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区优抚对象血糖升高检出率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2022-04-15 06:36莫岳妹
智慧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年龄段空腹检出率

莫岳妹

(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江苏 苏州 215021)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快速增加,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2]。另一方面,现阶段居民健康意识普遍较差,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导致很多糖尿病前期人群不能及时纠正治疗,进一步增加了糖尿病患病率。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3]。为了解苏州某区优抚对象体检血糖升高情况,目的是给有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以至于改善优抚对象健康状况。本研究对优抚对象的健康体检结果中空腹血糖进行分析,并就干预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2019年苏州某区优抚对象健康体检资料中空腹血糖这一指标,收集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研究中共有优抚对象1800人次参加,且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女性人数较少,年龄段为33~93岁,其中,2017年共606人,男597人,女9人,平均年龄(73.01±3.1)岁,2018年共596人,男585人,女11人,平均年龄(72.39±3.3)岁,2019年共598人,男587人,女11人,平均年龄(71.55±3.4)岁,另外,研究中优抚对象大部分为该辖区内的退伍军人,本次研究结果只代表该区优抚对象的健康状况。

1.2 研究方法

选取2017-2019年苏州某区优抚对象健康体检资料中空腹血糖作为研究指标,该区优抚对象体检均由本中心完成,体检项目包括常规检查(内科、外科、体重指数、眼科、耳鼻喉科)、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等)、器械检查(胸片、B超、心电图)等,健康体检资料中的血检项目均为空腹采血,故资料中的血糖均为空腹血糖,各项体检数据均由本中心记录、收集整理。在本研究中,只选取空腹血糖这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未涉及研究指标的项目不纳入本次研究中。空腹血糖指8h内无糖及其他含糖食物摄入,晨起抽取前臂静脉血测得血糖值。

1.3 诊断标准

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为依据:空腹血糖3.9~6.0mmol/L为正常;空腹血糖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7.0mmol/L有症状者或非同日复测核实者应考虑糖尿病。本研究取空腹血糖≥6.1mmol/L为血糖升高。

1.4 质量控制及可行性

本研究中各项体检均在本中心进行,由各科室经验丰富的专职医生完成,采集的数据精确丰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大部分数据是经过检测设备直接导入体检系统,部分数据需要人工录入(人工录入是有医生护士当场检测时候进行直接录入并核对),符合本次研究要求,数据均由体检系统统一导出表格,不存在数据录入差错。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体检人数中男女及年龄分布资料以率(%)表示,每年男女高血糖检出情况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分析了苏州某区的优抚对象1800人次,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详见表1。

2.2 血糖升高情况

2017-2019年1800人次研究对象中,统计检测结果可知血糖正常的有1323人次,占73.5%,血糖升高的有461人次,占25.61%,另外有16人次漏检空腹血糖,占0.89%,为保证结果准确,将漏检人群排除在分析对象之外。在为时三年的研究调查中,我们发现2017年度血糖升高检出率最高为28.40%,2018年度血糖升高检出率最低为23.25%,而2019年度血糖升高检出率居中为25.25%,初步分析原因可能为2018年度人群年龄分布较其他两个年度均衡,低年龄段人数较其他两年多,人口学资料更为完善。在数据处理时,我们对各年份检出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可知2017-2019年三年中血糖升高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5),本次研究结果并对血糖升高检出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可知,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血糖升高检出率有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且在70~79岁这一年龄段血糖升高检出率达到最高,然后在更高的年龄段中则呈现检出率下滑的趋势(P<0.05)。详见表2。

表2 血糖升高检出率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3 讨论

3.1 血糖升高检出率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17-2019年三年间,优抚对象中血糖升高检出率均较高,说明在该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人数及糖尿病患病人数较多。另外,国内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65~9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在10.75%~11.58%;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7.32%[4-5]。这些都说明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糖尿病等慢性病不仅损害健康,还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提高优抚对象健康水平。

在本研究的不同年度中,我们发现各年度血糖升高检出率经标准化处理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优抚对象通过一年一次的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使其对糖尿病的知晓情况有较大的改善,通过所获得的知识改变了其原有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降低了该人群的血糖升高检出率。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血糖升高检出率有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且在70~79岁这一年龄段中血糖升高检出率达到最高,然后在更高的年龄段中则呈现检出率下降的趋势(P<0.05),结果与付萍等人研究结果相似[6]。由于本次研究中参加女性人数较少,代表性较差,无法真正体现血糖升高检出率在性别中的分布特点,故本次研究不对血糖升高在不同性别人群分布特点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状况相较于年轻人群较差,活动量偏少,机体血糖代谢能力下降,导致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增加。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出现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幸存者本身身体状况、生活习惯较好,造成这一人群检出率下降,即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倚。

3.2 干预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给我们管理糖尿病等慢性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在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时应积极主动出击,不断更新我们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为人民健康管理做出更好成绩。国内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慢性病防治费用投入逐年增加,现阶段已占全国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的3.2%和3.7%[7]。面对这些问题只增加投入费用是不够的,我们要把管理自身健康的意识植入每个人的脑海里,只要人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在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针对此次研究中的问题,政府及社会应采取多样化的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8-9]。同时,要培养优抚对象等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多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现提出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坚持对优抚对象等人群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根据辖区情况,适当增加体检次数,早发现、早干预;②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利用联播平台等新媒体进行防治知识宣教;③由我们的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全方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指导等;④鼓励其进行户外活动,保持优抚对象积极乐观的心态。

综上所述,优抚对象中血糖升高情况较为严峻,应引起社会及优抚对象自身的重视。只有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改变其饮食和生活习惯。另外,我们应在干预过程中不断根据当下的情况改进干预措施,完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健康状况,在新的挑战下取得更好的慢性病管理成绩。

猜你喜欢
年龄段空腹检出率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