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居民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2022-04-15 01:16戈兆艳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1期
关键词:饮酒血压危险

戈兆艳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心衰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达到2.45亿[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高血压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与损失。高血压病可防可控,防控高血压还能减少血压升高引起的相关疾病危害[2]。 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每降低5mmHg,死亡风险降低10%~15%、脑卒中风险降低35%、冠心病风险降低20%、心力衰竭风险降低40%[3]。因此,通过社区诊断、发现本地区高血压人群的分布,同时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控制血压,可降低高血压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并减少其对靶器官的损害。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苏州市吴江区18~69岁的居民,共2 926人。将此调查群体中患有原发高血压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其余非高血压居民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在全区各街道、乡镇18~69周岁人群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1.2.2 调查方法

采用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印的调查问卷,运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辖区内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

1.2.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有:①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月人均收入和BMI;②其他相关因素,包括吸烟、饮酒、睡眠、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

1.2.4 诊断标准

①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或(及)已确诊高血压病者。②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BMI)24.0~27.9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4]。

1.3 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均需通过统一、规范的培训后方可开展工作。抽样现场调查以及后期整理资料等环节均使用统一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一编码,经核查无误后采用Epi Data3.0录入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连续性资料的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本次共调查2 926人,其中高血压组754人,非高血压组有2 172人,两组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均月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46,P<0.01)。见表 1。高血压组的平均年龄为(57.88±8.57)岁,非高血压组的平均年龄为(46.74±12.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6,P<0.01)。两组人群的BMI分别为(34.47±2.87)和(23.5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4,P=0.003)。

表1 不同性别、月人均收入的高血压患病情况 [n(%)]

2.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睡眠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另外,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锻炼、饮食口味偏咸程度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及饮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常喝酒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不喝酒者的2.167倍;年龄和体质指数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96和1.015。见表3和表4。

表3 高血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变量及赋值说明

表4 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是遏制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2]。然而想要从根本上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尤其是改变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间的年龄、BMI、睡眠、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锻炼、饮食口味、收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国内外较为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如高BMI、高盐膳食、饮酒、缺乏运动和体育锻炼等在本区普遍存在[5]。规律、充足且有质量的睡眠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吸烟导致血脂异常、脂代谢紊乱、机体血黏度增加,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附着、血管内膜增厚、弹性减弱,进而引发血压升高[6]。另外,吸烟还可与其他危险因素有相加协同作用[7]。应当继续加强对本地居民开展烟草危害性知识宣传,提高知晓率,达到远离烟草的目的。坚持科学且规律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心肺功能,还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对于高血压患者还有降压的作用。应积极宣传科学运动锻炼的益处,努力创造锻炼条件,大力提倡居民适量锻炼。高盐饮食极易导致高血压病,低钠、低热量清淡膳食则与血压下降和临床中更有效地控制血压息息相关[8]。

相关研究指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舒张功能下降,影响了外周阻力,从而导致血压的升高[9]。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也增加。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壁对血压的缓冲力降低,进而导致高血压[4]。有研究表明,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腰围男≥90 cm、女≥85cm)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和BMI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96和1.015;经常喝酒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不喝酒的2.167倍,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11],说明长期喝酒可增加高血压患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吴江区高血压患者存在较为显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等相关危险因素,如肥胖、饮酒、锻炼、高盐饮食等。建议在本区域内加大健康宣教,发放健康“盐勺、油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规范治疗的认知度,鼓励居民清淡饮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饮酒血压危险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喝水也会有危险
最怕啥
《陶渊明 饮酒》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与猫狗共饮酒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