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种植牙中的效果评价

2022-04-15 06:36柳军
智慧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牙槽骨美观成功率

柳军

(广东祈福医院,广东 广州 511495)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口腔健康意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因牙齿畸形、外力等方面因素所导致的牙体缺损后主动接受口腔种植牙治疗的患者人数亦明显增加,上述治疗方法作为牙齿缺失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可通过于牙体缺损位置处妥善安置种植牙体,进而有效恢复正常的口腔功能,从而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口腔镁光状态[1]。但通过对过往临床经验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可发现,部分接受口腔种植牙治疗的患者在恢复阶段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吸收、牙槽骨密度降低、骨量下降等不良表现,进而可对种植体的稳定性及使用效果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2]。为确保良好的种植牙治疗效果,针对上述不良现象为患者开展相应的针对性辅助治疗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近年来于临床范围内得到有效应用的新型治疗方法,其在治疗内容开展过程中可针对牙槽骨吸收形成情况起到一定的良性干预效果[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新型治疗内容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种植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47例。对照组有男27例,女20例,年龄22~65岁,平均(47.6±3.7)岁,病程为3~14个月,平均(9.2±1.1)个月;其中,前牙缺损患者为16例,前磨牙缺损患者为17例,下颌磨牙缺损患者为14例;该组患者的总患牙数量为72颗。观察组有男24例,女23例,年龄23~64岁,平均(47.4±3.5)岁,病程为1~13个月,平均(9.0±1.3)个月;其中,前牙缺损患者为19例,前磨牙缺损患者为13例,下颌磨牙缺损患者为15例;该组患者的总患牙数量为77颗。两组的各项基础资料数据组间相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病情符合口腔种植治疗的相关治疗指征者;②具有正常凝血功能者;③可主动配合开展研究内容,均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口腔局部炎症表现者;②合并存在口腔癌性病变者;③中途无法继续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种植治疗开始前进行拔牙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常规消毒铺巾后,于拔牙部位处进行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处理注射;待麻醉起效后,即可进行分离牙龈处理,在应用环切刀切断牙周膜后,挺松患牙,拔除,多根牙使用分根法将牙根拔除,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口腔软组织、牙槽骨等部位造成不必要损伤,然后将牙窝内的肉芽、感染组织等彻底刮除,最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牙窝冲洗[4]。

对照组在接受拔牙处理后,应用无菌棉球对创口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处理。

观察组在接受拔牙处理后需及时进行位点保存治疗,具体的治疗内容如下:首先使用Bio-Oss骨粉进行牙窝填充处理,待填充部位达到平整状态后,应用Bio-Gide胶原膜进行拔牙创面覆盖处理,之后将胶原膜妥善固定,伤口部位给予 减张缝合。

两组患者均于拔牙后服用抗炎药物,并于半年后复查,然后进行种植体植入操作,最后对创口部位进行无张力缝合处理[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种植成功率、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吸收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种植牙美观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种植牙种植成功的判定标准为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状态稳定,且无放射性投射区疼痛表现。采用主观分析方法对种植牙的美观情况展开相应评价,评价项目主要包括牙龈状态、种植体色泽、牙槽骨状态、软组织色泽等方面展开相应评价,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美观、基本美观及不美观3个方面,总美观度为美观患者比例+基本美观患者比例[6]。治疗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估量表进行评价,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的种植成功率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种植成功率相对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种植成功率对比[n(%)]

2.2 两组治疗后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吸收情况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牙槽骨宽度相对更长,其牙槽骨高度相对更高,其牙槽骨吸收量相对更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吸收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后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吸收情况对比()

2.3 两组治疗后的种植牙美观效果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种植牙总美观度相对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的种植牙美观效果对比[n(%)]

2.4 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满意度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47例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1.45±12.51)分,对照组47例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3.51±10.44)分;上述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相对更高(t=4.873,P=0.001)。

3 讨论

口腔种植治疗开展期间,已被拔牙的窝槽在自然愈合过程中可出现较为明显的内部血流凝结表现[7],而伴随着骨组织的逐渐形成,牙槽骨将出现不可逆性吸收现象,进而可导致种植部位牙槽骨骨量明显下降,由此可为种植区域周边软组织的稳定性带来一定不良影响,从而易导致牙体种植失败情况发生;因此,种植牙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同步开展有效的牙槽骨功能干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8]。近年来,随着现代口腔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等新型治疗方法现已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该项治疗技术可通过于拔牙后立即对牙窝点进行骨粉填充及胶原膜覆盖,由此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牙槽脊吸收程度,同时可有效保存拔牙位点的骨量水平及良好骨质,此外可在基本维护牙窝部位正常血液循环的前提下,积极促进牙槽骨有效再生,从而可充分弥补牙槽骨的既往流失骨量,提升种植牙修复效果[9]。

上述治疗内容的临床开展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有效结合了微创拔牙技术及骨引导再生技术的相关优势,在拔牙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拔牙位点创伤表现及内部血管损伤情况,同时可尽量维持完整的牙槽骨组织,由此可有助于加快牙槽窝血液循环功能的恢复速度;②在应用BIOOSS骨粉开展牙槽窝填充操作期间,骨粉中的牛骨基质可促进及引导骨再生表现,同时可有效改善骨细胞增殖效果,抑制破骨细胞功能,进而可有效弥补牙槽骨吸收及丢失情况;③在牙窝填充操作完毕后所应用的可吸收胶原覆膜可为拔牙位点位置提供良好的人工保护屏障,进而可为牙槽骨新骨的生长与形成产生良性干预效果,同时可进一步改善牙槽骨骨量,进而可为良好的种植牙种植效果提供保障基础[10]。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治疗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于开展期间为观察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开展了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相关治疗干预,而根据本次研究的相关研究结果数据可得知,治疗后,观察组的种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而说明,拔牙位点保存基础可有助于提升种植牙手术成功率,改善整体疗效。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牙槽骨宽度及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其牙槽骨吸收量少于对照组(P<0.05);从而证明,在种植牙治疗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明显减少牙槽骨受损情况及吸收量,提升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种植牙美观度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而表示,通过为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于治疗过程汇总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种植牙美观度及治疗满意度水平,干预效果较为突出。

综上所述,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升种植牙成功率,减少牙槽骨受损程度及骨吸收量,改善种植牙美观度及治疗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牙槽骨美观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青少年上颌前突正畸后牙槽骨形态变化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切牙牙槽骨骨量的研究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