等多种悬浮颗粒的影响[4],这就会导致其血液标本产生明显的混浊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检验项目指标的准确性造成干扰。

血脂具体是指存在于血清当中的甘油三酯与胆固醇。为此,高血脂患者在临床诊断中,一旦确定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或胆固醇含量过高,基本上可以确诊为高脂血症。目前,根据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测定结果,对高脂血症进行了详细分类,具体分为四种:①高胆固醇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正常,血清总胆固醇含量>6.1mmol/L;②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正常,血清甘油三酯含量>2.2mmol/L;③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均超出正常范围,且严重超标;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1.6mmol/L。近些年来,有多项研究显示,高脂血症在临床诊断中,会受到各类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若不能及时将影响高脂血症生化检验项目的相关因素消除,就会直接影响到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高临床误诊率与漏诊率。基于此,在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生化标本检验的过程中,要想有效消除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干扰,就要采用标本冷藏法、干化学法、生理盐水稀释法、高速离心法与乙醚提纯法等多种方式来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经常处理[5],以此来有效纠正患者的多项检测指标水平。其中,标本冷藏法主要是从高脂血标本中提取出的上层清液,将其放置到冰箱内进行保存,冰箱温度应保持在1℃~9℃,静置24h后取出,送到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该种方法可显著减少脂浊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干化学法是借助先进的干化学分析仪,对高脂血标本实施生化检验,基于Kubel-ka-Munk理论的固相试剂技术,干化学分析仪主要是通过反射光度法与离子选择电极的差示电位法实施生化检验。在实际检验过程中,血清在通过干化学分析仪的多层薄膜的固相时,血细胞与脂浊等物质就可被有效拦截下来,该种检验方法可将高脂血标本中的脂浊完成消除,避免对生化测定结果造成干扰,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生理盐水稀释法作为一种较为传统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在对高脂血样本实施生化检测之前,通过手工方式进行稀释,之后再将样本放置到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束后,将最终的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浊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印象,但实际检验结果仍旧存在一定的误差。高速离心法主要是对常规离心后的血清实施加盖密封,加速其CM层分离后,再对下层清液中的各项检验指标水平进行测定,这一过程中就可以明显消除脂血对ALT、ATS、TP、GGT、Cr等生化指标的干扰,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G的浓度[6]。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乙醚提纯法,主要是通过乙醚与血清的混合来成功抽取出血脂,以此来有效减少脂浊对ALT、ATS、TP、TB、Cr等相关检验指标的干扰。这一原理主要是因为乙醚属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液标本直接送检后,研究组患者的ALT、ATS、TB、Cr水平均低于参照组,TP水平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GGT、CK水平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乙醚提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高脂血标本与健康人的多项生化检验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对健康人的血液标本进行乙醚提纯后,其各项生化检验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于高脂血液标本来讲,通过乙醚提纯后,其各项生化检验指标均接近于健康人的生化检验指标[8],由此可知,采用乙醚对高脂血标本实施提纯可以有效消除对临床检验项目准确性所造成的干扰。以往研究发现,高脂血标本的筛选也极易可能会影响到各检验项目数据的准确性,导致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除了要对高脂血标本实施乙醚提纯以外,也要高度重视高脂血标本的筛选。有学者专门针对目测法与自动化仪器筛选高脂血标本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中,专门设定了干扰物的级别,分别采用自动化仪器与彩色对比卡目测法对标本进行筛选,结果显示,目测检查筛选出高脂血标本57例,自动化仪器筛选出高脂血标本33例,检验结果均判定为轻度血脂。在实际应用中,目测法的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应用范围较广,但检验人员仍旧无法借助彩色对比卡及标准化的检验流程,凭借肉眼准确、重复观测出样品浊度与颜色的细微差别。为此,采用目测法筛选标本也存在耗时较长、主观与不规范等不足。而自动化仪器筛选标本的精度虽高,可快速、客观地筛选标本,在临床样本筛选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该仪器无法精准识别部分特殊标本,且需检验人员重新鉴别,因此无法彻底替代目测法。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患者的患病人数会越来越多,临床上需要进行生化检验的高脂血样本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保证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相关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尽可能地消除与减少高血脂样本中脂浊对生化检验项目所造成的干扰与不良影响,以此来大大提升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检验人员充分了解与掌握血脂干扰检测机制,可有效消除血脂干扰,减少与临床不符的检测报告,这对于降低临床误诊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生化检验前,应严格依据自动化系统筛选样品的管理标准,采用自动化系统,对脂血标本进行筛选,并且要不断增强实验室检验人员的保证检验质量意识,对筛选出的脂血标本实施预处理,采用更为先进的方法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干扰,例如正己烷萃取法、PEG分离法、真空超速离心(90000r/min,15min)、高速离心(≥13000r/min,15min)、脂质清除剂(如Li-poClear)等。但也须要检验人员结合不同的检测项目,合理选择检验方法,有效消除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

综上所述,高脂血标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到临床检验项目的准确性,但通过乙醚提纯再送检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与消除高血脂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所造成的干扰。

猜你喜欢
高脂高脂血症生化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效果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吃高脂鱼类可防癌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鱼油可减轻高脂饮食的危害
mTOR在运动干预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