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引导下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2022-04-15 03:36葛磊恩施爱尔眼科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飞秒眼压乳化

葛磊 恩施爱尔眼科医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下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56例)和图像引导组(56例)。超声乳化组行传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图像引导组行图像引导下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对比两组术后效果。结果:超声乳化组术后裸眼远视力(0.27±0.18)logMAR、最佳矫正远视力(0.11±0.04)logMAR均显著低于图像引导组(0.42±0.17)logMAR、(0.22±0.56)logMAR,图像引导组眼压(13.45±1.89)mmHg显著低于超声乳化组(14.23±2.03)mmHg(P<0.05);图像引导组术后角膜散光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图像引导下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角膜散光度和视力,并可降低患者眼压。

白内障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多需采取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手术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可有效恢复患者视力,近年来相关手术技术不断成熟,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成为白内障治疗的重要技术,且依托于图像引导,可进一步提升手术精准性,但是其具体效果有待明确[1]。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对比分析了两者术后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56例)和图像引导组(56例)。超声乳化组,患眼65只(单眼47例,双眼9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56~77岁,平均(66.52±10.43)岁,晶状体核硬度(Emery分级):10例为Ⅱ级,37例属于Ⅲ级,9例为Ⅳ级。超声乳化组,患眼64只(单眼48例,双眼8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56~78岁,平均(66.91±10.89)岁,晶状体核硬度(Emery分级):10例为Ⅱ级,38例属于Ⅲ级,8例为Ⅳ级。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既往无眼部手术者;老年性白内障;符合手术指征;晶状体核硬度Ⅱ级~Ⅳ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法耐受手术者;意识清晰,无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相关眼部病变;心肺肝肾等严重衰竭者;不能耐受手术者;伴角膜病变者;伴有青光眼、黄斑变性者;患有影响手术的全身性疾病者等。

1.2 方法

两组术前3d均采用抗菌药物滴眼预防感染,术前30min充分散瞳。超声乳化组行传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局麻及消毒、开眼睑处理后,充分清洁及冲洗结膜囊,做透明角膜切口,前房注入适量粘弹剂,撕囊镊环形撕前囊,水分离后直接劈核法劈核并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美国Alcon公司)吸出,吸除残余皮质,随后注入适量粘弹剂,并植入人工晶体,吸出粘弹剂,晶体位置调整满意后,闭合切口并包扎。

图像引导组行图像引导下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术前检查眼部检查资料,输入Lensx型飞秒激光辅助自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系统(爱尔康眼科产品有限公司),系统分析后确定三平面阶梯状模式主切口和晶状体预劈核;麻醉、消毒处理同超声乳化组,麻醉后患者平躺,嘱其注视指示灯,使术眼呈水平位,固定眼球后,系统拍照与术前检查图像匹配,匹配成功后在实时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德国海德堡)扫描图像指引下调整激光参数,设定程序及激光参数;环形撕囊后,预劈核,劈核水平直径5.0mm,劈核垂直直径2.0mm,依次作前囊,劈核及弧形散光矫正等切口;超声乳化处理后,打开激光制作角膜主切口及侧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撕囊镊取出前囊膜及水分离后,摘除白内障,悬韧带撕裂、缺失或发育异常者,先植入囊袋引力环,再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术毕用角膜开口器轻柔打开角膜弧形散光矫正切口实施散光矫正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角膜散光和眼压监测

术后1个月复查,检测角膜散光及眼压情况,测定眼压,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及眼压情况。

1.3.2 前房深度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前房深度,记录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对比两组术前、术后指标变化。

1.3.3 视力监测

采用5m处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远视力变化[2]。

1.3.4 术后并发症监测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内皮细胞损伤、虹膜损伤、角膜内皮水肿、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角膜散光和眼压比较

图像引导组术后角膜散光度和眼压显著低于超声乳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角膜散光和眼压比较

2.2 两组前房深度比较

图像引导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和周边前房深度均显著高于超声引导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比较

2.3 两组远视力比较

图像引导组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均显著高于超声乳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远视力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图像引导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9%,1/56)显著低于超声引导组(14.29%,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监测

3.讨论

近年来,白内障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亟待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水平[3,4]。手术是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相关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其治疗目标已经不局限于恢复视功能,而是致力于为患者最大程度的重建屈光状态,提高人工晶体术后光学质量,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视觉体验[5]。

超声乳化手术是白内障的常用手术方法,但是其手术切口准确性不足,可导致眼表形态改变,术后视力矫正效果不佳,有待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6]。图像引导下飞秒激光辅助技术,可进一步优化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其具有精准、安全特性,可制备准确的前囊形态,为人工晶状体植入做好中心定位,便于植入囊袋张力环及多焦点人工晶体,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及眼压下降[7,8]。本次研究也发现,超声乳化组术后裸眼远视力(0.27±0.18)logMAR、最佳矫正远视力(0.11±0.04)logMAR均显著低于图像引导 组(0.42±0.17)logMAR、(0.22±0.56)logMAR, 图像引导组眼压(13.45±1.89)mmHg显著低于超声乳化组(14.23±2.03)mmHg,可知图像引导下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远视力,改善眼压升高问题。散光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而白内障患者合并角膜散光者较多,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定位准确性不足,散光矫治效果较差,且易导致术源性散光,而飞秒激光能够保持稳定的散光轴位,结合图像引导,可准确定位人工晶状体位置,偏差较小,可有效维持人工晶状体的屈光指数[9,10]。本次研究对比分析发现,图像引导组术后角膜散光度(0.52±0.19)D显著低于超声乳化组(0.62±0.23)D,可知图像引导下飞秒激光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角膜散光问题,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疗效可靠。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改善患者前房深度,促进患者视力改善,降低患者眼压,但是其前房深度改善效果需进一步提升[11,12]。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发现,图像引导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41±0.85)mm和周边前房深度(0.64±0.10)mm均显著高于超声引导组(2.84±0.74)mm、(0.51±0.11)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图像引导下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前房深度,有助于患者术后效果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图像引导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9%,1/56)显著低于超声引导组(14.29%,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图像引导下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有助于改善白内障患者预后。图像引导下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中,利用系统拍照与术前检查图像匹配,通过实时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扫描图像指引下调整激光参数,可精准设定程序及激光参数,处理过程更为准确、高效,因而有效减轻了术中损伤,进而降低并发症。

综上所述,图像引导下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角膜散光度和视力,并可降低患者眼压,进一步改善患者前房深度,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飞秒眼压乳化
全飞秒与半飞秒的区别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溴丙烯在800nm和400nm飞秒激光强场下的解离电离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飞秒成像:拐角也能拍照
想做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先做好功课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