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4-15 06:36郭丽
智慧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内镜胃癌黏膜

郭丽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在恶性肿瘤中,胃癌属于极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受到我国国民饮食以及生活等方面不断改变的影响[1],胃癌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呈上升趋势,极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多选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由于该手术属于创伤操作的一种,因此极易产生患者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从而导致手术失败的情况,因此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极为重要的[2]。本文旨在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并平均分成两组展开研究,比照组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38~73岁,平均(55.55±1.55)岁;研究组35例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为37~73岁,平均(55.21±1.25)岁。在年龄等方面,组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意义(P>0.05),符合对比要求。纳入标准:并不存在严重器官病变情况;均经过病理组织学以及内镜染色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存在一定认知且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在其家属陪同下签署相关文件。排除标准:具有手术禁忌证者;临床资料并不完整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显示淋巴结出现转移情况者。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选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照组患者展开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对其病情进行监测,对其展开相应的饮食以及生活方面指导等。

选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展开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选用本院自制信息采集量表对患者关于该手术相关认知和其对疾病方面的认识等方面进行采集,之后护理人员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并选用本院自制临床信息采集表对患者的生活以及运动习惯、饮食偏好等进行获取,从而对其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强化;②护理人员需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流程以及手术前后所需注意的事项等向患者详细告知,以利于其可以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并对手术目的以及疗效等有所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对于手术的害怕以及焦虑等心理;③多数患者知道自身患有癌症时极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以及恐慌等负面心理情绪,甚至部分患者会产生拒绝接受治疗以及认为无法治愈等想法,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治疗效果也因此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首先需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性格等有所掌握,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其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使患者对于治疗的陌生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依从性有所提升,护理人员需将该手术的优势等方面向患者详细讲解;多数患者对于治疗存在极为严重的抵触心理,护理人员还可将本院成功治愈的案例向其告知,以使患者治愈信心重新建立起来,并有效帮助其缓解其心理焦虑等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选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并比较,分为非常满意以及满意和不满意这三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统计并比较。其中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若患者评分在53~62分之间则表示其为轻度抑郁;若患者评分在63-72分之间,则为中度抑郁;若患者评分超过72分,则为重度抑郁。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若患者评分在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超过70分则为重度焦虑。分数越高患者抑郁或焦虑情绪越为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7.0(软件包)对文中所得数据展开处理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选用[n(%)]表示,χ2对结果展开检验;计量资料选用()表示,t对结果展开检验,当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与比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分析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2.2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以及焦虑评分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以及SDS评分之间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接受护理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评分,组内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护理后,相较于比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分析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以及焦虑评分进行比较()

表2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以及焦虑评分进行比较()

3 讨论

胃癌属于起源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在60万以上,由于胃癌病死的患者占据15%。胃癌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在30%以下,早期胃癌治愈率大于90%。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有效进行病灶完整切除,30%左右的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焦虑心理,部分患者会有自杀倾向,因此,应针对早期胃癌内镜联盟下剥离术患者的心理焦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心里焦虑的影响因素一般为术后发热或出血、术前未接受健康教育、自费治疗以及术后消化道反应、术后疼痛评分在4分以上等。研究发现,自费治疗术后心理焦虑程度相比于公费治疗更高,胃癌康复进程相对缓慢,对于患者的经济条件会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自费治疗患者经济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患者缺乏有效疏导容易引发术后焦虑心理,因此,需要探究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负性心理的正确办法。临床研究发现,未进行接受术前健康教育的患者术后更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健康教育为患者获取疾病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手术治疗认知强化,有效提高治疗配合度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如术前健康教育缺失患者对于术后并发症、手术方法、康复护理等知识认知不足,会导致过度担忧术后恢复以及治疗效果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患者术后发热、出血、消化道反应、疼痛等为常见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饮食,使患者恢复缓慢,容易引发患者产生情绪焦虑。临床胃癌患者社会支持一般包含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率为家庭、社会等集中体现,患者社会支持度较低原因主要包含社会知识利用度不够,主观感受不强,客观支持不足等,容易引发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其出现焦虑心理。

在临床中,胃癌为高发疾病之一,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以及工作压力较大和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该病的发病情况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3]。早期胃癌发病时并不存在特异性,大概有80%的患者并不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特征,仅有少数患者存在腹部不适或者食欲不振等非典型临床症状[4]。在临床中,多选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由于多数胃癌患者对于该病以及其手术方式并不具有任何认知,从而极易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负面心理,如抑郁、焦虑等,对治疗效果存在较为严重的影响[5]。有研究显示,给予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临床疗效也有所提升[6]。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护理防控对策:术前1~2d护理人员应利用微信群为患者进行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视频资料推送,时长一般控制在6~8min,应结合手术实施流程制定,主要包含手术器械、术前准备、手术操作等,同时应结合临床数据为患者说明治疗效果,可帮助患者提高手术信心。术后第1d,护理人员应进行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思维导图绘制,并依据此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内容主要包含康复护理、防护防控护理、注意事项等,可通过模拟演示法为患者家属进行自护操作指导,其中主要包含肢体活动训练、穴位按摩止痛法,引导患者现场练习。术后第3d,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健康知识问卷发放,主要内容包含术后并发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癌知识康复次数等,共计20题,护理人员需要采用问卷交流方式进行调查,对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对于患者的认知不足情况得到有效明确,并积极强化。选取院内收治情况良好的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作为康复案例,积极建立微信群,康复案例进行引导对于出院患者人群实施线上线下共同激励,康复案例可结合自身康复经验及术后心理感受为其他患者进行说明,其中主要包含自护经验、并发症防控、情绪调节、术后镇痛等,应对于用药不良反应及效果进行说明,通过微信群有效分享康复经验,并结合康复榜样以及术后康复历程进行有效提问,使患者能够答疑解惑,提高康复信心,通过及时有效对于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及家属均实现负性情绪改善,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及疾病,使患者疾病尽快康复,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全面提高患者的家庭和谐及社会功能,使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均有效提高。

本研究中,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研究组分数明显低于比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干预比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分析意义(P<0.05)。结果说明,选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早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并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帮助其改善其心理焦虑等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镜胃癌黏膜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